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泰安东平湖特产店 泰安东平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泰安东平湖特产店 泰安东平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07:41:06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孙村竹编

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

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藉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李箩匠遂将竹编手艺传授于孙氏,以后逐渐在全村推广开来。最初村民们主要利用冬闲时间从事竹编,以加工竹笆子、竹筚子、竹笼头等粗放型的竹制品为主,产品靠走村串巷销售,换取零花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该村竹编业也随之迅猛发展。竹制品由粗加工逐步发展为精加工,由制作简宜品发展为制作竹挂帘、竹扇面、竹饰物、竹挂件等技术较复杂的手工艺品;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数量由最初的年产数百件发展到现在年产50多万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孙村竹制品原料全部选用江南竹,村里每年到浙江、安徽等定点地选购,根据生产需要,挑选毛竹、钢竹、水竹等不同竹料运回。一般每年秋后至冬初进料,冬春两季进入竹编生产的旺季,夏秋时节销售。孙村竹制品有着严格的生产程序,从选料、破竹、削条到编花成形、刨光上漆,大体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村里每年都要专门从省、市外贸部门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孙村竹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设计别致,美观大方,曾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品博览会。该村制作的“心”形花篮、“嫦娥奔月”、“五子闹春”等竹制挂件,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褶纹冠蚌

东平湖褶纹冠蚌,是生长于湖中的一种野生蚌类。俗称“鸡冠蚌”、“湖蚌”、“扯旗蚌”。瓣腮科蚌属底栖水生动物。壳大型,壳质较薄,两壳略膨胀,壳顶位偏前方,外形呈长椭圆形。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而高,后背向上斜伸展为大型的冠,壳后背部自壳顶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绞合部强大,韧带粗壮,位于冠的基部,左右两壳各具一后侧齿,无拟主齿。前侧齿细长,弱蚌老蚌的个体则消失,壳外表面深黄绿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带有褶纹;里面平滑,有很厚的珍珠层,呈银白色、鲑肉色或银白而带天蓝色。

褶纹冠蚌,栖息于湖内泥底或沙底及静水或水流较缓的地方,水质要求PH值在4.5—9.5范围内。通常群聚于1—3米深处。在冬春天气寒冷时,以整个身体埋在泥沙底中,仅露出壳后缘部分,以壳后缘张开进行呼吸和摄食。夏季天热时则上潜出大半个蚌壳。它以水中的微生物为食料,2—3年长成。

东平湖褶纹冠蚌个体大,质量好,产珠量高。湖蚌较大者重1公斤以上,一般的大如鹅蛋;1970年,我县曾在大安山一带试验以蚌育珠,每只蚌经过三夏两冬的培育,可产珠5.2克,其珠多为玉白色和淡粉红色。湖里蚌类资源相当丰富。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太湖周围乡村育珠缺少蚌源,曾来我县大量收购。仅1986年就曾扒捞出1500余吨。

蚌全身是宝,可综合利用。蚌肉味道鲜美,含有高蛋白,可加工成罐头;育珠后,用蚌珠制成的珍珠粉是良好的药物,具有安神定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能,可治疗神经衰弱、小儿发热惊风、肝炎、咽喉肿痛以及青光眼、高血压诸症。蚌壳可作贝画,或磨粉后配制成优良的畜禽饲料。

褶纹冠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动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东平湖是蓄积黄河、运河、大汶河的水而形成的山东第二大淡水湖。从各大水系里冲下来的多种有机质在湖内大量积存,滋生出丰富的微生物,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褶纹冠蚌的繁殖场。随着东平湖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和科学管理,蚌类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河沟藕

河沟藕因出产于河沟村而得名。河沟村座落在稻屯洼北部,稻屯洼在县城西侧约4公里处,总面积为66.1平方公里,是其周围山丘区中、小河道及坡水积水洼。过去,这里水域广大,水质优良,洼底泥层肥厚,极适宜于水生植物生长,是蒲苇和藕类植物生长的天然良场。

藕是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河沟藕更是水产中的上品。它具有肉质雪白,瓜块肥大,中节粗长,藕头、藕把小而短,和肉厚、丝少、嫩脆、无黑筋以及细嚼无渣等特点。它的叶和花清香微甜,无苦涩味。民间有“关外人参河沟藕”的说法。更为有趣的是,河沟藕孔多,其他地方产的藕多数为七孔或八孔,河沟藕则为九孔,甚至有多达十一孔者。以此做菜,汤浑味甘,凉拌则鲜香甜脆,尤其是谢花藕,味道更美。传说征战天下时到过东平的东汉皇帝刘秀吃了河沟藕称赞为“藕中之冠”。列为贡品,长年奉送。唐朝诗人韩愈曾为之写下:“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的诗句。

藕是莲、荷的根茎。莲也称荷,属睡莲科的莲属,原产于印度,为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地下茎——藕,一年可繁殖数节。每节形圆而扁,节间生长根和叶柄。把藕切开,内有许多孔洞,这就是藕的气腔。气腔从根部到叶端纵贯莲的全身。露出水面的叶和茎不断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经过气腔运输到根部。根系有了这条供应线,就可得到它所需要的氧气,埋在污泥中的藕就不会淹死发烂了。藕的剖面分布着很多纤细和极为均匀的藕丝。这是一种呈带状的螺旋体,富有弹性,拉长后仍能收缩,切断了藕,藕丝不断。人们把这一有趣的现象称为“藕断丝连”。

藕适宜于水位0.5—1米、涨水不超过1.5米、土质较坚实粘重、表层淤泥深厚松软、肥沃、水流涨落和缓的水域里生长。河沟村周围的水域正符合这一要求。这里属稻屯洼的边缘地带,常年从北部山丘中流下来的大量雨水,带来很多富含有机质的地表土,淤积于此,形成肥沃的泥层,从而为河沟藕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优良条件。

历史上,河沟村周围的水域几乎全部是藕莲,夏日到这里来,可以领略“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的优美景致。满湖的风清荷香,令人心醉。

河沟藕全身是宝。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还有维生素A、B、C和矿物质、尼克酸等营养成份。它的根、花、籽都是上等食用佳品。根块可以做多种菜肴,如炸馅藕合、凉拌藕片、糖醋藕、炒藕丝等,还可以制成营养价值很高,老幼皆宜的藕粉。荷叶可以包裹食品,用荷叶包裹起来的蒸肉别具风味。花可以做成油炸花糕,其味清香无比,食之润肺,把花瓣夹在书中还可防蛀虫。籽可以做莲子汤、莲子粥、蜜汁莲子等。河沟藕还是良好的中医药材。其藕节性平,味涩,含有鞣质、天门冬酰胺等成份,功能收敛止血,民间常用鲜藕汁治疗咯血和鼻出血。莲叶性平味苦,有清热解暑之效;莲子含有多种生物碱,以及木犀草苷、芸香苷等多种黄酮类成份,可补脾养心,固精。

河沟藕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在汉唐时即已栽培。但优质藕的面积很小,仅100多亩,年总产量约2万多公斤。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彭集王庄犬肉

“六十年的狗肉汤子——老味啦。”这句民间歇后语,源出于哪里?就出自我县彭集镇王庄犬肉坊。王庄犬肉相传创制于明朝年间,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全村有7家犬肉坊,以村民王广千煮制的犬肉为正宗且最负盛名。

王家煮制的犬肉色鲜味美,肉质细嫩,无腥味、异味,食之不腻,老少皆宜。因口感好,味道美,除畅销本地,还远销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省市。

王家煮制犬肉,其工艺要求非常讲究。首先,选料严格。王家买狗,以散养家狗为主,家狗又以三四龄的为好,这样的狗出肉率高,肉嫩,煮熟后肉香;不买病狗、瘦狗;也不买以宰杀牛羊为业的屠户家的狗,据说,屠户家的狗,肉食多,煮熟后的犬肉含有腥味、膻味、异味;尽可能选买农户散养,以吃剩饭杂粮长大的狗,这样的狗宰杀煮熟后味正香醇。其次,善存煮狗肉的老汤。以老汤炖煮是保持犬肉独特风味的关键,每次将肉煮好后,用来盛老汤的器皿,必须以沸水冲烫消毒,以确保老烫洁净不腐,下次再用。三是要掌握好火候。

王家犬肉的制作工序是;

1、将无病活犬宰杀、剥皮。然后,把整犬刀割为数块,洗净。

2、置锅于火上,下锅煮肉,去沫。过半熟后弱火慢焖3个小时。

3、待肉煮熟至七成,立即脱汤,上火硝、施色。晾透,放入配有精盐、陈皮、肉寇、丁香、人参、苹果、大小茴香等十几种调料的老汤锅里焐2—3小时,捞出即可食用。

狗,又名黄耳,地羊。狗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老子《道德经》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唐代“五坊”中有狗坊,是皇帝畜养猎犬的场所。狗肉入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周时期狗肉即已成为筵上佳馔。《史记·荆轲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可知当年刺秦王的一代猛士荆轲,挑选的助手原来是个善于宰狗的屠夫。那时候,宫廷宴饮,祭祀大典,均有狗肉。周天子所食“八珍”之一的“肝”,就是用加佐料的狗肝在火上炙成的佳肴。这是我国最早的狗肉菜谱。

狗肉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能防治多种疾病。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狗肉以黄狗为上品,黑白次之。味盛,酸湿无毒,食之大补元气。”列举了吃狗肉的种种好处:益气、轻身、安五脏、益脾胃、暖腰膝、壮气力、治五劳七伤等。

狗肉属大补食品,冬季食用效果更佳。

目前,由于狗源不足,王家犬肉日销量仅二十公斤左右,加上另外6家犬肉作坊,日销量也不过百公斤。因为量少,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甲鱼

东平湖甲鱼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的。东平湖是甲鱼的良好自然生长区,所产甲鱼驰名齐鲁大地。

甲鱼,俗称元鱼、团鱼、脚鱼、王八、老鳖。属爬行纲鳖科,系水陆两栖卵生爬行冷血动物。东平湖野生甲鱼背部呈淡黄色(其他地方的甲鱼多为黑褐色)、腹部为乳白色、体扁平、有厚实的裙边,背部有细小如珠的凸起。喙突尖长,约与眼径等长,体表无角板,覆以柔软革质皮肤。头部尖,青灰色,散有黑点。喉部色淡,有蠕虫状纹或暗色而有黄点,背甲约长24厘米,宽16厘米。指、趾间有发达的蹼,内侧三指,趾具爪。东平湖甲鱼生性喜静怕惊,喜阴怕风,喜洁怕脏。具有春天上滩,夏日荫潜,秋入石洞,冬沉湖底的特点。它的食性很杂,喜欢捕食田螺、河虾、小鱼等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食瓜菜、谷物等植物性饲料。

甲鱼属冷血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体温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程度。适于甲鱼的生长温度为25—30℃,20℃以下食欲减退,15℃停止摄食,活动呆滞,10—12℃时进入冬眠状态,潜入底泥中不食不动。甲鱼食性残忍且贪,一般不互噬同类,但在高密度饲养且缺乏饲料时,易引起互相撕咬残食。甲鱼有很强的耐饲能力,3个月以上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且可以正常活动,其寿命可达40—60年。甲鱼用肺呼吸,故时而浮出水面。

东平湖甲鱼个体大,数量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平湖大堤上经常可见爬上岸来的甲鱼,随便在湖堤上走一趟,就能捡到几只。有的渔民曾经在一天之内捡到过十几只甲鱼,每只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最大的重达5公斤多。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经常可以看到苇丛中有成群的甲鱼浮出水面。那时湖里每年产甲鱼都在1万公斤以上,年收购量最高时达5000余公斤。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1974年,县水产部门在茅园鱼种场修建了4个面积在8亩以上的养鳖池,进行人工养殖,并进行人工繁殖与综合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效果,为大面积高产化养殖甲鱼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东平湖甲鱼是一种名贵水产品,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它的全身都是宝,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其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脂肪4%,含碳水化合物26%左右,每100克中含钙15毫克、含磷94毫克,特别是维生素B的含量,为水生动物之冠。我县民间传说甲鱼具有鸡、鹿、牛、羊和猪五种肉之美味,俗称“五花肉”,其肉质以细腻、肥腴、鲜美而著称。我国举办亚运会时,东平湖甲鱼曾列入运动员食谱中,被国家有关部门大量定购。

中医学认为,甲鱼肉性味甘平,有滋阴补气、除热除疟、消肿去瘀之功。主治热气湿,能补中益气,补虚补阴。甲头干制后入药,称为“鳖首”,治脱肛、漏疮和小儿诸疾,效果均佳。甲鱼血可作补血剂。长期食用甲鱼可以延年益寿,并有防治癌症的功效。东平湖甲鱼的甲、骨、血、头、脂和卵均可入药,甲鱼富含动脉胶、角质蛋白、碘、维生素D等,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我县民间有甲鱼“百病皆治”,“医百病,去百毒”的说法,春天吃烧熟的甲鱼,一年少生病,不生疮。麦子黄梢时吃甲鱼最好,俗称“麦黄鳖”。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州城小磨香油

州城是一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历史上曾经名品荟萃,小磨香油即是其中之一。较为有名的是西门街王氏小磨香油,已祖传数代,解放前曾在西厦门北路东开店经营,因其货真价实,名声波及梁山、汶上、平阴等周围数县。建国后,经营小磨香油的家庭作坊曾一度沉寂,改革开放以来,复重新兴起。目前,州城有数家做小磨香油生意。年产小磨香油上万公斤。

香油来自芝麻。芝麻亦称“脂麻”、“胡麻”、“油麻”,系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喜温耐旱,但不耐霜涝。全株有茸毛,茎直立,四棱形,有单秆的,有分枝的。叶多变异,互生或对生,有披针形、心脏形及椭圆形。花单生或者2—3朵簇生于叶腋,呈筒状、唇形,淡紫或白色。果实长形,有4棱、6棱、8棱不等。有白、黄、棕红或黑色的扁椭圆形种子,其含油率较高,可供榨油和制糕点用,中医学上以黑芝麻入药,可补肝肾,润燥结。茎、叶、花可提取芳香油。

我县种植芝麻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广为种植。现在,仍有不少农民喜欢种植芝麻,全县年总产量可达数万公斤。

用芝麻加工出来的油叫麻油,因它有特殊的香味,故又称香油。加工时,因采用主方法不同,虽同是香油,却又分香味差异较大的大槽油和小磨油。用小磨香油拌的凉菜,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在汤菜中滴上几滴,有增香提鲜之效。

小磨香油的加工方法是:先将芝麻中的杂物剔除,而后放在大铁锅里翻炒,炒至焦黄色时,从锅里扒出来。凉透后,入到石磨上研磨成芝麻酱,而后把芝麻酱放进直径1米左右的大铁锅内,兑入适量的热水(80℃左右),用消过毒的一根圆棍用力搅拌,使麻油从麻酱中慢慢分离出来。这时停止搅拌,双手紧扶锅沿,均匀而有节奏地摇动,使麻油漂浮于麻酱之上。待麻油漂浮一层时,用小铁勺轻轻地从麻酱上面把麻油撇出来。这叫头排子小磨油,香气扑鼻,质量最好。接着,再兑入适量热水,再搅拌,再摇动,取出的油叫二排子小磨油。这样,100斤芝麻可加工出小磨香油50—60斤。在烘炒、研磨过程中,芝麻中含有的那种芝麻酚素,很快成为芝麻酚,因而使小磨香油具有浓郁奇特的香味。

小磨香油的营养价值很高,特别受人们喜爱。它所含亚油酸比花生油、菜籽油都高。亚油酸是一种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叫必须脂肪酸,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用油里提取。由于小磨香油里的亚油酸不饱和,溶点低,所以它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也就高。小磨香油里还有较多的维生素E,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抗病延年。

因芝麻种植较少,州城小磨香油产量较低,主要在本地和汶上、梁山一带行销。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糊鱼汤

糊鱼汤是东平县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一道汤菜。它以河湖沟汊间捕捞的幼鱼为原料,经过加工烹制而做成。此汤特点:汤黄叶绿,香气扑鼻,酸辣可口,味道鲜美。

制作方法是:

1、取3厘米长幼鱼250克。葱段、姜片、蒜末各5克,香菜末少许。淀粉50克、胡椒粉10克、麻油3克、醋20克、味精2克、鸡精粉3克。

2、将幼鱼洗净撒以精盐腌渍,约10分钟后,用淀粉拌匀。

3、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150克,至油热时,放幼鱼入锅,文火慢煎成金黄色(所谓糊鱼),出锅备用。

4、用锅底油煸炒葱、姜、蒜末,加1000克清水烧沸。放入糊鱼、胡椒粉、精盐、鸡粉、味精。香菜末、淋麻油,盛入盆内即成。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丁华堂大白菜

【丁华堂大白菜】 产于东平县丁堂,华堂二村,故名丁华堂大白菜。据传,清乾隆帝南巡路经

东平,偶感风寒,不思饮食,尤厌油腻食物。州官闻之,命厨师用丁华堂大白菜和虾仁配以名贵佐料

烹成“翡翠珍珠汤”以进。乾隆食之胃口顿开,连饮数盏,甚为赞赏。遂命御厨携走数棵。

丁堂、华堂二村地处清河下游,土质肥沃,沙粘适中,尤多腐殖质。所产白菜,棵大、根小、帮

薄、纤维细而少、易熟,尤以熟后汤浓著称。

旧时东平的上、中、下各类筵席,在有大白菜的季节,皆用其配菜。各类筵席也必有此菜,与山

珍海味同桌共陈。清末,丁华堂大白菜由河路销往省城济南。有的大饭庄以“丁华堂奶汤大白菜”为

菜名,独成一味,价格与肉类菜相等,仍深受食客喜爱。至今丁堂华堂村户户皆种白菜,亩产万余斤。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旧县乡粉条

旧县乡粉条是旧县乡传统产品。它具有色白柔韧,条细匀称,久煮汤清,色味不变等特点。因晶莹透明,被人们誉为“玻璃粉条”。

旧县粉条以优质地瓜淀粉为原料。地瓜又称“红薯”,是我县山区栽培广泛的农作物。我县山地地瓜出粉率高,色白细腻,口感柔滑,是制作旧县粉条的主要原料。秋季地瓜成熟收刨后,将鲜地瓜机磨粉碎过滤,去除渣料,便可得到淀粉,当地人叫做“粉子”、“粉面”。粉条就是用这种优质淀粉做成的。旧县粉条选料精,工艺细,制做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堪称天然“绿色食品”。

粉条可凉拌,可熟炖,可与多种蔬菜及肉类等配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大众化食品,属于农村的“家常菜”。猪肉炖粉条是旧县的特色菜,现在已进入城市饭桌,登上大雅之堂。

旧县粉条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清朝宣统年间即已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主导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全乡现有1000多处粉坊,年产粉条1亿斤,畅销东北三省和京津地区。旧县乡三利、泰龙、正亮三家精制淀粉厂生产的精制粉条已占据江南各省的大部分超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1995年联合国薯类研究中心官员来旧县乡考察时,赞誉旧县乡为“中国粉条第一乡”。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烧饼

东平烧饼,又名碳炉马蹄烧饼。州城陈姓清朝中期所创,是面食名吃之一。它选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作原料,做成圆饼后将背面贴在倒扣的铁锅内,用木碳文火烘烤。其特点是:园形、中间薄、边沿厚;黄酥油亮,香脆可口,色香味型俱佳。( 东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