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夏土特产品种 正宗的宁夏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夏土特产品种 正宗的宁夏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1 01:03:40

一.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草鱼

草鱼

我国“四大家鱼”养殖品种之一,全国均有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中均可作为搭配品种,亩产量平均50千克左右;池塘主养,投喂全价配合饵料,亩产可达700千克左右。

二.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宁夏发菜

宁夏发菜原名头发菜,是宁夏特有的一种陆生珍贵食用藻,它浑身黑酷似头发,“头发菜”也由此而得名。发菜生长在野山峻岭之上,经雨雪洗礼,历雾霜滋润,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在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台湾久享盛名,极富声誉。

三. 宁夏 银川 西夏区 宁夏玫瑰花

玫瑰,又被称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灌木。作为农作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黄金价值高,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玫瑰,又被称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穿心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灌木。作为农作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要比等重量黄金价值高,应用于化妆品、食平阴玫瑰甲天下(12张)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蔷薇科中三杰——玫瑰、月季和蔷薇,其实都是蔷薇属植物。在汉语中人们习惯把花朵直径大、单生的品种称为月季,小朵丛生的称为蔷薇,可提炼香精的称玫瑰。但在英语中它们均称为rose。Rose依目前正式登记的品种,大约有三万左右。其实,蔷薇属下的200多个大品种其实在国外都被称作玫瑰。这是一般中国古人笔下、口中的玫瑰,这种按中国传统被称作“玫瑰”的亚洲的玫瑰只有80多个大种。 此外,切花玫瑰实为月季。“保加利亚玫瑰”实为突厥蔷薇Rosa damascena。正品“保加利亚玫瑰精油”实为突厥蔷薇精油。玫瑰属于蔷薇科,蔷薇亚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枝杆多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表面多皱纹,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花单生数朵聚生,紫红色,有芳香。 切花“玫瑰”实为月季,颜色有粉红色、红色、黄色、白色。 现在则有了更多种颜色,比如:蓝色、黑色等。

四.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螺丝菜

螺丝菜又称甘露、宝塔菜,学名草石蚕,当地老百姓称它为地溜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洁白如玉,形如蚕蛹,呈螺旋状塔形,肉质脆嫩,十分可口,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

螺丝菜营养丰富,有特殊的香味,质柔软,味淡薄,熟食棉软,腌制加工后质地脆嫩,颜色洁净,形状美观,是佐餐之佳品。螺丝菜除可熟食、腌渍加工外,还可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同时也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同时它还可作为工业提取水苏糖新型原料,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记者从贺兰县农牧局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贺兰县螺丝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并以“金贵螺丝菜”为名向工商部门注册了新鲜蔬菜、腌制蔬菜类商标,为贺兰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螺丝菜在贺兰县已有近30年的种植历史,可与春小麦、冬小麦套种,果实色白、质脆、味甘甜,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产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县无公害产区的金贵镇、习岗镇、洪广镇等17个村,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远销陕西、四川、甘肃等地,每亩毛收入约4500元,是贺兰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发展产业。

五.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祥蜜制肉

调料:料酒、姜汁、蒜粉、海鲜酱、蚝油、老抽、生抽、白糖、芥末、精盐、鸡精、胡椒粉、小茴香、番茄沙士。

做法:

1.将肉洗净后沥干放入盆内。

2.将蜂蜜以外的调料和肉搅拌均匀,放冷藏三天,其中早晚各翻动一次。

3.烤箱温度200度,烤盘垫油纸或锡纸,放上肉,刷上蜂蜜和酱汁,烤20分钟,倒去烤出的汁液,翻面继续再刷蜂蜜和酱汁续烤15分钟。

4.稍凉后切片享用。

要注意的是:第二天吃的话,千万不要放微波炉转,肉质会变老,仍用烤箱加热。

特点:

焦香味浓。

制作关键:

烤制时最好选用不锈钢有网眼的托盘,以滤掉过多的油分。

六.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宁夏贺兰石

贺兰石形成于十三亿年前,因地壳变动、泥沙沉积而形成,属于水成岩;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叩之有声。



贺兰石的深紫石质大约占18%,艺人称为“紫底”,其他的是浅绿色石质,艺人称为“绿彩”或者“绿标”。“绿彩”和“紫底”配合起来,有的巧夹着玉带、云纹、眉子、银线、石眼等结构,犹如晶莹嫩绿的翡翠,镶嵌在平坦柔韧的紫绒上,显得十分素雅清秀。



贺兰石是雕刻石砚的上好材料,不吸水,易发墨,不损耗,加盖后砚内余墨可保持数日不干、不臭,而且深绿、豆绿两色天然交错,雅趣天成。贺兰石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堪与端砚、徽砚媲美,素有“一端二徽三贺兰”之说。



贺兰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据有关部门勘测,贺兰石仅分布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口子、小口子到拜寺口地区,初步求得的总储量为35.23万立方米,而可供开采的中心区储量仅有5.93万立方米。



近年来,由于贺兰石资源已尽枯竭,产量急剧下降,贺兰石产品市场逐渐升温。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科学开发贺兰石资源,每年限量开采贺兰原石不超过20吨。

七.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泾源黄牛

泾源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泾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向导、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破解瓶劲,壮大规模,提升层次,打造平台,建立健全投资机制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种植加工调制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了养殖规模化、圈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饲草多元化、营销市场化和服务科技化的“泾源肉牛养殖模式”。已注册“泾源黄牛”地理标志和地理商标,泾河清真系列牛肉产品取得有机认证,“宁夏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被自治区正式命名,“六盘山”、“泾河”清真品牌享誉区内外,全县牛饲养量年达到19.5万头,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25元,新建成的定点屠宰场日屠宰加工肉牛50头以上,“清真”牛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泾源县已真正成为宁南山区最大的肉牛养殖核心区和西北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

八.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固原黄牛

固原黄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固原黄牛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四县一区全境,即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原州区

《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固原黄牛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划定建议的报告》固政函[2016]50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固原黄牛育肥技术规范》DB64/XXXXX-2016

九.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彭阳杏脯

彭阳县林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果品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企业,以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两杏一果”资源优势为依托的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公司占地面积70亩,其中果脯加工生产占地面积10亩,经果林种植(林场)占地60亩。现有总资产300万元,投资安装生产用蒸汽锅炉一台,夹层锅两口,浸糖罐4口,自动化控制烘干室两间(90平方米)等机械果脯生产线设备一套,年平均产量500吨。

公司现有职工近百人,主要产品有杏脯、干草杏、话梅、奶油杏肉、五香杏仁、梨脯、桃脯、山楂脯、雪花片、苹果脯等以果脯系列产品,是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清真休闲食品。产品远销西北五省及广州、深圳和香港地区。公司2001年9月在中国(西安)第二届食品节中获名优品牌称号;2003年月11月被评为固原市首届“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并连续6年被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抽检为合格产品;多次被彭阳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企业。

彭阳县林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打造杏产业名优品牌,以中国农大食品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积极合作,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杏子冷冻保鲜储存项目和杏仁综合深加工项目进行引资,为把彭阳杏产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而努力。

十. 宁夏 银川 西夏区 宁夏羊绒

宁夏羊绒业通过兼并收购老牌企业等方式迅速发展,逐渐增强了行业话语权,走出了一条自主创业的道路。

回首宁夏羊绒产业10年发展道路,既有宝贵经验值得吸取,也能看到其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深加工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品牌建设滞后和产业链较短。对此,专家指出,只有继续向“国际化、服装化、高端化”目标迈进,才能巩固阵地、不断进取。

并购上游企业

10年前,宁夏羊绒产业还是小作坊生产,绝大部分企业规模比较小,初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主要为国外企业提供分梳羊绒原料。那时,位于宁夏武灵市的中银绒业就是宁夏众多小公司中的一个。可是经过10年发展,它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最大的精品无毛绒、羊绒条供应商,出口量全国第一,同时形成了150万件羊绒衫的生产能力。2009年中银绒业半价收购了英国百年老店邓肯纱厂,完成了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并购,获得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品牌和高端客户,成为中国纺织企业海外并购的范例。

中银绒业只是近些年来宁夏羊绒产业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这些年羊绒产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宁夏羊绒从小作坊到大公司的快速提升。

掌握原绒话语权

据宁夏轻纺工业局局长龙飞介绍,目前,宁夏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羊绒聚散地和加工基地,逐步在原绒方面掌握了一些定价权。宁夏有人数近万、能吃苦、善经商的回族羊绒原料收购队伍,他们利用宁夏的地域优势,辐射国内13个省区和周边9个国家,年购销羊绒原料10000余吨。这一数量占我国羊绒产量的70%以上,占世界羊绒产量的60%左右。全区现有羊绒生产企业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全区年产分梳山羊绒6000多吨,羊绒条500吨,羊绒纱600吨,羊绒衫400万件。

宁夏羊绒业在原绒收购领域站稳脚跟后,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凸现。2002年,宁夏决定建立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和同心县羊绒工业园区。其中,同心县羊绒工业园以羊绒原料集散和初加工业为主。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则集羊绒分梳、制条、纺纱、织衫、制呢、贸易为一体,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链,成为目前在全国同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羊绒产业集群。

注重品牌建设

在宁夏地方0的大力扶持下,羊绒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实力增强。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振勇说,以中银绒业集团、嘉源绒业集团、荣昌绒业集团、马斯特集团、德海(宁夏)集团、圣雪绒集团及生海绒业等为代表的羊绒骨干企业,已成为宁夏羊绒产业的顶梁柱。

另外,宁夏还制定《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使羊绒产业的行业规范大大增强。2004年,宁夏轻纺工业局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并于今年5月全面执行。依此标准生产高品质的宁夏分梳山羊绒将不断满足国内外高档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的需求,统一羊绒生产加工中分梳山羊绒的执行标准。《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实施后,宁夏羊绒企业将通过更严格的标准加工高品质羊绒拴住中外客商。

宁夏大型羊绒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建设。灵武市市长陈淑惠说,宁夏羊绒加工企业在羊绒原料收购、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严格把关,羊绒及其制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确立了“宁夏精品羊绒”的地位。目前宁夏羊绒有“圣雪绒”中国名牌产品,“绒典”和“帕雪兰”宁夏名牌产品。另外,宁夏大力培育“菲洛索菲”“灵州雪”“千堆雪”“西夏羊绒”等品牌,提升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