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辽宁高产黑木耳特产 辽宁黑木耳产地哪里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辽宁高产黑木耳特产 辽宁黑木耳产地哪里最好更新时间:2022-03-31 05:41:42

一. 吉林省 白山 靖宇县 长白山野生黑木耳

长白山野生黑木耳产于长白山区,又名木耳、树鸡、木蛾等。属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长白山野生黑木耳不仅是美味菜肴,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黑木耳能减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长白山野生黑木耳所含的多糖体是酸性异葡聚糖,有抗癌和治疗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疾病的作用。

长白山野生黑木耳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胡罗卜素0.03毫克,维生素B1 0.15毫克,维生素B2 0.55毫克,维生素C 12.03毫克等。木耳含铁量特别高,每百克含量比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芹菜高20多倍,比动物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近7倍,为各种食物含铁之冠。

二.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根河 根河黑木耳

根河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根河黑木耳至今已有20多年的栽培历史,干耳亩产量可达350~600kg,由于栽培容易,产量高,这里地处北纬52°,年平均气温-5.5℃,面积20012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 森林覆盖率87.2%,人均拥有林地210多亩,全市现有熟耕地3万多亩,是中国最北部的城市。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保持完整,是国内少有的一块绿色净土,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塞外西双版纳”、“天然氧吧”、“天然绿色宝库”。种植的数量逐年增多。

干品正反面明显,光面纯黑色,背面深灰色,有明显耳筋;而泡后的黑木耳,朵大、肉厚、纯黑色、弹性强。根河气候凉爽,黑木耳生长缓慢,一年仅采收一潮,因此其干物质含量高。

地域范围

根河市位于呼伦贝尔盟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部的旗市之一。东以额伦村自治旗为邻,西以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漠河县、塔河县。南北直线距离最长240.4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198.8公里。总面积19929平方公里。根河黑木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满归镇、阿龙山镇、金河镇、得耳布尔镇、敖鲁古雅乡、好里堡办事处、河西办事处、中央路办事处。保护范围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地理坐标为东京120°12′~122°55′,北纬50°20′~52°30′之间,区域生产面积33153.1亩,人口18万人, 森林覆盖率87.2%,人均拥有林地210多亩,目前产量达20万斤。

三. 浙江省 丽水 景宁 景宁黑木耳

景宁黑木耳是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的。景宁是我省第一个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县。目前产量质量占浙江省首位。所产黑木耳朵形大、肉质厚、颜色深、产量高,内含多种营养成份,产品运销日本、香港等地。

我国的黑木耳闻名世界,景宁黑木耳闻名全国,所产黑木耳质优量大,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声名远播,在全国第二、三届农博会上连获金奖,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景宁黑木耳还评为全国同类产品出口质量特等奖。

2009年,景宁县英川、毛洋、九龙、梧桐、秋炉、家地和景南等乡镇共种植黑木耳1019.64万袋,收获鲜黑木耳11725.9吨,折干黑木耳781.7吨,每公斤售价在64至70元之间,总产值达到5353万元。

四. 云南省 大理 云龙县 云龙野生黑木耳

云龙野生黑木耳曾经是云龙大宗的农副产品产品之一,具有耳瓣厚实、肥大、富有糖性等特点,是云龙县的著名。黑木耳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蛋白、脂肪、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润肺、清涤肠胃的功能,还具有补气、补血、止血、止痛等多种效用。

云龙县境内山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有利于野生黑木耳的生长,历史上产量丰富,近几年由于山林禁伐,产量有所下降,但依然出产。黑木耳长在正要朽去的楝树的树干和树枝上,砍死的树干和树枝,一般第一年不长木耳,第二年开始长,在阴凉的地方和草丛中长的较快,也有长在水冬瓜的半朽木上的,一般夏季雨来,雨量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生长,到雨季结束为止。采摘一般要采大的,留下小的,小的一遇雨天,一天两天又长大,所以雨季可以经常去采摘。云龙的山民,故意砍死部分楝树的枝树枝,丢在可以淋到雨的树丛中,两个雨季就可以采摘,既回家实用,也去集市出售。云龙的黑木耳由于质量上乘,成为知名的地方。

五.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黑木耳

宁强黑木耳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选用优质巴山椴木黑木耳,素以朵大肉厚、色泽好、干湿比率高久负盛名。采食记录始自唐代,畅销国内外市场。具有优质免择、泡发率高、保质期长、无污染等特点,是馈赠亲友上好佳品。

生长在秦岭山脉原始森林中的黑木耳,表面为黑褐色,特别是背面也为黑褐色(白色背面的不是正宗黑木耳,无营养价值),正宗黑木耳色泽黑亮,耳大均匀,肉质肥厚,膨胀率高,口感滑嫩,味道清香鲜美。

六. 黑龙江省 鸡西 恒山区 鸡西黑木耳

本品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纺织业、理发业和矿山高粉尘作业条件下工人必备的保健食品。还具有清肺润肺、益气强身、止血、活血、止痛等功效。是治疗风湿性腰腿疼痛、手足麻木抽筋、痤疮出血、肺结核、产后虚弱等疾病的常用配方药物。并对治疗痢疾、动脉硬化、延长血液凝固时间、抗肿瘤活性都有一定的作用。

七. 黑龙江省 伊春 伊春区 伊春黑木耳

伊春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小兴安岭腹部,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林下袋栽黑木耳产业,成为我国优质黑木耳主产区之一,全市生产袋栽木耳3.9亿袋,产干木耳1.2万吨,创产值4.3亿元,成为当地林区人脱贫解困的致富项目。伊春的黑木耳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维生素B2含量是米、面、白菜的10倍,比猪、羊、牛肉高3-5倍;灰分比米、面、白菜及肉类高4-5倍。伊春黑木耳还有补血、强精、镇静、减低血液凝固、缓和冠状动脉硬化等功能,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药用食品。

地域范围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纵贯全境,东与萝北县、鹤岗市、汤原县相邻,南与依兰县、通河县接壤,西接庆安县、绥棱县,北通逊克县;北部嘉荫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6公里。黑木耳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7°42′-130°14′,北纬46°28′-49°21′。包括铁力市、嘉荫县、伊春区、友好区、上甘岭区、五营区、红星区、新青区、汤旺河区、乌伊岭区、乌马河区、翠峦区、带岭区、南岔区、美溪区、西林区、金山屯区、铁力局、双丰局、桃山局、朗乡局21个县(市)、区、局。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伊春行政区划面积3.3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0%,平均海拔为400米左右,最高山峰为平顶山,海拔1429米。伊春市整个地势西低东高,南低北高,南北长32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呈狭长地形,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伊春现有林地近300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80.6%,是全国重要的国有林区。全市耕地土壤主要是黑土、草甸土和白浆土,林地土壤主要是山地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土地自然肥力高,有机质含量高,表层腐殖质含量高。

(2)水文情况:伊春市境内沟谷密布,水系发达,总蓄水量1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4亿立方米。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676条,分属黑龙江和松花江两大水系。由于全市地处林区,耕地面积较少,所以亩均占有水量偏高。

(3)气候情况:伊春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秋季节分明,夏季短暂。年积温1990-2550℃,年降雨量550-650毫米,全市日照时数平均为2390.8小时,年无霜期90-125天,适合北方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对栽培黑木耳极为有利。

(4)人文历史情况:伊春市黑木耳生产起步较早、规模大。六、七十年代即开始野生采摘,进入八十年代从事椴木生产,九十年代至今一直从事袋料栽培,2008年,生产规模达到4.6亿袋,居黑龙江省之首,有14个林业局生产规模达到千万袋以上。全市已有四家企业的黑木耳产品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初步形成了以黑木耳栽培为核心,辐射菌种生产、机械制造、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相互支撑、相互带动、黑色经济产业群。

历史上有“南菇北耳”之说,伊春市气侯冷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黑木耳又属木腐菌,伊春的黑木耳均用柞椴等阔叶锯沫为原料生产,符合它的自然属性,所以伊春林区的黑木耳与南方产品相比,干时肉厚色正,营养非富;泡开有弹性,富光泽;食用时圆润、细腻,在全国黑木耳产品中属上品。伊春所产黑木耳是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

八. 陕西省 汉中 佛坪县 佛坪黑木耳

黑木耳做为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民间自古以来称之为“山珍”,国际上视木耳为不受污染的“卫生食品”、“健康食品”、“植物性食品的顶峰”。佛坪黑木耳以段木栽培为主,质地脆嫩,鲜美滑爽,兼备食用、药用、保健等多种功效。由于近年木材限量采伐,段木黑木耳更加珍贵,市场供不应求。

九. 吉林省 延边 和龙市 延边黑木耳

黑木耳,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滋补健身和药用的上品。咱延边的黑木耳,又是天下木耳中的上品,质优价廉,所以应当多吃常吃黑木耳。

黑木耳在咱延边有野生的,也有家养的,习惯称为黑菜。中国人吃黑木耳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在古籍《礼记》和《内则》篇上,记载君主宴会时用的32种美食中,就有黑木耳。

延边州黑木耳产业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州黑木耳产业在经历了庭院木段栽培、野外地栽、托袋立体棚栽等三次“技术革命”后,如今已步入高速发展期。据州农委统计,2014年延边州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13.8亿袋,生产黑木耳干品6万吨,产值突破36亿元大关,约占全州农业生产总收入的25%。目前,全州黑木耳栽培农户已达6万户、生产从业人员13万人,其中技术熟练工超过1万人。透过这组数据,人们不难看到延边黑木耳产业的重要地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