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济南特产有哪些可以送外地人 上档次的济南特产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济南特产有哪些可以送外地人 上档次的济南特产送人更新时间:2022-03-31 01:33:33

一. 山东省 济南 天桥区 鲁绣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除了以江苏、湖南、广东、四川为主要产地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异彩纷呈的:鲁绣”作为齐鲁文化的组织部分,也早巳斐声海内外。鲁绣产品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烟台抽纱同治元年(1862年)后,英国传教士、商人来到烟台。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传教士詹姆土·马茂兰和他的妻子来到烟台,发现胶东妇女心灵手巧,擅长织绣,遂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创办仁德洋行,组成教徒学习欧洲抽纱工艺,并且生产抽纱工艺晶出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茂兰夫人在烟台创办培真学校,招收学生,半工半读,生产抽纱工艺品,前来学艺者甚多。后来,仁德洋行又通过栖霞、福山、蓬莱等县的花边庄发原料,收成品,组织棒槌花边、被子花边等出口。由于广大农村妇女的廉价劳动,仁德洋行到本世纪初资金已达五六万两黄金之多。解放后,烟台地区的抽纱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从业人员达到数十万人,产品销售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抽纱品种有雕平绣、威海满工扣锁、乳山扣眼、梭子花边、棒槌花边、手拿花边、网扣、勾针等,工艺技法串富多采,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即墨花边又称即墨镶边大套,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手工艺晶。1910年,即墨艺人引进意大利花边在当地生产,并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在工种、针法、图案上不断创新和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即墨镶边。自1956年成立即墨花边厂以来,已由初期的几个品种,10多种规格,发展到目前的台布、餐套、床罩、沙发套、衣领、伞面、钢琴罩等十几个品种,2300多种不同花色和规格。即墨花边是一种单线织绣花边,主要原料是优质亚麻布和特制丝光线,色泽以米黄、漂白为主。在织绣上,它运用了70多种花边和刺绣的针法,并用通镶拼,将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使两种不同的针法虚实照应,和谐统一,达到层次清晰、色调清秀,有浮有沉,宛如浮雕的效果,形成了即墨花边的独特艺术。在国际市场上,即墨花边被视为抽纱妙品瑰宝,已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州府花边是一种以精棉线、亚麻布为主要原料,经编织、刺绣制成的高档工艺晶,主要品种是台布。工艺上,用棒槌编打,经纬相交,组成带形密龙,作为图案的骨貉,中间填以不同的疏密的网纹,运用10余种针法。其中,在棉线刺绣上凸起的花纹,有浮雕的感觉。中间由少数掏眼和机锁作点缀,犹如繁星闪烁,与四周边花连缀成套,愈显高贵,在国际上,有“抽纱之王”的美誉。产地主要分布在淄博、青州、东营等地。雕平绣产于文登、荣成、威海、海阳、龙口等地。是在麻布、棉布上以丝光线绣制而成的工艺晶。它采用了雕、缕、抽、勒、绣等工艺,图案多以牡丹、菊花、玫瑰、葡萄为主,并衬以各种卷草纹,显得严谨对称,层次分明。

蓬莱梭子花边产于蓬莱市。编结时,在金属或牛角制成的小梭子内装上棉线,艺人左手从梭里牵出线头,右手捏梭,经串引和圈结,组织成梅花形小花,然后再将小花连缀成花边。19世纪末,梭子花边在蓬莱地区已很普及,除出口外,妇女们还留以自用,装饰在衣裙、鞋、帽、枕头、门帘上。现在花边已发展成为台布、床罩、纱布靠垫、衣裙等大织品。1980年,蓬莱花边荣获国家金质奖章。

棒槌花边主要产于栖霞县。制作时,先将花边蓝图贴在圆盘形的板上,然后照蓝图插上大头针,由牵挂在大头针上缠绕棉纱的许多小棒槌(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上百个)编织而成。棒槌花边用于满工大套、棉、麻布绣花镶边等。

手拿花边产于荣成市。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抽纱珍品。它工艺精致,不仅玲珑剔透,而且挺拔坚实。能直立于桌上,为其它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因而价格昂贵,甚至被作为艺术珍品收藏。

网扣主要产于招远县。品种有餐套、台布、床罩、沙发套、靠垫、窗帘等日用品。编织时,先按设计要求组成方格网布,然后在上面缀以不同的图案。在人民大会堂、国宾馆等重要场所,都有招远生产的网扣窗帘,上面的青松、翠竹、梅花、葡萄等图案,风格高雅,独树一帜。

勾针遍及胶东各地,它用一种特制的弯曲勾针将棉纱勾拉,缠绕编织出各种图案,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编织工艺。品种有盘垫、钱包、手提包、背心、头巾、披肩、童帽等,近年又有台布、床罩、衣裙等日用品生产,是颇受外商欢迎的大宗外销工艺品,

满工扣锁因产于威海市而得名。制作时,在台布、床罩上,用勾针锁好图案轮廓,再用剪刀挖去图案以外的底布,形成镂空。作品层次清晰,主钵感强,具有雕镂的艺术效果,所以又称雕绣。威海满工扣锁在国际市场很著名,被称为威海卫工种。1981年,获国家银杯奖。

乳山扣眼产于乳山市。制作时,在棉、麻布上照图案都依次抽去经纬纱两支,留下三支,形成有规律的网状组织,然后再用针线将网缠勒成方目,通过方目的排列,构成图案。也有在图案的外缘排列方目、以衬托布上的花型。这样,乳山扣眼花中有花,互相衬托,相映成趣,很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生丝台布是荣成市石岛镇的刺绣艺人在1963年综合抽纱、刺绣的长处而创制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时,艺人们选用质簿、色泽淡雅而呈半透明状的生丝绸底布和彩色丝线,运用平绣、拉绣、垫绣以及挑、缠、勒、扭、锁等多种抽纱工艺技法,绣制出五彩缤纷图案的台布。生丝台布自创制以来,在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

百代丽是本世纪60年代初潍坊地区首创的一个抽纱品种。它以精制棉纱、各种机织的小带、亚麻布和棉布等为原料。制作时,将机织带子按图稿铺成花边的骨骼,再用疏密不同的针法手工填织上千变万化的图案。它适于制作台布、床盖、衣服、沙发套等日常用品,是一种比较普遍、实用的抽纱品种。

烟台绒绣又名绒线绣花,是用不同颜色的优质毛线,将图案绣制在坚硬的网眼布(又名钢丝布)上而制成的工艺品。这一工艺是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詹姆斯·马茂兰在烟台开设“仁德洋行”时由欧洲引进烟台的。当时,钢丝布由烟台“鼎新久”工厂生产,图案由美国纽约专门经销绒绣的路约赛特公司按照路易十四时的装饰风格而设计,在“仁德洋行”附设的绒绣厂生产,产品在美国大受欢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烟台绒绣随“仁德洋行”的倒闭而停产。50年代,烟台恢复了绒绣生产。40年来,烟台绒绣将我国传统的工艺针法同欧洲风格融于一体,创立了烟台绒绣崭新的面貌。现在,毛线彩色已达1000余种;针法由简单的方点针发展到扒针、掺针、乱针、打子、拉毛、铺锦等许多种。不仅能生产图案富丽的靠垫等日用品,还能仿绣世界名画、彩色照片、人物肖像、中国画等艺术品。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的绒绣“东海日出”,毛主席纪念堂正厅的巨幅绒绣“祖国大地”,就是烟台绒绣的代表作,博得了中外瞻仰者的一致赞赏。

临清哈达临清市生产的一种净地或织有宗教图案的丝织品,有官佛像、文帕、红净花绢、佛子像、八宝花绢等品种,是藏、蒙等民族表示尊敬的一种赠品。这一技术是在太平天国时由俄国传入,全盛时,从事哈达生产的有700余户,后衰落。解放后得以恢复和发展,产品销往青海、甘肃、西藏、新疆、内蒙和东北等少数民族区。

总之,“鲁绣”在祖国绣园中是一枝艳丽的奇葩,许多品种虽然产生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近代,然而产生它的土壤却是在齐鲁大地,是齐鲁大地的人民用血汗、用心智将西方的图案、工艺品种与中国传统的针绣技艺、审美情趣等融在了一起。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了齐鲁文化的物质化发展,而且折射出齐鲁文化善于纳取的基本精神。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二.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高官寨甜瓜

高官寨甜瓜种植历史悠久,砂壤土质和黄河水灌溉孕育了品质独特的甜瓜。肉质酥脆,细嫩多汁、甘甜爽口,有清暑热、解烦渴等功效。

高官寨镇紧邻济南国际机场,距省会济南市中心3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肥沃,人民勤劳,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一直以来都是省城济南的瓜果蔬菜供应基地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高官寨镇党委政府实施品牌战略,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利用高官寨特有的黄河水灌溉和沙瓢土质及适宜的气候突出发展了独具当地特色的甜瓜产业,在官庄、东安、传新等十余个村发展甜瓜种植2万余亩,打造了“山东甜瓜第一镇”这一品牌。

高官寨甜瓜

章丘市高官寨果蔬协会

12203190

甜瓜

三. 山东省 济南 历城区 合柿

【合柿】 合柿又称磨盘柿、盖柿、盒柿。是山东柿树的主栽品种。其特征是果实大,果径100

毫米左右,果重200~250克,扁圆形,中间有缢痕,象两个果盒合在一起,又象两个磨盘迭成的磨形。

果面光滑,橙黄色,果肉淡黄色,味甘多汁,无核。10月中下旬成熟。鲜果耐贮运。

合柿营养丰富,含大量糖和淀粉,蛋白质含量高于苹果和梨。柿子漤一昼夜,去涩味后可生食,

也可久贮糖化后食用。合柿还可制成柿饼、柿糕、柿霜糖和柿酒。柿子可入药,柿蒂性温,味苦涩,

可下气降逆,主治呃逆嗳气等症;柿饼炙炭,可治便血。嫩柿叶炒制柿叶茶,又称“康寿茶”,对治

疗坏血病有特效。每年重阳节济南千佛山山会,赶山会的人们争购合柿,除食用外,还可置于案头或

挂在墙上观赏。

山东合柿主产在历城、泰安、海阳、栖霞、临沂、青州等地,其他县市亦有零星栽培。

四.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明水香米

明水香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明水香米,因产于济南章丘市明水镇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之一。

特定品质

明水香稻稻粒微黄,颗粒饱满,米质坚硬,色泽透明,油润光亮,香味浓郁,沁人心脾。其香味之浓,为其他香米所不及,此为明水香稻之最大特点,是由明水香稻品种本身之种性所致,更与当地特殊的水质和土质紧密相关。

文化典故

明水香米用来蒸米饭、煮稀饭即使盖锅盖,仍香气四溢,民间有“一株开花几里香,一家煮饭香全庄”的赞誉。

五.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马山寿桃

马山寿桃是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的。马山中华寿桃色泽美,成熟后的大桃颜色鲜红,格外漂亮诱人。成熟后外形美观,果肉软硬适度、汁多如蜜。

马山镇中华寿桃种植面积近1万亩,适宜采摘点遍布全镇,面积达8000亩。全镇优质果品众多,仅桃的品种就5到6个,主要有中华寿桃、雪桃、青州蜜等优质桃类,分布在以北李村为中心的10余个行政村,且村村都有主导品种,村村发展自成规模,年产量可达200余万斤。其中北李村的中华寿桃个大色鲜、口感香郁、闻名遐迩。关王村的雪桃果肉细腻、甘凉甜脆,远销省内外,以晚熟、质优而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填补了果品市场供应淡季的空白,经济效益也很客观。近年来,马山镇不断提高雪桃的品质,今年又精心培育出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雪桃。

六.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鱼石

产于山东长清。鱼石是60亿年前生成于长清县馒头山一带的一种珍贵石材。

现已研制出各类茶具、酒具、餐具、咖啡杯,文房四宝等;保健器皿及工艺制品40多个系列,近300个品种。

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具有通透、防腐性能,酷暑季节泡茶7天,色、香、 味不变。木鱼石色泽凝重,纹理清晰,还能制成各 类造型美观、晶莹剔透 的艺术收藏。

经国家科学技术部门鉴定,木鱼石含有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经过自来水、蒸馏水、白开水浸泡,能够析出硒、锌、铁、钻、鳃、锰、偏硅酸等多种元素。

据《本草纲目石部》记载,木鱼石有“益脾,安脏气,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其机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对抗衰老,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降低血液胆固醇,维持人体内的正常代谢,促进人体发育,有积极明显的作用

七. 山东省 济南 历下区 麒麟鳜鱼

麒麟鳜鱼是山东济南的特色菜。麒鳞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象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人以此动物象征祥瑞。此菜因形似麒鳞,故名。鳜鱼为五大淡水名贵鱼之一,毛刺极少,肉呈蒜瓣状,质地细嫩,味道鲜美。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具补气血、益脾胃的功效,可用以治虚痨嬴瘦、肠风泻血等症。

此菜制作关键在于刀工处理,将鳜鱼、冬菇、冬笋、鸡蛋皮、火腿、鸡蛋糕加工制成“麒麟”状,加清汤、精盐、南酒、葱、姜、味精、猪油入笼蒸制而成。成品肉质极其鲜嫩,色彩美艳,造型逼真,喻意美好。

八.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龙山豆腐

龙山地处龙山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人们很早就掌握了豆腐的制作工艺。龙山南部属于丘陵地区,出产优质的黄豆、黑豆。特别是当地的地下水是制作豆腐的最佳水源。龙山人做豆腐,不用膏,不用卤,就用当地的井水点浆!据说,在龙山当地西王村有两口井,一口在路东,一口在路西,两边的井相距不过二三十米远,路东的井水可以正常饮用并用来泡豆子磨浆,而路西的井水只能用来点浆出豆腐,人是不能饮用的。这可真算得上一个奇迹了!

后来,经过化验,只能点浆的井水的硬度是路东井水的几十倍。所以,龙山独特的水土加上龙山人的聪明智慧,造就了独特的龙山豆腐。

龙山豆腐浆细,含水多,质嫩不流,洁白如雪,富有弹性,食之唇齿留香。老章丘菜馆每天从龙山定点制作优质的龙山豆腐,开发出了一系列特色菜品,有:黄家烤肉炖豆腐、老汤乱豆腐、章丘大葱烧豆腐、小白菜炖豆腐、香椿芽拌豆腐等,口感极佳。

龙山豆腐是我市的传统农产加工产品,以龙山龙三、龙四、西王、东王等村为生产中心,该产品以优质大豆为原料和特有的井水、独特的生产工艺制作而成,浆细,含水多,质嫩不流,洁白如雪,富有弹性,食之唇齿留香,口感极佳。目前龙山豆腐加工业户已达300余家,年产豆腐100吨以上,并以优质龙山豆腐为原料,开发出黄家烤肉炖豆腐、老汤豆腐、章丘大葱烧豆腐、小白菜炖豆腐、香椿芽拌豆腐等系列特色菜品,产品基本覆盖了全章丘,成功进入了济南各大超市。荣获第三批“章丘市名优农产品”称号。

九.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河沟西瓜

河沟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孙集乡河沟村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果瓤脆嫩,味甜多汁等特点在商河县城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河沟西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孙集乡河沟村自清代就开始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果瓤脆嫩,味甜多汁等特点在商河县城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该村在2009年成立“河沟西瓜”协会,培育壮大河沟西瓜专业合作社,2010年注册“培义”牌商标,2011年被国家工商局认定河沟西瓜为“地理商标”。

近年来,该村通过整合村中土地资源,出台扶持政策,提高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和规模。目前,该村西瓜种植面积已达300亩,预计今年产值达312万元,瓜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十. 山东省 济南 天桥区 油旋

济南传统精细风味小吃。清道光年间,济南城里就有油旋经营。油旋葱香浓郁,外酥内嫩,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油旋是一种旋涡状葱油小饼,刚出炉的油旋色泽金黄,内软外酥,葱香扑鼻。油旋最早出现在济南是清朝时期。相传油旋是清朝时期的徐氏三兄弟(今齐河县)去南方闯荡时在南京学来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来济南后依据北方人的饮食特点将油旋的口味改成咸香味,一直传承至今。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据说道光年间济南城里的凤集楼是较早经营油旋的店家,光绪二十年开业的“文升园”饭庄,曾以经营油旋等众多地方小吃而闻名泉城,民国初年时,济南有十几家经营油旋的店铺,油旋成了当时名扬全国的小吃。

济南的名吃。济南老字号在东门后面,晚报曾经报道过,好几代了,传儿不传女。苏将林做的油旋是正宗的济南名吃。报上介绍现在正宗的只剩下聚丰德。以前芙容街里有一家卖的,据说葱香飘的到处都是。。很想去吃。

现在据说在老东门后面的巷子里还有,一块钱3个,边烤边卖,限量发售,绝不多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