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葫芦岛龙湾特产 葫芦岛最值得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葫芦岛龙湾特产 葫芦岛最值得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0 04:42:17

一.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山药豆糖葫芦

山药豆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许多人童年里的最爱,那你吃过精巧可爱的山药豆糖葫芦吗?山药豆是山药的珠芽,功效与山药基本相似。自制的山药豆糖葫芦,脆甜的糖衣中裹着山药的小清香,既美味可口,又让人吃得放心健康。

二. 辽宁省 葫芦岛 建昌县 六股河鸭蛋

六股河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公害,河中盛产鱼虾等多种水生动植物,岸边野菜丛生,昆虫众多,是六股河蛋鸭理想的天然饲料。六股河鸭蛋富含蛋白质、脂肪、类脂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切开后蛋清白嫩,蛋黄红而流油,令人食欲大开。建昌山场资源丰富,散养的溜达鸡蛋营养价值极高且味道鲜美。

    

建昌县是畜禽养殖大县,也是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较好的县,现在全县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和经营性协会151家,其中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占94家,养鸡专业合作社25家;养猪专业合作社39家;养鸭专业合作社2家;存栏蛋鸡10万只、年产鸡蛋50万吨;山林地溜达鸡150万只、产蛋150万吨;蛋鸭5万只,产蛋量7.5万吨。由于本县饲料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所以畜禽蛋质量优良、绿色,深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六股河鸭蛋以其黄红、油质、口感好而闻名省内外,销售达11个市县。我县畜禽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资源丰富,远近皆知。

三. 辽宁省 葫芦岛 建昌县 黑山科大枣

建昌县黑山科乡是远近闻名的大枣生产乡,近年来,黑山科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通过科学培育、种植新品种,更新大枣10万余株,年可产大枣8000多公斤。为切实开展好“三走进”活动,黑山科乡工商所以帮助注册地理商标为突破口,设身处地地走进服务对象,以黑山科大枣“核小、肉厚、质细”的特点,为黑山科乡打造自己的品牌,为其筹划注册了“黑山科”牌注册商标,使黑山科大枣伴随着“黑山科”牌商标走出辽西,走向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四.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葫芦雕刻

在兰州的小葫芦上雕刻上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或美术作品。其雕刻工艺经70多年的发展,现已能表现出中国画的勾、点、皱、染等各种技法。产品远销世界各国。

五.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灵昆文蛤

产品名称:灵昆文蛤

产品别名:花蛤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文蛤是我国沿海的滩栖见类,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其贝壳略呈三角型、腹缘呈圆型、壳质坚厚、两壳大小相等、花纹丰富美观、蛤肉洁白如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细沙海滩。文蛤肉味清鲜、营养丰富,是贝类中的上品,含有蛋白质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是灵昆海水养殖业的重头戏。目前,灵昆岛文蛤养殖面积达2100亩,年产量600吨,96年出口日本400吨,创汇700万元。文蛤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在日本超级市场上是配给食品。每逢“三月三”女儿节,色彩斑烂的文蛤是必备的礼品。文蛤全身是宝,美丽的外壳可制贝雕工艺品,还是蛤例油的容器和制造高级水泥的原料,还可作紫菜丝状体的培养基。蛤肉有催乳去火功能,鲜蛤肉外敷疮疖或贴治红眼,均有很好疗效。文蛤吃法很多,旺火快炒、清蒸均可,还可作成鲜松而不油腻的文蛤饼。

产品历史: 在唐代时曾为宫廷海珍贡品。自古以来,不少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吃过文蛤之后,留下了赞美文蛤味美的文句。清朝乾隆皇帝食用文蛤之后,将文蛤美誉为“天下第一鲜”。灵昆文蛤贝类珍品,号称“天下第一鲜”。文蛤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文蛤能治"疮疖肿毒,消积块,解酒、散毒"等病。现代研究表明,文蛤具有清热利湿、化痰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既是国内人民所喜食的、又是大宗出口创汇的水产品。文蛤除按传统方法加工外,还可以制成罐头、保健品等。文蛤养殖投资少、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

文蛤养殖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文蛤养殖的快速发展是在解放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文蛤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文蛤养殖业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市的文蛤养殖始于1973年。而鹿城区灵昆岛是我省最早进行文蛤养殖的地方,目前,该区文蛤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文蛤上万吨,是我省最大的文蛤养殖基地。该区所产文蛤因其色泽艳丽、肥满度高等优势深受外国客商的喜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声誉颇高。

六. 湖北省 襄阳市 南漳 葫芦潭贡米

葫芦潭贡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葫芦潭贡米,绿色新口味。湖北南漳县葫芦潭贡米有限公司是鄂西北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生产的“葫芦潭”牌贡米是湖北三大名米“京山桥米,孝昌太子米,葫芦潭贡米”之一,其原料产于著名的湖北南漳葫芦潭,此地四季云雾环绕,气候特殊,古称“三弓一箭,直射古潭”,古潭之水和周围土壤含有多种特殊元素,无公害,无污染,孕育出的稻米独具特色,晶莹透明,香软可口,营养丰富,百食不厌,可与特级泰国香米媲美,从楚国初期到清朝末年一直被宫廷选用,并有诗为证“缕缕飘香金銮殿,千年皇帝笑开颜,惊问贡米何处来,御厨遥指葫芦潭”。此后便以“贡米”得名而享誉古今中外,一直沿袭至今,现产品已辐射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地区,市场看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葫芦潭贡米

地域范围

葫芦潭贡米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葫芦潭村;总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葫芦潭贡米1200吨;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1°52′至112°09′,北纬31°25′至31°41′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葫芦潭贡米属中籼稻,其外观米粒整齐,大而饱满,晶莹透亮,生嚼味香,腹白细小,生育期较长,生长在气温、水温相对较低的山区冷浸田(山泉水)里,因此米质好、品质优,营养丰富。其米饭泡松柔软如银,入口绵甜,油光细腻,香软可口,糯而不腻,清香四溢,营养丰富,百食不厌,堪称米中精品。 2、内在品质指标:葫芦潭贡米品质优,营养价值较高含胶质多,有丰富的淀粉与植物蛋白质,可补充消耗的体力及维持身体正常体温。蛋白质≥5.5%,实际检验值7.0%;垩白率≤11%,实际检验值8%;垩白度≤5.5%,实际检验值0.8%;胶稠度≥50mm,实际检验值78%;直链淀粉≥12%,实际检验值16%。 3、质量安全要求:葫芦潭贡米符合无公害稻米NY5115-2008要求。

七. 辽宁省 葫芦岛 南票区 小南沟桑葚

小南沟桑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桑葚(sāng shèn ),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

小南沟桑葚是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虹螺岘镇南沟桑葚园的。南沟桑葚“果大、色亮、味甜、口感好”,正是凭借此特色,南沟桑葚驰名省内外。小南沟桑葚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虹螺岘镇南沟是远近闻名的桑葚生产地,坐落在虹螺山脚下,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屯。由于南沟桑葚园周边10公里内没有厂矿,没有环境污染。桑园建在山坳里,早春气温高;光照充足,四面有山环绕不受季节风影响。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再加上该地独特的红色园土,有机质及铁等矿物含量高,非常适合桑葚果树生长。品种统一,栽植密度适宜,果园整齐一致,树势健壮,通风透光,源自天成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味道独特的南沟桑果。

虹南村南沟桑葚(当地俗称桑粒),农民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5—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从最初的房前屋后栽植、到今天的基地化生产,已历经200余载。多年经营桑葚使南沟果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老桑农选育出了只有南沟才有的独特品种,南沟桑葚“果大、色亮、味甜、口感好”,正是凭借此特色,南沟桑葚驰名省内外。

2011年初,在虹螺岘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沟村村民成立了葫芦岛市南沟桑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入股方式筹集资金150万元,在虹南村南沟承包荒山500亩,启动二期桑葚幼树种植1.3万株,建立了虹南南沟桑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南沟结果成树面积已达到500亩,年产量45万公斤。计划3年内再栽植1万株,达到1500亩,产量突破50万公斤,年销售额500万元。

小南沟桑葚

葫芦岛市农业品牌促进会

12109271

桑葚

八.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菊花凤翅

鸡翅经油炸,入炒锅加调料和清汤大火烧透,小火烤酥,加调料移大火收汁。汁稠稍加勾芡,浇明油装盘。外围配以锲菊花刀的油炸鱼肉块。带茄汁味碟上席
( 温州)

九.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刻葫芦

 刻葫芦是兰州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即在葫芦上刻画出人物、建筑、山水、动物、文字等。最常见的刻葫芦,刻画的是山水风景或戏剧人物的脸谱,作为儿童玩具出售。清光绪年间,穷秀才李文斋以刻葫芦为生,所刻葫芦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桃花源记》、《赤壁赋》、《兰亭序》等。他的雕刻技巧,人物寥寥数笔,求其意态,强调神似;山水花卉疏淡相宜,形神兼备,注重风致;题款文字细如蚊足,点缀成行,滞洒自如。李文斋的葫芦作品被誉为全国工艺品中的"绝技",驰名中外。40年代初,雕刻艺人阮光宇,把《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巧妙地安排在葫芦画面上,并配以诗词文字,风景山水。阮氏雕技嫡熟,刻工细致,工艺更臻完善。

    刻葫芦艺人多在府城隍庙两廊设摊雕刻,历尽坎坷。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等老艺人的技艺精湛,雕刻出了许多精致的工艺葫芦,行销国内外。阮光宇逝世后,阮文辉继承父业,博采众长又有创新。他针、刀并用,以刻、铲、刮、磨来表现中国画的勾勒、点垛、皴擦、仿刻出国画家的泼墨、写意山水,以及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风笔意。

    兰州的刻葫芦《东坡赤壁夜游图》,在只有7平方厘米的葫芦上刻一叶扁舟,舟中坐6人,神态各异,榔榔如生;舟外远山近树,疏密有致。另一侧刻537宇的《前赤壁赋》,字迹秀媚,工整清丽。《婴戏图》,刻有正在嬉戏的120多个小孩,干姿百态,构思奇妙,堪称兰州刻葫芦的绝伦杰作。

十. 辽宁省 葫芦岛 兴城 海蛰皮

海蛰皮
每当七八月份,海蛰飘飘然群聚葫芦岛近海,它们成长很快,几天功夫,大如伞盖。葫芦岛的渔民出海捕捞,用明矾处理,压成蛰皮。用蛰皮拌凉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清脆爽口,食欲大增。
凉拌海蛰皮制作:
凉拌海蛰皮原料:海蜇皮400克、黄瓜100克、葱80克、香菜20克、蒜15克、陈醋30克、酱油10克、盐1克、味精2克、芝麻油10克。
1、海蜇皮、黄瓜、葱切成8厘米长的细丝,香菜洗净后切5厘米长的段、蒜砸成泥备用。
2、海蜇丝下开水锅中汆一下(大概30秒左右)后捞出,泡在纯净的凉水(或冰水)中使其反脆后备用。
3、取大碗一个,下入海蜇丝、黄瓜丝、葱丝、香菜丝、蒜泥、陈醋、酱油、盐、味精、芝麻油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制作凉拌海蛰皮的窍门:
1、汆海蜇丝这个过程用时一定要短,否则将影响成品的口感。
2、要将海蛰丝、黄瓜丝、葱丝都切得细一些,而且长短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成品良好的口感与外观。
3、凉拌蛰头就是将这道菜中的海蛰皮换成海蛰头来制作,其他工序完全一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