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老家的特产麻菜包子 野生麦菜包子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老家的特产麻菜包子 野生麦菜包子图片更新时间:2022-03-31 07:21:49

一.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鲜肉小笼包子

鲜肉小笼包子

制作鲜肉小笼包子,选料十分讲究。其主料为猪肉和面粉。猪肉要选薄皮前膈身猪肉;面粉需上白精粉,加上少量猪肉皮,制作时,将猪肉剁成肉浆,肉皮斩碎制成肉皮冻,放人味精、酱油、食盐等调料,与肉浆拌匀;把面粉制成皮子,裹人馅子,制成罗纹包状,置入竹笼蒸熟即可。

此名点特点是:皮薄而松软,馅多而卤满,鲜香味美,油而不腻,与汤同吃或蘸以醋食,更加可口。

二. 四川省 德阳 广汉 嚼雪包子

嚼雪包子,是1935年城内嚼雪包子店新创的食品。以上等白面5公斤加酵面500克,饴糖250克,苏打3克,制成包皮,再放入精制馅心包好,置笼内蒸熟即成。馅心精选瘦猪肉5公斤剁细入锅,炒至散籽对加辅料胡椒粉和味精各15克,白酱油、玉兰片、醪糟、0甜酱各250克,金钩、生姜各65克。色白如雪,入口松软,1950年后,演变为小笼汤包,又称小笼包子。( 广汉)

三. 河北省 廊坊 香河县 羊眼儿包子

羊眼儿包子

羊眼儿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乔装打扮到前门外,品尝回民羊肉包子铺的羊眼儿包子。康熙走进羊肉包子铺,殷勤的回民掌柜用小托盘送来了两杯盖碗茶。向康熙问安后,陪着笑脸说:“不怕爷恼,爷在里边(宫廷)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小的实在不敢孝。”康熙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还是要吃包子。掌柜的无奈,只好说:“爷尝脸,一定要吃,那请稍等会儿。”不一会儿,便送来了热腾腾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细心地观察。只觉阵阵香味扑鼻,放到嘴里一尝,果然味道鲜美。但是,康熙左找右找也未看见“羊眼儿”,便问掌柜的:“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掌柜忙回答说:“回爷的话,有罪不敢欺瞒:馅肉没有羊眼儿,只是做的精细些,包的个头小一点,像羊眼儿,就给起了个

‘羊眼儿包子’的名字。”康熙尝了两个,觉得非常可口好吃,便传旨:“朕觉得羊眼儿包子很好,可经常送到宫中,找内务府开银。”从此,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于是,四城各处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四.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文登包子

文登包子发端于清朝末年,系何人所创已无证可考了,但可作为文登的传统名吃,百余年来,就百盛不衰。

文登包子在过去有发面和烫面之分,现在多为发面的。文登包子所以独特,关键在于味道,而味道的关键则在于配料和工序。文登包子的配料十分讲究 ,它是用精面粉作皮,新鲜猪肉和应时蔬菜为主馅,配以上等豆面酱、特级酱油、葱姜末、花生油、香油、味精等作料,并用鸡汤(最好是小公鸡汤)作浆。文登包子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一点都不能马虎。包子皮要求一斤面粉加四两半水,经发酵后要长时间揉面,揉到手感光滑而有筋为止,一斤面粉必须要做成20个包子,多了少了都不行。包子馅就更讲究了,蔬菜和猪肉必须手工刀切,每斤猪肉要切成200—250块肉丁,头天晚上要将切好的肉、蔬菜和佐料拌好,停一晚上(这叫喂菜),第二天早上再包。另外,包子馅的投料和搅拌不是谁都可以干的,必须由有经验的师傅负责。做好的文登包子呈扁圆形,包子褶在平顶上,就像盛开的菊花,所以叫“菊花平顶包”。

文登包子清香可口,风味独特,香而不腻,浆汁满而不外泄,而且随时令变化口味各异。

五. 河南省 开封市 龙亭区 灌汤小笼包子

灌汤小笼包子包子是开封的传统食品,早在北宋东京市场上已有售卖,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东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楼",制售的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第一"。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开封流传下来。

本世纪20年代,名厨黄继善创办"第一点心馆",主营灌汤包子。30年代,他适应市场需求,对包子的制作方式加以革新,将原来用半发面制皮和瘦肉掺猪皮冻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面酱、小磨香油等制馅,改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精为馅提鲜。通过"三硬三软"和面,使面皮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还改大笼为小笼蒸制,就笼上桌,旋吃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热度和形状的完美,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此即为灌汤小笼包子。

建国后,灌汤小笼包子得以发扬广大。尤其是黄继善开创的"第一楼包子馆"所经营的灌汤小笼包子,经过名师的不断改进,更具特色。其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远近闻名,吸引了大批开封市民和中外游客,多以品尝此名食为乐事。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第一楼"先后发展了系列产品"小笼包子宴"和"速冷包子"。"小笼包子宴"又称"什锦包子宴",依馅料不同分为鸡丁、笋丁、韭菜头、鱼仁、虾仁、山楂、三鲜、南荠、麻辣和灌汤十大风味。"速冷包子"先后投放本市及郑州、洛阳、杭州、北京等市场,受到欢迎。此后,各地要求联营或设店经营灌汤小笼包子的客商越来越多,至1996年底,已在外地设连锁店20余家。1989年以来,"第一楼"小笼包子先后获得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和中国烹饪协会认定的"中华名小吃"等荣誉。

六.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龙眼包子

四川—龙眼包子,是四川较具特色的主食之一,是以面粉,猪肥瘦肉,金钩(干虾米)等原料,经蒸制而成的特色包子。其特点是皮薄软韧,皮酥软韧,形如龙眼,咸香鲜美。

文化: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引《稗官小说》中的一段话说,,就在孔明诸葛辅佐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诸葛亮率军进军西南,去征讨孟获,在横渡泸水(一名泸江水),即在今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一段时,其时间正值农历五月间,即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说,农历五月间,夏季炎热了,泸水与别地方的水不同,“瘴气太浓”,不仅如此,而且水中含有毒性物质,士兵们食用了泸水,万万没有料到出现致死,以及患病者亦比较多.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经过苦思苦想,下令让士兵们杀猪,宰牛,将牛肉和猪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里,做成人头形状蒸熟了,让士兵们食用结果很快就消除了士兵们的残废和患病者,这样一来,泸水周围百姓们,就传开了,说诸葛亮下令做的人头形的“馒头”可避瘟邪。由此开始,生活中,人们不渐渐做起“馒头”食用了。随着社会生活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密切结合生活饮食上的需要,逐渐演变成由“馒头”里边装上肉馅的食物,名曰为“包子”了,因为是用面和肉馅包成的,故被人们恰到好处,给名曰为“包子”了。

这种面食制品大约在魏、晋时便已经出现。但包子的原名却叫“馒头”。晋代束皙在《饼赋》中说,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曼头”。 这里所说的“曼头”其实就是包子。至于“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 在《爱竹淡谈薮》一书中载:“宋朝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治淋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被人们视为神医。”宋代著名的大诗人陆游不仅写了《笼饼》诗称赞,对其诗亦还自作注释;其《笼饼》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陆游的注释为:“蜀中杂彘(即猪)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止谓馒头为笼饼。”由此可见,当时四川用猪肉合面做的馒头,就已经很有名了。健康最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北宋陶谷的《清异录》就谈到当时的“食肆”熉羰称返牡昶蹋犞幸延新簟奥毯砂子”的。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分茶饭酒店、包子酒店、花园酒店三种,而包子酒店则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这一时期包子已经很普遍了。

制作:雪白的特等精面,发酵后加上白糖和猪油揉匀,制成用手摸起来就象绸缎光滑细软的包子皮;选购了猪肉的前夹后腿,剁成不带一丝巾巾掉掉的肉沫,加入各种调料,并浇进煨炖的浓醇的鸡汁;搅拌成香气四溢的肉馅。为了使肉更加鲜美,入口化渣,还加入茨菇。

七. 河北省 保定 竞秀区 酱肉包子

酱肉内馅材料:

1、鲜肉沫(也可将瘦肉稍微煮熟一下切细丁,我喜欢碎点的肉就搅成肉泥了);

2、黄葱切丁

3、甜酱

4、鸡精、糖、盐各适量

做法:

1、锅中下油,待油温七成热是下肉沫炒散,然后放入甜酱、白糖、一点点盐和少许鸡精翻炒一会,然后放入黄葱稍微炒一下盛出备用;

2、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排出空气,(关于面团的详细制作过制作过程见花卷制作),搓成条分成一个个的小面团;

3、将面团擀成面皮后包入内馅,收口后放入蒸锅,冷水上屉开大火蒸至水开后转中火蒸10分钟即可出锅。

八.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塌包子

这是沂水民间待客美食。馅以尚未成熟的角瓜、韭菜、荠菜为最宜。角瓜不剁,切丝,丝细如发,放盐利其水、攥干、放油、薄荷叶拌匀即可;韭菜制法如塌煎饼馅;荠菜则略烫,剁细、放油、盐、薄荷叶、花椒粉或鲜嫩的花椒叶,拌匀即可!

和面制皮,圆皮,可大可小。将馅放入皮儿之一侧摊匀,折,取碗一只以沿对半圆之边转割,剔下的边皮放入一边再用。而后用平底之锅或鏊子以文火煎烙,三翻两反,塌包的肚就鼓起来,油从边隙处微渗,听得见吱吱作响,闻得见扑鼻之香。

民国年间,爱国将领范筑先来沂水任县长,一次去乡间私访,中午饿极,来到一老农家中,老农无以招待,就让老伴摘来嫩角瓜为县长烙了塌包子,将军欣然食之,竟连吃十余个而不觉饱,大为赞叹。此后,凡有贵宾来县内,将军必以塌包子相待!

九.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包子

康乐包子制做过程为面粉发酵后,加入食用碱,揉匀,捏搓成棒条,切成小段,压扁,擀成圆形面叶。胡萝卜擦条蒸熟,羊肉剁碎(或粉碎)葱切小段,菠菜切丝。胡萝卜、羊肉、葱、菠菜共拌,在将羊油置勺内,旺火升温融化浇入,拌匀,口尝调鲜为宜。在将馅子用小勺置入面叶内,合包,整形。然后在蒸笼底擦油,置入包子,摆匀,用大火蒸12-15分钟,取出置盘中,将滴漏在锅内的浮油撇出上浇。

十. 山东省 济南 市中区 草包包子

30年代,泺口镇人张文汉,童年在泺口继园饭庄拜名厨李安为师。由于生性憨厚,终日烧水、择菜、干杂活,无声无息,故师兄弟间皆戏之为草包。

1937年,草包全家从泺口逃难进济南,在西门里太平寺街南段路西租了两间店房,专营包子,取店名为草包包子铺。由于为人诚实和气,包子质量上乘,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后张又托友在大观园北门里西侧租房营业,时置日伪时期,终不堪恶霸0,只得迁到普利街冉家巷口泰康食物店东邻开业。解放后几经周折,草包包子铺仍继承和保持原有经营特色,成为享誉一方的地方小吃。

包子制作精细,选料严格,用肥瘦猪肉各半,先切成肉粒后再剁成泥,加入优质酱油、香油等多种调料和鸡汤、肉汁搅拌。包时每个包子里再加一块肉冻丁,捏成菊花顶形,然后上笼急火蒸熟,食时汤汁四溢,其味鲜美无比。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