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家乡的特产作文石榴 家乡特产石榴1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家乡的特产作文石榴 家乡特产石榴100字更新时间:2022-03-31 06:46:15

一. 海南省 屯昌 珍珠石榴

屯昌珍珠石榴具有果脆、籽少、含糖量高的特点,一般种3—4个月可开花结果、7于8个月后果实即可成熟。全年结果。产量高、最高单株产量到第二年可达300斤,最高亩产量达500公斤,且该品种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平均售价每公斤4元。在水果淡季更是高达每公斥8元一10元,是一种高产高效水果,非常适合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屯昌县1999年下半年开始引进试种成功,产品种植面积达25552亩,占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的3.4%,其中可放生面积1800亩。已挂果面积10O亩,总产量5万斤,实现产值10万元。

产品种植主要分布在新兴、大同、坡心、乌坡、南吕、南坤等地。产品销往省内各市县及北调大陆、产品供不应求。

二. 安徽省 蚌埠 龙子湖 蚌埠石榴

蚌埠石榴

安徽蚌埠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

品质优异久负盛誉,

据传从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

曹州贡榴所不及也。

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怀远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并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怀远石榴远销东南亚、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引种到前苏联、保加利亚等国。

怀远石榴色泽艳丽,果皮橙红色,黄白相间,布着红晕,并有青翠光泽,如玉琢脂凝,十分奇观。怀远石榴有驰名中外的玉石籽、玛瑙籽、果大而美的大笨子、二笨子、青皮等,红艳悦目的粉皮、红葫芦、美人蕉等。有白花白籽白实的三白石榴,还有花大艳美的千层花石榴。

怀远石榴品质名列全国各大石榴产区之首,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含糖量高是其显著特点。含糖量为15—17%,平均含酸量为0.55%,百粒重45—71克,可食率55—73%,单果重平均250克左右,最大达800克。而玉石籽、玛瑙籽核软可食,籽粒晶莹,若珍珠,似宝石,风味醇厚。清凉甘列,可滋补身体,有益身心,甚称榴中珍品,

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宫。

怀远石榴作为名优品,多次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参加展出,

受到各届人士一致好评。

石榴不仅供鲜食,也可加工果汁、果酒,怀远县双龙石榴酒公司生产的石榴酒为世界首创,在1998年国际食品博展会上获得金奖。石榴充可作为工业原料,还可作为中药,有止痢及止肠泻作用,并可补身壮体;根可驱涤虫,花瓣可止血,叶可治眼疾,白石榴对治疗糖尿病有疗效。

怀远石榴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在零星、隙地、沙滩、丘陵都可生长,在庭院、四旁栽植亦均相宜。石榴花期较长,春、夏皆可观赏,石榴花已作为怀远的城花。1990年在我国举行的亚运会把怀远石榴作为主要绿化树种之一,1993年国家农业部用怀远石榴绿化“云谷山庄”。

石榴属于稀有树种,小家水果,市场售价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是目前首选水果之一。我县年产优质石榴苗百万株以上,欢迎广大种植户前来选购。

三.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葛根茶土家(族)人的甘露

    采用湖南省西部--张家界高山区的野生葛根加工。    葛根茶是一种纯天然、无任何污染、未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饮品,富含钙、铁、铜、锌、硒、磷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十八种氨基酸。    葛根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无污染的高寒群山之中,可生食,也可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对其功效有详细记载。中医认为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食之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同时因它含有大量的黄酮素化合物,故能降压退火、抗病解毒、防癌抗癌。    长期饮用,有补元气、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显著疗效,还有养血安神、滋阴壮阳、健脾益胃、活血通脉、降压减肥、养颜美容之功效。    饮用方法:取葛根茶0.8克左右放入杯中,然后用95度左右的开水加上盖浸泡1--2分钟,即可食用,也可直接食用。( 张家界)

四.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五.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六. 云南省 红河 蒙自县 蒙自石榴

蒙自石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自石榴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自生产的甜石榴不仅籽粒晶莹似玛瑙,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可食部分占籽粒的71%~87%。其中,甜绿籽、厚皮甜砂籽、甜光颜在国内石榴产品中属上乘品种,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蒙自县的新安所镇、文澜镇和草坝镇等地,产量丰富,远销国内外市场。

同国内其他产区比较,成熟期提早30至50天,且由于立体气候,自7月底至9月自然形成早、中、晚熟产区。主栽品种甜绿籽,果实圆形中等大,果皮黄绿着红色,平均单果重248g,最大果重800g,百粒重60g。

蒙自,是我国盛产甜石榴最大的基地之一,是远近闻名的“石榴之乡”。 蒙自甜石榴主产于新安所镇、大新寨乡一带。据传,这里的甜石榴是从伊郎和阿富汗引进种植的,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地处云南低纬度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蒙自县,再加上北回归线穿境而过,使其面积达554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无霜期长达33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34小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甜石榴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造就了蒙自甜石榴果大、皮薄、粒满、核软、汁多、味甜等优良品质。 蒙自甜石榴有花果品种19种,其中,果石榴12种,观花石榴7种。在当地果农的长期栽培实践中,甜石榴已培育出甜绿籽、甜沙籽、甜白花三个国内上乘品种。甜绿籽品质优,产量高,单株产量平均在80公斤左右,最大果实约1公斤,平均果重250克,可食部分达87%以上,成为此中的佼佼者。它与甜沙籽同在农历七八月中秋节前成熟,因此,成为中秋佳节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果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白花石榴大约在九月间才可收获。石榴属观花、观果类植物。花为奇花,果为百果之珍。蒙自甜石榴不仅品质好,而且营养丰富。经测定:总合糖量17%,含酸量0.53%,还含有脂肪、维生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极为有益。近几年来,蒙自县有关部门先后引进世界银行贷款200多万元,用于发展石榴生产,种植面已扩展到了红寨、多法勒乡等地。1998年,全县种植石榴5.2万亩,总产量3.5万吨,石榴收入在当地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达70%,石榴飘香香四海。历史上,由于蒙自所处的地理位置,滇越铁路通车后,蒙自甜石榴就销往香港、河内等地,如今,蒙自甜石榴的芳香不但吸引了省内外的客商与游客,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越南等客商也纷至沓来,大批量购运,并从越南转道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地域范围

蒙自石榴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蒙自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9′—103°31′、北纬23°15′—23°34′,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61.3公里,总面积214353.4公顷,产地面积8000公顷,年总产量113700吨,主要涉及蒙自县的新安所镇、文澜镇、草坝镇、雨过铺镇、芷村镇五个乡镇,共计51个行政村。

七.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御石榴

御石榴是陕西乾县、礼泉一带种植。果实圆球形,极大,单果平均重750克,最大果重1500克。果面光洁,底色黄白,阳面浓红色,果皮厚。籽粒大,红色,汁液多,味甜酸,品质中上。因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喜食而得名御石榴。10月上、中旬采收。

御石榴果实圆球形,极大,单果平均重750克,最大果重1500克。果面光洁,底色黄白,阳面浓红色,果皮厚。籽粒大,色艳、汁鲜、味美、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具有健脾、开胃、润肠、止咳、生津、化痰、美容、降压、通脉之功效。因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喜食而得名御石榴。栽后2年结果,盛果期每667㎡产3500kg,经济效益可观。10月上、中旬采收。咸阳市礼泉、乾县一带种植,其中,礼泉县昭陵乡肖山村御石榴基地2005年被确定为市级示范园,目前发展御石榴2100亩,其中挂果面积1000亩,95%以上农户有御石榴园。基地御石榴亩产量约1000-1500公斤,单果重约1-1.5公斤,亩均收入约8000-12000元,投入产出比1:8以上。果品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和广东及沿海一带,并远销韩国、美国、爱尔兰等国家,省内主要销往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

八.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番石榴

又叫鸡矢果,桃金娘科热带灌木或小乔木。球形浆果,果味甜香,也可酿酒。原产美洲,海南各地都有种植。( 海口)

九. 安徽省 淮北 烈山区 塔山石榴

塔山石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塔山石榴种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在塔山万亩石榴园内,至今仍有明清时期的古石榴树千余亩。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努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壮大石榴产业,被评为全国六大石榴基地之一。其中,“塔仙”牌软籽石榴荣获2007年北京国际林产品博览会金奖,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获“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称号。

据了解,淮北市烈山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使过去“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塔仙石榴畅销京、沪、苏、豫、鲁等10多个省市,而且使石榴的销售价格也比过去翻了几番。群众尝到了发展石榴产业的甜头,种植石榴的积极性日渐高涨。截至目前,烈山区石榴面积已扩大到近6万亩,石榴产业富民支柱产业。

塔山石榴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宋疃镇、古饶镇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安徽省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塔山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批复》,淮政秘〔2012〕99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07-2002《塔山石榴》

一、品种

软籽1号、软籽2号、软籽3号、青皮甜、塔仙红、大红软、青皮软籽及其优系。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石灰岩或紫红色页岩,土壤质地为砂壤,pH值为7.0至7.8,有机质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繁殖:从规定品种的优良母株上采取一年生健壮枝条,扦插繁殖。

2.栽植:栽植时间为每年3至4月份。

3.栽植密度:平地每公顷栽植株数≤835株;山地每公顷栽植株数≤1250株。

4.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7.5吨。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石榴籽粒饱满,呈白色或红色时开始采收。不同品种开始采收的具体时间为:

1.软籽3号:9月中旬。

2.软籽1号、软籽2号:9月下旬。

3.青皮甜、塔仙红、大红软、青皮软籽: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感官指标

品种名称 果 皮 籽 粒 口 感

软籽1号 皮薄,成熟后阳面古铜色 包色有红色针状晶体 种核软、可食、品质上等。

软籽2号 较厚光洁青绿,红晕明显。 籽粒红色,针状晶体明显。 种核软、可食、品质上等。

软籽3号 果皮较薄青黄色。 籽粒绿白色,可见辐射状晶体。 种核绵软、品质佳。

青皮甜 果皮厚、果面光滑、表面青绿色,向阳面捎带红褐色。 籽粒鲜红或粉红色、透明。 味浓、味甜微酸,汁多。核半软籽。

塔仙红 表面光亮、果皮呈鲜红色,向阳面棕红色,较软,并有纵向红线,条纹明显。 籽粒呈水红色、透明。 汁多、味酸甜,初熟时有涩味,存放几天后涩味消失。

大红软 果皮粉红色,阳面紫红色,有星状果锈。 籽粒淡红色,核半软。 味酸甜,无涩味,口感好,风味佳,品质上等。

青皮软籽 果皮青黄色,阳面红色或淡红色,皮薄。 籽粒马齿状,籽粒大,红白色,核小而软。 果汁多,甜味浓,品质上等。

十.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段园石榴

段园石榴是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的。段园镇石榴以其果色艳丽、粒大籽小而软、风味独特、口感适中、营养丰富,多年来一直享誉淮北、徐州等果品市场,被称之为“水晶珠玉”。

段园镇石榴主要栽植于北部沿山地带的祁村、段园、毛庄三个自然村,栽培历史已达200多年。近年来,镇政府把石榴产业发展作为继葡萄之后的第二大产业来抓,不仅注重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十分注重优质品种的选育,积极进行品种改良,严把品种关,狠抓树上、树下的精细管理,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同时,注意加强绿化、美化、净化园区生产环境,提倡“四旁”、“十边”栽植,因地制宜地发展石榴产业,石榴生产发展极为迅速,面积正在逐年扩大。现全镇石榴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其中成果林3500余亩,幼果林1500余亩,年产石榴1750多万斤,年产值达3150余万元,主栽品种有大青皮、大红袍、冰糖籽、软籽4号等,其中大青皮石榴又称铁皮石榴,为祁村的主栽品种,2001年该品种在陕西省临潼县召开的全国石榴主产区经验交流协作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同年被淮北石榴研究所质检为优质产品,该品种品质属极上品,产量高,可大面积发展,大红袍石榴树势较强,易丰产,耐贮运,品质极佳,是适宜山区地带发展的优良品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