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宁丰旺酱菜斜桥特产 浙江海宁斜桥酱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宁丰旺酱菜斜桥特产 浙江海宁斜桥酱菜更新时间:2022-04-03 02:00:18

一. 山东省 济宁 任城区 玉堂酱菜

济宁名特酱菜。清代姑苏人戴玉堂,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主菜有包瓜、磨茄等。堂酱菜是创办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百年老店。它生产的酱菜制品是当年进京贡品,享有“味压江南”、“京省驰名”的美名,饮誉大江南北。

玉堂酱菜,济宁名特酱菜。清代姑苏人戴玉堂,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一时被誉为“京省驰名”、“誉压江南”。主菜有包瓜、磨茄、醉蟹、糟鱼、合锦菜等,从清代至今已拥有百余年历史。是山东闻名遐迩的小吃之一。民国初期,临清的“济美酱园”,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与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玉堂酱菜顺着运河销遍四方,作为“贡品”,被誉为“京省驰名,味压江南”。

济宁玉堂酱园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玉堂酱园),始建于1714年,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是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玉堂产品独具地方特色,深受市场欢迎,因其选料精良,精工细作,南北风味兼蓄而著称。早在1910年,玉堂的远年酱油、什锦萝卜、佳制冬菜,在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获优等奖章;在1914年的“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玉堂产品参展42种,有35种获奖(其中,16种酒、16种酱菜和特品冬菜、远年酱油均获最优等金牌奖,黄嫩甜酱获优等银牌奖);1915年玉堂产品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荣获金牌。据《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第172页记载:济宁玉堂号酱菜、酱油、万国春酒、金波酒、宴嘉宾酒、冰雪露酒获六块金牌并奖词。近年,玉堂商标连年被山东省工商局、广大消费者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玉堂酱菜被山东省经贸委评为山东名牌产品,玉堂酱油、食醋、豆制品、酱类系列产品被国家食协评为“国家质量达标食品”,并授予“中国食品骨干企业”荣誉证书。玉堂酱园被原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同时,被推举为中国调味协会理事单位。玉堂品牌作为全国酱菜调味品行四大名牌之一,拥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济宁经济发展中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玉堂产品曾多次进京,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品尝。1957年,1总司令曾赞扬玉堂酱菜“很好”“有四个特点:鲜、嫩、甜、脆”。(杨一辰《回忆朱总司令对我的一次召见》,《财贸战线》1979年11月2日,第四版)。其后,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知名人士,如肖华、谷牧、袁宝华、刘澜涛、匡亚明、孔德懋、侯宝林、乔羽等和一些国际友人也曾先后到玉堂参观品尝,并题词留念。2010年4月,山东玉堂酱园与美国特美客公司签署协议,将合作生产第四代调味品——浓缩鸡(牛)肉汁。2011年1月,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荣获金奖的玉堂金波酒,在市场上消失二十年多年后,经技术人员深入挖掘研发,以崭新的面貌“重出江湖”。同时“玉堂人”还根据以往的传统工艺重新推出了冰雪露酒等传统工艺的酒类产品。

经过近300年的研发创新,玉堂酱园拥有了中国最丰富的调味品产品线,现在生产酱菜、酱油、食醋、汁酱、腐乳、礼品等六大系列三百多个品种,玉堂酱菜为玉堂酱园的拳头产品,一直畅销不断,作为地方,自清朝开始成为进京贡品,形成独特的玉堂酱菜礼品文化,是人们走亲访友和商务往来的馈赠佳品。

二. 山东省 滨州 惠民县 武定府酱菜

惠民县腌制酱菜的历史悠久,兴于明,盛于清。发展到清代中叶,已成为邑之,远近闻名。当地人探亲访友,外地来往客商无不带几篓“武定府小菜”作为礼品分赠给亲朋好友。武定府酱菜,又称为武定府小菜。因惠民城是州府驻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州为府,故以“武定府小菜”冠名。武定府小菜作为一种商品、礼品、贡品,被世人所青睐。又因其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获得“贡呈小菜”之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武定府酱菜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结合现代工艺,研制成了独一无二的武定府酱菜,相继推出了一批老字号品牌,使武定府酱菜形成了糖醋类、酱制类、泡渍类、豆制品类四大系列5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多年来,武定府酱菜连续获得省优、部优产品奖。1988年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铜牌,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被评为“山东传统名优品”、“山东市场畅销产品”、“山东省老字号”、“山东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镇江酱菜

产地:中国江苏镇江。 品种:镇江“金山”牌罐头酱菜有乳黄瓜、什锦菜、萝卜头、香菜芯、嫩姜、辣油香菜芯、糖醋 蒜头、糖醋萝卜、糖醋芽姜、宝塔菜、甜瓜等10多个品种。工艺:镇江罐头酱菜的生产须经三道主要工序:一是盐腌。把适时收购回的、规格统一的蔬菜及 时盐腌,用盐量要适当,使蔬菜保持脆嫩。二是酱制,经过盐腌之后,要脱清蔬菜中的盐 卤,选用优质甜面酱浸渍,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不同季节和蔬菜具体情况而定,使之保持鲜 甜,并带有酱香味。三是装罐,做好的酱菜经过杀菌、装罐严密封口,检验合格,方可出厂上市。 特点:味道鲜美,便于携带,易于贮存。( 镇江)

四.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临涣酱菜

临涣酱菜中包瓜和培腐乳名声最大,为临涣酱菜的龙头产品。与口子酒并称为濉溪两大传统产品的临涣酱培包瓜,有150余年的历史。酱培包瓜又称菜中菜,外壳是圆、嫩、鲜、脆的酱培包瓜,内瓤为“倾馅十样锦,颜色有五六”的香味浓郁的酱菜。潘孝武父子初到临涣,就发现当地的女儿瓜很有开发价值,经过一番揣摩试制,酱培包瓜终于面世。它以香、脆、嫩以及酱味浓郁等独特风味而闻名。1981年在杭州举行的华东地区调味品协作会上,铚城牌培包瓜当选最佳产品。1985年被国家评为最佳调味食品。培包瓜等产品过去用竹篓古风包装。小竹篓系指定亳县农民编制供应包装酱菜用的,篓的原料系竹子破篾后精工制成,底方口圆,然后用猪血、豆腐、棉纸糊成,经杀菌后供装各种酱菜用,携带方便。每小篓贴彩色标签,各种酱菜品均用金字标名,然后每四篓用红绿纸绳捆一组,完成整个包装。现在用瓶子、坛子、塑料袋等包装。

临涣的酱品生产最具传统和地方特色,其中与包瓜齐名的是培腐乳。培腐乳有100多年的历史。技术精细,工艺复杂。经过大豆浸泡、磨浆、过浆、烧浆、点膏、初榨、压平、复榨、划块、磨制、培制、入缸、封缸、储存、成品等工艺流程。自然发酵陈酿,从胚胎到成品大约10个月的时间,秋凉后开始出售。皮肉鲜嫩,质地幼细,酱香味浓郁,咸酸味适度,晶莹酥软,软而不腻具有培乳应有的独特味道。无论在盛夏酷暑,还是在冰封寒冬,无论是休闲归来,还是劳作之后,吃点豆腐香乳,更能刺激食欲。

临涣酱菜主要产品除培包瓜、培腐乳外,还有八宝菜、培甜菜瓜、三兰菜、五香大头菜、培带皮莴苣、蜜饯椒、蜜菜荆芥、蜜酱黄瓜等40余种。

临涣酱菜的工艺特点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水源上。临涣得天独厚的古泉资源,是使临涣酱菜名扬四方的一大优势。用临涣泉水培制的酱菜有着与众不同的鲜美味道。临涣酱菜的工艺特点还表现在独特的原料上。临涣地区为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覆盖,属剥蚀堆积地形。由于沉积较早,在漫长的成土过程中,沉积之初富含的碳酸钙被淋洗到底层,生产的蔬菜更具有了自然之本和独特风味。临涣酱菜的工艺特点更主要地表现在独特的制作方法上。由简单方法初始,临涣的盐渍菜有了很大的发展,盐渍、酱渍、醋渍、糖渍等蔬菜品种均有。

五. 河北省 保定 莲池区 槐茂酱菜

产于河北保定。

保定槐茂酱菜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小菜,具有300多年历史,出产于保定市槐茂酱菜园,早在清康熙十年,就因味道鲜美而远近闻名。

保定槐茂酱菜,生产的酱菜、面酱、酱油、食醋在国内享有盛誉,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青睐。被称为“保定三宝”之一的甜面酱年产8000吨,销量居全国首位。

槐茂酱菜腌制方法相当独特,先选择品质好的鲜菜,然后配以花生仁、杏仁、核桃仁、姜丝、石花菜等,腌制成各种什锦酱菜,成品咸甜适度,既脆又嫩,是佐餐佳品。

据有关资源记载,槐茂酱园于清朝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开业,迄今已有310 多年的生产经营历史。槐茂酱园所产酱菜选料上乘,腌制工艺特殊,形成了“槐茂酱菜”的独特风味。相传、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参谒西陵,经过保定时,曾品尝过槐茂酱菜,连声称好,并赐名“太平菜”。槐茂酱菜已有到40多个品种,什锦酱菜、酱包瓜、酱苤蓝丝、酱莴笋、酱三仁、 酱黄瓜、糖蒜、虾油瓜等都是名产品。块形整齐、丝条均匀、色泽鲜艳、质地嫩脆、味美甜香、酱香浓郁。

六. 北京市 东城区 “六必居”酱菜

粮食街有一家店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这就是已有四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六必居酱园。这家作坊曾制订了六条操作规则:黍稻必齐,湛之泌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居”由此得名。后来,这家酒肆改行成为酱菜园,名声更振。“六必”的严格精神和传统,却一代一代继承沿袭下来。比如:老秧瓜必要“七寸白”的成熟;黄瓜必要“顶花带刺”二两(旧秤)一条;芥菜头必要“两道门”的均匀个;糖蒜选料必要夏至前三天采收进厂,每头四至五六瓣。这里制酱,每年春节一过去时就把黄豆蒸熟发酵,制成“黄子”,然后晒干碾碎人缸,直到“处暑”才能起缸。解放以后,随着北京蔬菜种类的增多、产量增加、酱菜制作技术提高,六必居酱菜的品各和产量也大大增加。生产的工艺要求也大大超出了“六必”的范围。目前,那晶红透亮、又香又脆、色味俱佳的六必居酱菜,在全市各大菜市场都可买到。不少传统名牌酱菜,还制成罐头,远销国外
( 北京)

七.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硖石灯彩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是海宁民间艺术的奇葩,源于秦代,盛于唐宋。与“硖石灯彩”相随的“灯会”、“灯展”自南宋以来,在民间历代相沿,蔚然成风。

“九陌联灯影,前门共月华海”。海宁硖石镇的民间元宵灯会,素以灯彩之针工精细,良宵迎灯盛况,享有“江南第一灯会”的誉称。正是农历三月十三。

“硖石灯彩”工艺独特,其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尤以针刺花纹精巧细美取胜,制作精巧,细腻秀丽,玲珑剔透,经千百年的锤炼,成为融声、光、电、建筑、书、篆、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

海宁硖石灯彩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在宣统2年“南洋劝业会”和1934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大奖,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硖石灯彩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1992年全国花灯邀请赛,参赛的14盏硖石灯彩全部获得一等奖,轰动全国灯彩界。1994年海宁市人民将两对硖石灯彩分别赠送给新加坡内阁资政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2001年2月,硖石灯彩在新西兰展出,海宁市人民将两对灯彩分别赠送给奥克兰市政府和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引起轰动。

硖石灯彩,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又是海宁三大文化(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之一,以针刺工艺独树一帜,堪称“江南一绝”,誉满海内外。1959年版《辞海》灯彩:“浙江的灯彩,则以针刺花纹著名。”它的起源甚早,“相传源于秦,始于汉,盛于南宋,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南宋朝时,金兵已入寇中原,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偏安于半壁江山,为了-,元宵放灯已发展到新的高峰,扎灯、赛灯、赏灯蔚然成风,据《武林旧事》和《乾淳岁时记》等记载,当时,进京朝贡的灯品,有福州的白玉灯、安徽新安琉璃灯、江苏南京夹纱灯、常州料丝灯、苏州罗锦灯、杭州羊皮灯和硖石万眼罗灯等。正是各具特色,争奇斗妍。灯品中尤以针工细密的“万眼罗”最奇,南宋诗人范成大《灯市行》中有“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诗句,点出了它比用轻罗、织锦剪裁结扎的罗锦灯更加精细、美观,当年硖石灯彩进京朝贡,被选为“灯彩精品”而悬挂在临安(杭州)东华门外凤楼前,故许葆翰(1866—1942)《硖川灯市》诗有“东华门外凤楼前,博得虚名非一年”句。

硖石,古时曾先后是长水、由拳、嘉兴、盐官等县的县城,自唐永徽六年县治南迁后,遂以“双山夹水”改名“硖石”,是浙北诸郡市镇之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们自秦汉以来,一直以制作灯彩为乐,出精品为荣,何论它的造型或样式,绝非他乡的灯品可以媲美!自古以来,在硖石从未有过以买卖为目的之“灯市”,也无靠扎灯为生的专业艺人,这些“灯彩艺术家”都来自丝绸、土布、药材、米业、袜业等商号的老板、店伙,也有医生、画师、教师和手工艺者,还有家居老人,民妇等,其中,不乏“灯彩世家”,都是世代相传,兴之所至。硖石灯彩赛会,历来不重元宵节。许葆翰《硖川灯市》诗云:“紫硖灯夕无定时,十年一度春三月。三月清明谷雨间……”。近代著名学者、里人张宗祥(1882—1965)在其遗著《铁如意馆碎录――硖琐记》中有《纪灯》一文也说:“硖以灯名。灯不在灯节,在正二月、二三月之交。不悬于市,不架为山。小者持之手,悬诸竿,大者数人肩之,周一市,故俗名之曰:‘迎灯’。灯不年年有,即有,不年年盛;即盛,不年年同。”故硖石灯会,自古以来,多数在清明节前后举行,是为了祭奠社稷之神――大禹、秦始皇二神,与全国各地盛行的“元宵灯会”毫不相干,所以说,硖石灯彩决非起源于宫廷,而是来自民间,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对全国乃至世界产生这样大的影响这是可以想见的。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海宁市的陈伟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八. 安徽省 滁州 凤阳 恒裕酱菜

恒裕酱菜

恒裕酱菜为安徽恒裕酿造有限公司生产,包括瓶装、袋装等各种方式包装,酸、甜、咸、辣、麻各品位齐全,南北风味俱有。产品在2000年获安徽省政府授予的“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2003年公司通过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被批准使用“QS”标志。

九. 山东省 潍坊 临朐县 临朐酱菜

临朐酱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临朐酱菜

临朐县柳山镇酱菜协会

10815871

酱菜

十.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章渡酱菜

“章渡酱菜”是泾县地方传统名品,生产的历史悠久,制作方法独特,技术水平精良,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达1000余人。原料主要来源于本县章渡等乡镇菜农种植的无公害蔬菜,有专业生产基地5000多亩,还有其他季节性的常规蔬菜,如白菜、萝卜、生姜、大蒜、辣椒等原料充足。章渡酱菜地方特色浓厚,味质具佳,深受消费者喜爱,曾屡获名优产品殊荣,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国家和省级报刊、电视、电台多次报道。

泾县酱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被人们青睐并被列为馈赠亲友和晏席上传统调味佳品,尤以香菜、生姜、大蒜、芝麻萝卜条闻名。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四军老将士重返泾县故土,当再次吃到当年爱吃的香菜时,欣喜不已,即兴赋诗赞道:“驱车又过旧街坊,回味当年意兴长,酱生姜与香菜美,今朝齿颊复留香”。

主要品牌编

1988年注册了“章渡”和“丁渡”牌商标,1999年注册了“正兴隆”牌商标,得到了消费者信赖。尤以“章渡酱菜”、“正兴隆酱菜”、“丁渡酱菜”闻名遐迩,

泾县育才酱制品厂生产的酱菜系列产品,是安徽省名优,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产品以传统的工艺、独特的配方,不增加任何防腐剂精细加工而成,畅销省内外。

主要产品有六大类(香菜、萝卜条、生姜、辣椒、蒜米、豆角)六十多个品种。

香菜:选用优质高杆白菜,经清洗、切丝、晾干、加料、腌制后精制而成,其色、香、味俱全,是不可多得的调味佳品。

香辣萝卜条:色泽金黄,芳香诱人,集香辣脆嫩于一身,嚼之回味悠久。

糖醋生姜丝:色鲜,肉嫩,质脆,甜中有辣,辣中带酸,是饮茶的佐料,调味的佳品。

红椒片:肉厚脆嫩,不酸不涩,风味独特。

酸豆角:口感鲜嫩,口味独特,酸中带甜,甜中带辣,不仅下饭,而且很开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