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武绿保土特产 宁武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武绿保土特产 宁武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3-31 07:50:41

一.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武鸣木薯

一、武鸣县木薯种植情况

木薯是武鸣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武鸣县的一大资源优势,武鸣县的木薯种植面积约占广西木薯种植面积的10%,木薯产量约占广西木薯产量的15%左右,居广西首位,是广西的木薯生产大县。2013年全县木薯种植面积36.3万亩,总产量28.5万吨(干片)。武鸣县的木薯种植分布在全县十三个乡镇,其中主要集中在太平、城厢、宁武、陆斡、双桥、锣圩等镇。

二、武鸣县木薯加工利用情况

目前,武鸣县已经初步形成木薯良种繁育与种植、淀粉加工及设备制造、变性淀粉及酒精生产、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比较完整的木薯产业体系。2013/2014年榨季,全县能开工生产的加工企业有10家,全县木薯产业每年提供的税收约为2000多万元,是广西木薯淀粉生产大县。

二.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八宝鱼生

八宝鱼生料是武鸣的特色。但实际很多武鸣人吃的鱼生料远不止“八宝”,还包括花生、木瓜丝、萝卜丝、酸姜丝、香菜、紫苏等。另外,自腌的柠檬、酸梅是武鸣鱼生中特有的。将这些配料与鱼生拌在一起,可谓五味杂陈。

秘密武器:酱料

酱料是武鸣鱼生的秘密武器,也是武鸣鱼生的特色。吃鱼生时分为两种酱料,一种是用大蒜与酱油、花生油简单的爆香,加入些醋和黄柠檬汁。另外一种酱料,是把切碎的腌制柠檬和酸梅用花生油过锅,加入酱油、醋等配料制作成酱。各人根据口味喜好自由选择。

最隆重吃法:大捞鱼生

大捞鱼生是武鸣最隆重的鱼生吃法,将鱼内脏煎香与生鱼片捞在一起,把特制酱料与各种配料一起倒进去,拌匀后直接上桌。内脏的浓香能整一碗生鱼片都散发着浓浓的香气,各种配料和鱼片混合在一起,嚼在嘴里口感何其丰富。

吃大捞鱼生的重点是鱼片不能切得太薄,否则会被如此厚重的一碗配料淹没。吃的时候最好是要大快朵颐,大口大口地将各种配料、香料和鱼片一起放入嘴里,才能体会各种口感和味道的碰撞。武鸣人吃鱼生很豪迈,一大碗一大碗地盛起来,像吃饭一样大口大口进食。

三.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武鸣龙眼

武鸣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

武鸣地处亚热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发展龙眼生产。武鸣县龙眼生产历史悠久,有关资料表明,该县罗波镇秀山屯现尚有原始龙眼树60多亩,其中200年以上树龄有11棵。在房前屋后种植龙眼已成为当地人的习惯。

特殊的气候促使这一亚热带水果正常生长持果,形成该县独特的龙眼产业。该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主要销往广东、福建、香港、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年销量达3万吨以上。近几年来,该县十分重视龙眼生产,并将其作为特色品牌经济来发展,当作富民富县的工程来抓。龙眼种植遍布全县16个乡镇,2002年,该县龙眼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产量达6.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目前,该县龙眼已占全县水果产量的1/4,占广西全区产量的1/8。

2000年11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武鸣县“灵水”牌龙眼商标成功注册。

四.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特色灵马鲶鱼

“鸿福特色灵马鲶鱼”是壮乡武鸣灵马镇的一道佳肴,采用生长在河流一带的野生鱼类为原材料,此菜嫩、爽口、肥而不腻、滑而不融、色味迷人,色香味俱全,为名贵的营养佳品,是一道深受顾客好评的美食。

五.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高峰柠檬鸭

做柠檬鸭用料很讲究,选的鸭子是1.5公斤左右的正宗谷糠喂大的土鸭或北京鸭。

配料是陈年腌制的柠檬,另外还有酸荞头、酸辣椒、酸梅、豆腐乳、白糖、黄酒和鲜姜等。其味酸辣适宜,清新爽口,香而不腻,是一道极其开胃的菜。看其外观,冒着油汁,金黄诱人;闻其香,柠檬与鸭肉香飘扑鼻;品其味,柠檬的酸香中透着梅子的甜味,微辣中藏着鸭肉的细腻。

做法:

主料: 光鸭1只(约750克),上汤750克,柠檬1粒。

辅料: 精盐,味精,芝麻油各适量、香菜两三根、泡辣椒、大料两三个、花椒适量、姜片二三片。

1、将大料、花椒、姜片放入冷水中煮开后放入洗净的鸭肉,大火烧开,小火煮粑,大概需要半个小时。这时千万不要放盐。煮的过程可以用筷子扎一下,看看肉煮的情况如何;

2、煮开以后,放在盘中,放凉,心急的也可以盖上保鲜膜放到冰箱里;

3、鸭肉放凉的时候,把洋葱切成细丝、香菜切成末,柠檬切成块;

4、把放凉的鸭肉撕成小条,越细越好;

5、加入洋葱、香菜、辣椒酱、盐、挤入柠檬拌匀,即可。

【制作要点】

1、煮鸭子的时候不要放盐;

2、拌的时候盐一定要适量,咸了就不好吃了,尝一尝比较好;

3、辣椒一定要辣才好吃,不然就太酸了,会比较没有口感,推荐海南的黄灯笼;

4、这种做法还可以用来做带皮的五花肉,肉一定要肥腻,因为柠檬很解腻,如果用牛肉或者鸡肉,会比较寡淡,不好吃。

六. 山西省 忻州 宁武县 黍子

黍子

黍子,单子叶禾本科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叶子细长而尖,叶片有平行叶脉。籽实也叫黍子,淡黄色,去皮后俗称黄米,黄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性黏,常用来做年糕、酿酒,在张家口的阳原、蔚县及山西、内蒙部分县还用来做黄糕及油炸糕,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黍米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经过水解能产生大量还原糖,可制造糖浆、麦芽糖;黍子籽粒外层皮壳有褐(黑)红、白、黄、灰等多种颜色,经过化学处理可提取各种色素是食品工业中天然的色素添加剂;黍子还是酿酒的好原料,用黍子酿酒,出酒多且酒味香醇。宁夏固原县杨郎乡生产的杨郎白酒就是以黍子原料酿制而成的。

黍子可制作饮料。我国中药中常用的黄酒就是用黍子制成的,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据测定:黄酒中含有14种氨基酸,总酸量为1.24-1.5g/100ml,总糖量为21.5-124ug/100ml。如果对传统的黄酒生产技术加以科学改进,可以制成黄酒系列营养保健饮料。

七.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血灌猪肠

血灌猪肠在武鸣当地,血灌猪肠也叫“猪龙供”。的确,做好的血灌猪肠像香肠一样每隔20余厘米要捆扎,放在锅里既像一条条的虫蛹,更像一条盘旋的长龙。

现在,血灌猪肠在南宁仍有市场。在南宁中山路、高峰路一带,有个别摊贩或店铺仍在经营这种小吃。

做法:

1.准备好新鲜猪血、大肠、盐、味精或糯米、五香粉等。

2.将未冷却的猪血与适量的盐混合后,灌入大肠,用70摄氏度的水慢煮,轻翻,20分钟后煮熟,捞上晾干,切片食用。也可在制作过程中添加糯米饭、五香粉,用80~90摄氏度的水煮熟。

八. 山西省 忻州 宁武县 宁武苇席

化北屯乡:苇席、蘑菇、中药材。

九. 山西省 忻州 宁武县 宁武油炸糕

宁武油炸糕是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的。宁武县油炸糕表皮酥脆,里面精软,香甜却毫不腻口,是宁武本地的风味食品,亦是逢年过节待客的好茶饭。

山西多数地区都产黍子。黍子上碾去壳成黄米,磨成面谓之糕面,用此做此油糕便是晋北各地的风味食品,亦是逢年过节待客的好茶饭。

宁武油炸糕做法与其它地方大同小异,以温水和糕面,做得少即和得稍软一点,以能捏成把为宜;做得多即将糕面用温水拌温,先撒一层于极滚开水锅上的笼里,熟一层撒一层,撒完蒸熟,出锅后蘸水揉匀,捏成一体整圆饼状,或包豆馅、红糖,捏面两半合圆形。然后,置胡麻油锅内炸,炸成金黄至枣红色,出油锅即成。鲜炸的油糕,表皮酥脆,里面精软,因为黄米本身的糖分和涂过糖浆,所以不蘸蜜糖,也觉香甜。而且这种香甜毫不腻口,是淡淡的、适口的香甜。

宁武人吃糕,与别地一样,不仅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招待宾客,而且每每有纪念意义的事都要吃糕。小孩子过满月,做生日,要吃“满月糕”、“百岁糕”;老年人做寿,要吃“长寿糕”,娶媳妇要吃“喜糕”,盖新房要吃“上梁糕”,搬迁新房新居要吃“搬家糕”,并有“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的说法......这些古老的习俗,至今在农家仍很盛行。他们一方面取“糕”的谐音与“高”紧密联系在一起,企盼步步登高,高升旺长;一方面取糕的形状圆与色泽红,祝愿合家团圆,日子红火。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