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昌鱼特产有哪些 宜昌十大特产是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昌鱼特产有哪些 宜昌十大特产是哪些更新时间:2022-03-30 20:23:30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猇亭区 宜昌长江肥鱼

宜昌长江肥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俗称长江鮰鱼、江团,与刀鱼、鲥鱼、河豚并称为长江四大名鱼,是典型的长江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长江肥鱼成群结队从长江中下游上溯到宜昌西陵峡口江段时,体内脂肪含量达到最高点——鱼至此则聚,鱼至此则肥,故宜昌人形象称其“肥鱼”,并引以为傲。据文献记载,以宜昌虎牙滩至南津关所产肥鱼为最肥美,历来为当地的文人墨客所赞颂。著名宋代诗人苏轼赋诗赞肥鱼:“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此鱼在明朝初期就作为珍品,献给明太祖朱元璋,从此一直被列为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

地域范围

宜昌长江肥鱼分布于长江宜昌江段,该江段属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江段,全长232公里。位于东经 110°51′—111°39′,北纬30°32′—31°28′。东接当阳、远安,西邻秭归、兴山,南靠枝江、猇亭、点军,北与保康接壤,沿江两岸均属宜昌管辖。境内形成了山地、丘陵、河谷等多种地貌,最高海拔2005.5m,最低海拔51.6m。区域范围内2012年宜昌长江肥鱼现存栏200万尾。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宜昌长江肥鱼背部琥珀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其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滑如玉、入口即化、味淡雅甘醇;尤其所炖鱼 汤,白若琼浆、润泽爽口、甘如玉液;其鳔肥厚,自古以来为食中珍品。 2、内在品质指标:宜昌长江肥鱼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水分≤85%,蛋白质≥13.7%;总脂肪≤3.23%;灰分≤1.1%;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总量≥10.0 %。 3、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产品执行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和NY/T842-2004《绿色食品鱼》(活鱼-淡水)标准规定。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伍家岗 苕果子

宜昌本地称之为苕果子,具体做法是将红薯煮(蒸)熟后,切成条状,然后晒干,即可食用;也可与干净的粗沙,一同放置于铁锅中烘炒,待其变脆后,即可在筛网中过滤沙子。颜色呈橙黄,香脆可口。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秭归 秭归板栗

秭归板栗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秭归板栗果实饱满,味道香甜,受到不少炒货摊主和市民的喜爱。

秭归县栽培板栗历史悠久,其茅坪试刺大板栗风味独特,甜糯可口,耐贮藏,是享誉四方的优质品种。

一九九二年以来,秭归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板栗产业化建设。县委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并先后成立板栗生产办公室,板栗研究所,指导、组织全县的板栗生产。目前,全县已建成板栗专业村41个。梅家河乡、两河口镇、水田坝乡、沙镇溪镇、茅坪镇等五个乡镇板栗面积均已达万亩以上。一九九八年全县板栗基地面积已达到7.5万亩,已挂果3万亩,年产优质板栗100万公斤以上,年创产值400万元。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七星台大蒜

七星台大蒜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的。七星台大蒜具有上市早、味道鲜、口感好、无公害等特点。

大蒜是七星台镇传统特色农业品牌,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万亩以上,七星台镇曾被誉为湖北大蒜镇。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村,播种面积500亩以上的村达到10个,其中1000亩以上的村4个。多采取棉蒜套种、粮蒜轮作模式。1999年枝江市授予七星台大蒜为枝江市首届农业精品,是较为理想的绿色食品。在我国各大城市均有销售网点,并远销香港和俄罗斯等地。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七星麻油

七星麻油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的。七星麻油选用江汉平原的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传统小磨(水代法)制油工艺精制而成,香味纯正,口感细腻绵和,无糊味、异味,香味有别于机械压榨麻油。

湖北省枝江市金七星麻油有限公司,始建于1975年,是国内专业生产小磨芝麻油的企业.其品牌七星麻油历练37年,曾先后获湖北省优质产品,国内贸易部质量信誉商品,湖北省精品名牌展金奖,连续8届获湖北省消费者满意杯金奖,消费者满意商品。

七星小磨麻油的生产要历经芝麻收购、过筛、水洗、沥干、焙炒、扬烟、磨浆、兑水、绞拌、取油、振荡、取油、30道植树纤维净化等数十道工序,需耗时二十个小进。三十多年来,从芝麻到毛麻油形成,枝江金七星麻油有限公司全部采用传统手工操作。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清江肉羊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宜昌白山羊”的中心产区,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天然草场,可开发草场面积53万亩,载畜能力大。1997年,长阳被纳入国家“清江流域商品肉羊生产基地”项目县之一。5年多来,全县山羊饲养规模和效益都有了显著提高。2002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到30.9万只,出栏了17.05万只,实现收入3012万元。

从新西兰引进波尔山羊,与本地白山羊杂交,形成具有较强生长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清江肉羊。波尔山羊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体重大、肉质好等优点,到目前全县已引进纯种波尔山羊25只,建立了25个人工授精站。

开展种草养羊,栏圈饲养,为大规模发展山羊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传统养羊以放牧为主,但山羊发展了,山上的植被却遭到了破坏,环境受到了影响。经过考察,从四川引进人工种植皇竹草(一亩可产皇竹草5吨,可供10只羊食用),并推广了氨化窖、栏舍圈养,获得了成功。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种植皇竹草1万亩,建氨化窖2万立方米,兴建山羊栏圈18万平方米。

引资兴建了“湖北长阳清江肉羊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长阳清江肉羊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解决了本地饲养的山羊过去都是活羊直销到广州等地的问题,填补了宜昌市肉羊产品加工的空白。2001年,该公司引进西安童家食品有限公司的羊肉生产技术,生产涮羊肉、羊肉串、卤制羊头、羊蹄等主导产品和羊皮系列产品。2002年,该公司又引进浙江温州老李家食品有限公司的羊肉、肥牛、五香鸡蛋和鸡翅生产线。目前公司已具备年加工肉羊3万只、熟肉食品7万箱的生产能力。

三峡长阳网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点军区 草编

    草编工艺制品,不仅美观大方,能给居室增添雅制的色彩,而且实用具有冬暖夏凉,透气好等特点。宜昌草编工艺品颇有名气。其中的玉米皮草编工艺制品有汽车座垫、地毯、提篮、杂品等四大类六百多个花色品种。( 宜昌)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西陵区 宜昌红橙

从锦橙芽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其特征是:果形端正,果色橙红,皮薄肉嫩,酸甜可口,品质上等,11月中旬成熟。 主要产地为宜昌县三斗坪太平溪一带。曾获湖北省科技成果奖。 桃叶橙:叶片狭长似桃叶。1959年开始,从众多甜橙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种。果面橙红、光滑、皮薄、籽少、质脆、甚甜、清香、汁多。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红艳膀

“天不想,地不想,只想吃顿红艳膀。若是吃了红艳膀,打个饱嗝三天香。”这是流传在湖北省远安县的一首美食民谣。

红艳膀的确不同凡响,它即异于烧膀,也有别于卤膀,与清沌膀更是迥然不同。工艺精细独特,集煮、炸、蒸三道火工于一身。

制作一道红艳膀有七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整洁,首先选皮薄肉嫩的猪前膀整理干净,将切割不整齐的皮肉去掉,保持外形美观;第二道工序是香煮,将整膀放进配有八角、桂皮、生姜、花椒和食盐的温水中煮至熟而不烂,勿伤外形;第三道工序是上糖,将煮熟的整膀从汤锅中取出,趁热涂上蜂蜜,但不可太厚,适可而止;第四道工序是红炸,这是制作红艳膀的最重要的一环,需选用新鲜植物油,将膀炸至红亮即可捞出,切莫过火,过火则发黑;第五道工序是回煮,将炸好的线艳膀再收入高汤中复煮至皮肉粉软;第六道工序是配料,配上高汤和高汤煮熟的木耳、香菇、黄花和红枣,红枣需是十颗,取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十全十美之意;一并盛入大汤碗中;第七道工序是透蒸,将配好料的红艳膀边同汤碗一起入蒸笼用旺火蒸透,蒸得香气四射,最后撒上葱花端上餐桌。
经过上述七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红艳膀,形状美观、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入口即化、油而不腻、咸中带甜、汤汁圆润、回味悠长,老少咸宜。真是美名美食。

传说,红艳膀原地楚国宫廷菜肴,原名富贵膀,经三闾大夫屈原传授到民间(远安在楚国境内)。老百姓嫌“富贵”二字势利,遂根据菜肴自身的特点,改名红艳膀。现在,每年端午节时,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用红艳膀祭奠屈原的习惯,一如吃粽子一样。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糜城藕

糜城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糜城在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玉阳镇22公里,为古城遗址。相传是三国时蜀将糜芳守江陵所筑。城墙周长1670米,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城垣为椭圆形。城墙基均为夯土所筑,底宽12米。城的东、西、北三面,与城墙3个土台遥相对称的有3座营盘故址。城中有3口大堰,盛产糜城藕。传说长坂坡大战,刘备爱妻糜夫人被曹军所困,投井自尽魂魄不散,飘流糜城寻其胞兄糜芳,曾在此洗漱,使之水变甜,藕变嫩,糜城藕从此出名,成为当阳著名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