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普洱特产零食100种 普洱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普洱特产零食100种 普洱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3-30 12:38:56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镇沅 普洱瓢鸡

普洱瓢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瓢鸡是普洱市的一个地方鸡种。据镇沅县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其中有少量瓢鸡。”、“瓢鸡数量少,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区”。根据该鸡的历史渊源、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的形成可能是该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该鸡无尾锥骨、尾棕骨、无尾脂腺、无主尾羽特异的体型外貌特征,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了稳定。同时,许多与该鸡混养的当地有尾鸡中也有这些特殊性状的基因,在分布区养鸡户调查中,有尾公、母鸡繁殖的后代中也有部分鸡表现出瓢鸡的体型和外貌特征,瓢鸡公、母繁殖后代中少量鸡也表现有尾鸡的特征。另外据当地老人回忆,瓢鸡在他们记事时就有了,上辈老人传说瓢鸡是由山上的野生光(团)轱辘(又名小团鸡,无主尾羽)鸡与当地家鸡繁殖,其后代经过长期的饲养和驯化而来的。在1980年思茅市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就发现有该鸡种,但未引起重视, 2006年畜禽遗传资源摸底调查时仅调查到201只,濒临灭绝,引起了当地畜牧部门的重视,积极争取省、市对瓢鸡资源保护,2007年末已发展到1086只;2009年6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2009年第15号公告》将瓢鸡列为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 2010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25号公告》将瓢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10年12月载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同年,当地政府和畜牧技术部门制定了“瓢鸡保种管理办法”和“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了“先保护、后发展”的思路。2011年10月在云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组织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从外表看瓢鸡与普通土鸡最大区别是没有尾巴。通过解剖后发现该鸡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即瓢鸡没有鸡翘。由于没有尾巴和鸡翘,当地居民一直认为瓢鸡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该鸡只要稍微长大一点即被宰杀,导致瓢鸡数量长期不能得到增长。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毗邻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历史渊源和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是由于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稳定后而形成。

生活环境

据走访主产区镇沅县田坝乡、九甲乡当地饲养该鸡的农户(老人),“瓢鸡是由山上的野生小团鸡(无主尾羽)与本地家鸡杂交而来的。”他们反映其上辈人饲养的鸡中就有这种鸡,再之前的祖祖辈辈都饲养过这种鸡,说明瓢鸡来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据镇沅县志记载: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其中有少量瓢鸡。“瓢鸡数量少,主要分布于哀牢山区”。根据该鸡的历史渊源、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的形成可能是该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了稳定。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瓢鸡属肉蛋兼用型品种,瓢鸡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主要分布于田坝乡的田坝村、瓦桥村、三河村,者东镇的者整村和按板镇的磨庆村、宣河村,相邻的宁洱县梅子乡也有少量分布。

1主要特性特征瓢鸡俗称闭毛鸡,因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尾部形状似瓢,故名瓢鸡;瓢鸡体型小而紧凑,尾部羽毛下垂,臀部丰腴圆滑,形似葫芦瓢。喙短粗,有黑、黄青、铁灰等色。多为单冠,冠齿6~8个,少数复冠。冠、肉髯多呈紫黑色,少数呈红色。皮肤多呈黑色,少数为白色。胫多呈黑色,少数为黄色。少数个体为翻毛鸡、绒毛鸡、裸鸡、毛脚鸡。公鸡冠大,厚而直立,羽毛颜色有赤红色、黑白花、全白三种,富有光泽。母鸡冠小而薄,羽毛有黄麻花、黑麻花、黑白花、全黑、全白、灰白等色。雏鸡绒毛为麻色、黄褐色、白色、黑色等。

2保种方式采用基因库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9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鸡体重:公鸡平均为2078克,母鸡平均为1683克。532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82.3%,母鸡为79.%;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2.3%,母鸡为65.1%。

2繁殖性能瓢鸡开产日龄为160~190天,年产蛋数100~130个,平均开产蛋重47克,平均蛋重52克,自然0条件下,种蛋受精率60~80%,受精蛋孵化率80%左右。母鸡就巢性较强,一年内就巢5~6次。

【开发利用情况】

瓢鸡体型独特,是我国稀有的地方鸡种之一,具有性情温顺、适应性强、易肥、产肉性能好,肉品质优良等特点。但目前该品种数量少,繁殖性能较低,今后应加强品种资源保护,开展系统选育工作。

所在地域:云南

申请人:普洱市畜牧工作站

所在地域:2014年

地域范围

普洱瓢鸡产地位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墨江县、宁洱县、景东县和景谷县境内,共25乡(镇)。涉及镇沅县的恩乐镇、按板镇、勐大镇、者东镇、九甲镇、振太乡、田坝乡、古城乡、和平乡;景谷县的风山乡、正兴镇、景谷乡;景东县的花山乡、景福乡、文井镇、大街乡;墨江县的团田乡、景星乡、新抚乡;宁洱县的宁洱镇、磨黑镇、同心乡 、勐先乡、德安乡、梅子乡。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0°33′—105°15′,北纬20°16′—24°06′之间,东西横距105.5千米,南北纵距87.5千米,养殖区域范围11325.24平方公里,年存栏瓢鸡6.9931万羽。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孟连县 火把果

名称

火棘;别名:红籽、火把果、救军粮,科属:蔷薇属。

产地分布

产中国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

形态特征

为常绿灌木,征 株高约3m,侧枝短,先端成尖刺。叶多为倒卵状长圆形,缘具圆钝齿。复伞房花序,花小、白色,梨果近球形,橘红或深红色。花期4-5月。 果期8月至12月。

生长习性

喜光,抗旱耐瘠,山坡、路边、灌丛、田埂均有生长。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壤土。

园林用途

火棘枝叶繁茂,春季白花朵朵,入秋红果满枝,经久不落,是良好的庭园植物。可用作绿篱及盆景材料,也可植于草地缘。

繁殖培育

播种或扦插法繁殖。播种,可于果熟后即播或翌年春播。扦插可于2-3月进行,也可在雨季行嫩枝扦插。火棘栽培容易,管理粗放。

火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皮含柔质,可制烤胶叶,可代茶,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消敛止泻、果实其营养价值特别高,其营养成份,特别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不饱含脂肪酸含量比例很大,在一定的PH范围内,它对光热氧及酸碱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还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色素。它的根若药用,主治虚劳、闲经、跌打损伤.它的果实味酸涩甘,主治功能为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泻。叶的药用可治血崩及贫血、经闭和暴发性火眼。就以上所述,这样一种对人体有极大好处的天然植物未被利用而被抛弃,而年复一年的荒废在山区是多么的可惜!总之,若开发利用它,给人类造福,是目前最理想的保健食品。经本人长期研究、试用,对人体确有意想不到的好处。经我国北大医学部分析化验资料表明,也确定了他所含的营养成份是全世界野生植物中含量最多也是最高的。

三. 云南省 普洱市 镇沅 镇沅芒果

芒果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又名檬果、漭果、闷果、蜜望、望果、庵波罗果等,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所以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

芒果为漆树科芒果属热带常绿大乔木,高9到27米,叶为披针形,油绿而发亮,花小而多,红色或黄色,呈顶生圆锥花序,树的寿命长的可达几百年。原产印度及马来西亚,印度栽培历史最久,产量最多,占世界产量的80%。芒果的名字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乐语。野芒果树的果实不能食用,印度人最先发现这种树,并栽培成可吃的芒果,还用它来遮蔽热带的骄阳,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据传说,当时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至今,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里都能见到芒果树的叶、花和果的图案。印度教徒认为芒果花的五瓣代表爱神卡马德瓦的五支箭,用芒果来供奉女神萨拉斯瓦蒂。1556年至1605年期间,莫卧儿帝王阿克巴在德里附近有一个十万株芒果树的果园。这样大规模的芒果树园在当时是世界罕见的。目前,人们一致认为,第一个把芒果介绍到印度国以外的人是中国唐朝的高僧玄藏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有“庵波罗果,见珍于世”这样的记载。而后传入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再传到了地中海沿岸国家,直到18世纪后才陆续传到巴西、西印度群岛和美国佛罗里达洲等地,现在,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果实的大小、形状、色泽、纤维多少、核大小等,是区别芒果品种的主要依据,但芒果的品种、品系很多,过去多用实生苗繁殖,产生了许多自然杂交种,新的品种又不断地被人工培育出来,如目前菲律宾大学研究人员用人工遗传方法培育“无核”芒果,已取得初步成绩,所以现在全世界约有1000多个芒果品种,且一直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品种分类系统。由于品种不同,芒果最大的重达几公斤,最小的只有李子那么大;形状各有不同,圆的、椭圆的、心形的、肾形的、细长的、丰厚的等都有;果皮颜色有青、绿、黄、红等色;果肉有黄、绿、橙色等色;味道有酸、甜、淡甜、酸甜等。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三丫红果

三丫果是一种野生的绿色食品,其果肉以三辨为主,有紫色和白色两种,汁多、味甜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目前市场争相抢购,是老少皆宜、馈赠亲朋的好礼品。

三丫果市场价为2元/公斤,单株产值可达100—200元左右。开发种植三丫果极具良好的市场前景,是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突出地方特色,带动经济增长的好项目。经乡党委、政府调查研究,现正着手准备扶持三丫果训化种植示范项目,安排在交通便利的田房村委会,辐射推广到么等、络捷、哈播村委会,由乡农牧站负责训化育苗和品种改良,拟建设6亩苗圃地,推广种植面积1000亩。扶持指导农户2000户进行种植,每户20株,实现户均生产鲜果2000公斤,亩产值4000元。通过人工改良后,可更好地改善品质和提早挂果。三丫果的种植开发将成为江城县国庆乡的一大特色产业。

五.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竹肉球菌

即戈茨肉球菌,常寄生于高山竹类,又称竹菌。在竹秆上形成不规则球形的肉质子座,新鲜时为粉红色、淡肉色,干后灰白、灰褐色。子座表层埋生其产孢结构——子囊壳,内含子囊、子囊孢子。滇西北的鹤庆、洱源、永胜、华坪、中甸、维西、福贡、贡山等10余县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竹林中。民间用子座治疗腮腺炎、喉炎、胃炎,又可用于中药配伍治疗肺癌、胃癌等。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墨江 墨江普洱茶

墨江普洱茶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墨江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早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墨江坝溜杨八寨村民即从绿春引进种植。

墨江是思茅市的一个哈尼族自治县,为普洱茶产地之一。茶区有景星(今景星乡)、玛玉(今划归绿春县)两大茶山以及碧溪乡的须立茶山,零星茶园各乡都有。墨江地处北回归线上,气候适宜茶叶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的广大地区,茶叶生长都很好。墨江苍莆塘有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5.87米,基部于径43厘米,树幅2.7米。墨江界牌大茶树有一株树高3.2米,基部干径41.3厘米,树姿开展,树幅5.1 8米,是栽培型的。

景星茶山种茶历史悠久,民国30年(1941)时种有茶树30万株,年生产茶叶40—50担,最高年产60担,其生产的“玉露”云针,品质精佳,深受省内外顾客欢迎,1949年生产茶336担。碧溪的须立茶,比较有名,其味清香醇厚,经开水冲泡三至五道,色、香、味仍佳,在清朝年间,须立茶被列为贡品。l954年时,全县有茶园一千多亩,生产茶叶100多担,1984年全县有茶园2万亩,茶叶产量3000担。

墨江茶厂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墨江云针茶”获思茅地区1982年优质产品奖,1985年被列为云南省八大名茶之一。2003年“露水雪芽”在中国云南第二届茶交会中获金奖。

七.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思茅皮鞋

思茅皮鞋

八. 云南省 普洱市 江城县 糯米肠

糯米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米类加工品,将调味後的糯米塞入洗净後的猪大肠,既成为携带方便的糯米肠,也称为米肠,是很普遍的一种小吃。

作法

糯米肠隶属于广义的香肠,不过内馅以糯米为主。生的长糯米经过浸泡後与绞肉、虾米、红葱头一起快炒,并加入酱油、米酒、盐等调味,成为糯米内馅。之後再将糯米内馅灌入处理过的猪大肠中,即是所谓的糯米肠,然後再予以蒸熟,便可食用。一条糯米肠长度约为10至15公分,直径则在3公分至4公分之间。

烹调法

糯米肠的吃法很多元。早期糯米肠都以蒸煮为主,之後再切为若干小片,沾甜辣酱、蕃茄酱或酱油膏等调味料食用。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景谷 柠檬干巴丝

做柠檬干巴丝的步骤:首先准备好柠檬、大蒜、干辣椒、香菜、大葱丝 辅料:盐、糖、醋、鸡精。

1.干巴切丝、大蒜切末、柠檬若干个一切二,然后挤出柠檬汁(带果仁味更佳)。


2.锅内放入少许油,干巴丝放入笊篱内文火炸熟,盛入比较大的容器中冷却。


3.往锅内剩下的油中,放入干辣椒,姜蒜末翻炒出香味,再将冷却的干巴丝倒入翻炒30秒,关火!将干巴丝放入较大的容器冷却。


4.将大蒜末、柠檬汁倒入容器中搅拌,放少许糖、醋、盐、鸡精、香菜、葱丝搅拌均匀盛盘即可使用。

十.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思茅松

思茅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为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树皮较薄,褐色,裂成龟甲状薄片剥落。枝条每年生长2至数轮,树冠广圆形。针叶3针一束,长10~22厘米,径1毫米以内,细柔,边缘有细齿,树脂道3~6,边生。球果成熟后宿存树上多年不落,卵圆形,长5~6厘米,径3.5厘米,基部稍偏斜,鳞盾斜方形,稍肥厚隆起,或显著降起呈锥状,横脊显著,间或有纵脊,鳞脐小,稍突起,有短刺,种子椭圆形,长5~6毫米,连翅长1.7~2厘米。极喜光,深根性,喜高温湿润环境,不耐寒冷,不耐干旱瘠薄土壤。本种树干端直高大,生长快,木材用途广,可作云南南部、中部、西部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及四川西昌等地荒山荒地的造林树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