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团风特产狗脚 团风零食狗脚多少钱一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团风特产狗脚 团风零食狗脚多少钱一斤更新时间:2022-03-30 16:09:11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团风苦荆茶

团风苦荆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团风苦荆茶是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的。苦荆茶因其味苦而树形又形似荆刺得名,具有提神醒脑、清火明目、消肿利尿、降压消食等功能,对于治疗肠炎腹泻、痢疾等肠胃病有明显效果。

苦荆茶因其味苦而树形又形似荆刺得名,它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其中包括硒和锗两种抗癌微量元素。具有提神醒脑、清火明目、消肿利尿、降压消食等功能,对于治疗肠炎腹泻、痢疾等肠胃病有明显效果。1977年,经湖北省植物研究所验证,苦荆茶系“猫儿刺树”变种。这种茶树高者3米,矮者1米多,分枝部位很低,主枝不明,全株呈塔形,叶片宽大深绿,有蜡质层,多角形的叶缘上生有3-4对小刺。苦荆茶的制作与一般茶叶相同,汤味苦,但饮之先苦后甘,回味清新爽润,同时极耐冲泡,一两片叶即可总冲泡一天,三天后仍有苦味。

苦荆茶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团风县境内。400多年前,李时珍在大别山脉南麓的大崎山发现一味有趣的药茶,味道极苦,而山民们用它治疗肠炎腹泻、痢疾等肠胃病却"茶到病除",《本草纲目》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微苦、凉、无毒,浸酒、补腰脚令健,叶皮同用"。这味药茶就是团风苦荆茶,是一种稀有名贵的植物品种。

1999年-2004年,团风县政府曾对苦荆茶的产业发展狠下工夫,在政府的扶持下形成了以贾庙乡泉华山村、杜皮烈士陵园为中心的苦荆茶园基地,总种植面积近2000亩,注册了"大崎"牌苦荆茶商标,并成立了"团风县苦荆茶协会",团风县科技局曾与多家科研机构、院校、企业联合对苦荆茶进行研究和开发。但苦荆茶开发热在2004年后突然开始"退烧",如今团风县境内苦荆茶的种植面积已退缩到不足550亩,且种植规模仍在不断缩小。

湖北省团风县贾庙乡、杜皮乡共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团风县人民政府关于恳请界定团风苦荆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团风政文〔2013〕49号

团风县地方标准:DB421121/T010-2008《团风苦荆茶种植技术规程》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上巴河莲藕

上巴河莲藕是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上巴河镇的。上巴河莲藕表皮白色,滋润如嫩玉,且无铜锈斑纹,储藏十天半月色泽不变。生吃,嫩脆香甜多汁;熟食,妙而不黑;炖吃,易烂而汤味醇厚纯正。

团风的藕主要产于上巴河镇马家坎一带。上巴河古为河道,全镇范围内冷浸田、烂泥田较多,适合莲藕生长。

上巴河的藕和一般的藕不同,一般的藕是7到9个孔,上巴河的藕是9到11孔。一般的藕为圆筒形,表皮呈老黄色,多节而有节毛,生吃有渣涩感。上巴河的藕是四方形,面上有一平缓的凹槽,表皮白色,滋润如嫩玉,且无铜锈斑纹,储藏十天半月色泽不变。每枝藕均为三节,键间粗壮,每节长两尺左右。这种藕,生吃,嫩脆香甜多汁;熟食,炒而不黑。还有一种常见的吃法:炖藕汤。上巴河藕经常“相约”排骨,或“携手”猪蹄,共同打造一道香气浓郁、绵长悠远的靓汤,这汤颇有清热消痰、补血养颜的功效呢。

上巴河一带曾传唱这样一首歌谣:“巴河藕,孔窍多。炒着吃,甜嗦嗦。炖着吃,粉坨坨。做成藕丸子,瞎子摸过河。”连瞎子都要摸过河,可见其吸引力之大。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淋山河辣椒

淋山河辣椒主要产于淋山河谢河的赵方园新屋湾和刘家街一带。这种辣椒别具特色,辣度适中,辣中带甜,个大色红,肉厚籽少,鲜脆可口,内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有开胃增食之功,贯通血脉之效。株高70-80厘米,分枝部位低,单个辣椒平均鲜重28.43克、肉厚4.7毫米,10多个至20多个就有500克。最高亩产达725公斤。

谢河辣椒种植历史久远,从清代至今,农民就世代相传的栽培技术,故能长期保质其优良种性。但此辣椒具有地域选择性,移植它处易变种。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团风荸荠

团风荸荠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团风荸荠是团风县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团风荸荠栽培历史悠久,据可考证的史志文献记载,团风栽培荸荠有400年以上的历史。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光绪八年(公元1883年)的《黄冈县志物产篇》,光绪九年(公元1884年)的《黄州府志物产篇》均对其作了准确文字记录。

长期以来,在黄冈至今流传着“黄州的萝卜、巴河的藕,团风的荸荠、红安的苕”的名优土俗语,还保留初春时节用荸荠、甘蔗和茅草根煎水预防脑膜炎和感冒的习俗。

荸荠在团风方言中为“勃脐(音:bo qi)”,源于明朝的《救荒本草》。顾名思义,它是荒年的救命食物。解放前,团风荸荠的种植以农家小田分散种植方式为主,市场流通极少。解放后,人们对荸荠的食用性、药用性和特色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加之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积极鼓励农民发展大田栽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幅增加,品质明显提高,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团风建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探索团风荸荠高产、优质的途径。通过不懈地努力,团风荸荠唱响了团风的特色,已分别于2000年被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鄂荠1号” 、2008年12月31日,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合格证书”、2009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办公室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团风荸荠”于2011年4月14日通过省级地方标准审定,成为全省至今唯一的荸荠认定品种、第一个对荸荠实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第一个荸荠省级地方标准。

团风荸荠生产已初具规模。据统计:2009年全县种植面积1.71万亩,总产达到2.975万吨,产值3868万元,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74万亩,总产达到3.062万吨,产值6064万元,全县10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发展荸荠生产,种植面积逐步趋向“三个集中”,即向主产区集中、向国(省)道沿线集中、向种植大户集中。并形成了以方高坪镇为核心、以团风、淋山河、回龙、马庙、上巴河、总路咀等乡镇为辐射圈的荸荠种植连片区域,基本形成了以318国道沿线乡镇、柳界公路沿线乡镇、团方公路沿线的荸荠种植带;全县现有23个农民经纪人从事荸荠销售经营,并创办了荸荠专业合作社,大力拓展销售市场;每年鲜荠上市时节,省内及周边省市客商云集于此,还有台湾、广东、福建客户前来,以致在淋山河——方高坪——马曹庙三个乡镇318国道沿线,停车购买团风荸荠的人群络绎不绝,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市场行情一路看好。特别是2010年种植的荸荠,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全县荸荠平均售价接近2.00元∕公斤,最高价卖到8.00元∕公斤。荸荠产业已成为团风县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

团风荸荠球茎皮薄、色泽鲜艳呈棕红色、扁园形,肉白、甜脆、少渣,脐部平且开裂少。荸荠既可当水果鲜食,又可作蔬菜,做成美味佳肴,如拔丝荸荠、荸荠猪肚粥、荸荠红烧肉、荸荠肉丸汤、荸荠水饺等别有风味。荸荠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磷、铁、质、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外,还含有荸荠英,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还能降血压。因此,荸荠具有清热化痰、消渴生津、舒肝明目、利气通化之功效,长期食用有排毒养颜功能。

团风荸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团风县淋山河镇、方高坪镇、马曹庙镇等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黄冈晒烟

黄冈晒烟向有盛名,系鄂东名优土品之一。清光绪年间编的《烟叶略述》记载:“湖北黄冈县土性甚宜烟草,所产向与邓州争衡。”日本外务省出版的《清国事情》也明确记载:“集中在汉口的烟草,湖北产品中以黄冈烟、均州烟声价最好,产量亦多”。民国四年(1915年),黄冈晒烟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太平洋博览会上荣获“世界烟草佳品”奖。建国后,黄冈晒烟被辑入《中国农作物名产志》,除供武汉、上海烟厂外,在广交会展出时,深受新加坡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赞誉,被争相订购。

黄冈晒烟以其色泽黄亮、叶片平整、筋小叶薄、油份充足、燃烧性强、醇正爽口、劲头适中等特点驰名中外。其品种主要有“九月寒”(俗称山烟)和“千层塔(俗称地烟)两种。前者种于山坡,后者种于山地。主要分布于团风的杜皮、贾庙、但店、淋山河、横河、眠龙寺、宋坳、总路嘴、方高坪等地。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达到360万公斤(清同治十二年),一般年产量200-250万公斤。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贾庙野生茶油

贾庙野生茶油是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贾庙乡的。贾庙野生茶油系以大崎山深处的野生茶籽为原料,精工榨取而成的食用油,品质优良,自然健康,是养生健康之珍品。

据《本草纲目》记载:茶籽油性寒凉,味甘平,有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润肺区痰,利头目;根据《农息居饮食谱》记载:茶油烹调,日用皆宜。蒸蒸食之,泽发生光油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根据《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润肠、清胃、解毒、杀菌。

据中医论述,长期食用茶油,能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有明显疗效。同时,具有养颜护肤等功效,消化吸收率达99%以上,特别是对产妇后复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是油中之王。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溢流河鱼面

鱼面,俗称捶鱼,因其清新爽口,味道鲜美,成为人们喜爱的鱼制品。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湖区渔民就能从事鱼面生产,尤以淋山河、徐家楼、团风等地出产的鱼面较著名。新中国成立后,县水产部门曾组织生产,由商业部门收购,销往武汉、黄石等地。1996年后,境内团风镇、溢流河、总路咀等地生产的鱼面,不仅满足县内人民的消费需求,还销往外地。鱼面生产以个体作坊为主。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团风狗脚

团风狗脚

“狗脚”是黄冈团风镇的,因产品形似狗脚,故名。其色泽金黄,松酥香甜,如用塑料食品袋装,可存放一月之久。它已被列入《湖北风味小吃》。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鄂东茯苓

茯苓,亦名伏灵、伏菟、松腴、不死面。伏灵之名出于《史记·龟策列传》,传云:“所谓伏灵者,在警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淮南子》也载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下有菟丝。”李时珍说:“下有茯苓,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山人亦时见之,非菟丝子之菟丝也。注淮南子者,以菟丝子及女萝为说,误矣。”

茯苓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干燥菌核,靠吸收松木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生长。嫩时白棉绒状,成熟后呈棕褐色皮状。李时珍说:“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耳。”现仍有野生,但主要靠人工培养。

据《本草纲目》载:茯苓“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甚至有人说它“通神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宋苏颂著《集仙方》,把茯苓酥描述为“日食一枚,终日不饥。”慈禧太后曾令御膳房制作“茯苓饼”供膳,并以此赏赐王公大臣。

茯苓的主要成分,目前已知的有茯苓聚糖、茯苓酸、麦角甾醇、胆碱、组织氨、磷脂、蛋白质、酶等,是一种很有营养的有益健康的药品。因此,久已失传的茯苓食品近年又相继上市,罗田县九资河茯苓糖不久也将问世。

鄂东茯苓称著全国,主要产区在罗田、英山、麻城。罗田生产茯苓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曾被誉为“茯苓之乡”。一九三○年全县总产达三百多万斤,一九五六年曾达到四百二十五万斤,一九八三年下降到六十一万斤,罗田、英山、麻城三县总产也不过一百一十二万多斤。茯苓的商品规格,罗田、英山、麻城各有特色。英山出口片类,以洁白匀净著称;麻城以块类方正整齐见长;罗田以个苓坚实皮细闻名,药用性能好,曾有九十六斤重的“茯苓王”,在广州博览会上展出,许多外商惊叹不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