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正宗恩施来凤特产美食 恩施必吃的三大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正宗恩施来凤特产美食 恩施必吃的三大美食更新时间:2022-03-30 13:17:47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马铃薯

恩施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马铃薯

土豆和恩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年来,恩施人都有极重的土豆情结,煮饭有土豆,做菜有土豆,芡粉是“土豆粉”……有人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一辈子都在吃土豆。

恩施州高山地区马铃薯品质上乘,有着巨大的产业和消费潜力.

恩施州马铃薯在西南山区有优势,有基础,有地位,有前景。州委州政府把马铃薯产业当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来抓。未来五年内,恩施州将突出“恩施富硒土豆”特色,进一步加粗延长产业链条,力争朝着“中国薯都”的目标迈进。

湖北省恩施市现辖行政区域

《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恩施马铃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恩市政函〔2016〕25号

恩施市地方标准:B422801/T005-2016

《恩施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龙潭香梨

利川在海拨1000米以上,水果成熟较附近县市晚,有效地错过了水果成熟高峰期。利川梨具有果大、肉厚、皮薄、汁多、鲜脆、味甜等特点。特别是利川梨的甜脆细腻,远近闻名,倍受恩施、万县州等地消费者喜爱。

鲜食利川梨有润肺凉心、清痰降火、解疮毒、酒毒之效。现主要品种有长十郎、湘南、王冠、二宫白、金水、太白、明月等。主要分布在市园艺场、西城、元堡、凉雾等地,年产500吨以上。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玉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恩施玉露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东郊五峰山。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 恩施玉露

玉露”名扬于世。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先生给予极高评价并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恩施玉露深受国人及东南亚一带的厚爱,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为保护这一地方特色产品,恩施市于2006年申请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年底以第48号公告批准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借此东风,当地一些企业积极打造茶叶品牌,一批现代茶农脱颖而出。现在,这里已发展茶园4000多公顷,100多个“茶老板”办起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企业,开发的系列产品畅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 《关于划定“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建议的函》(恩施市政函[2006]6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金丝桐油

金丝桐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丝桐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丝桐油”是湖北省来凤县著名土,其浓度大﹑色泽橙亮金黄﹑可牵拉成丝,故有“金丝桐油”之美称。“金丝桐油”质量为中国桐油之冠,获湖北省“产品金奖”和“畅销产品奖”。

金丝桐油是一种良好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好、不导电、抗热潮、耐酸碱及防腐防锈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农业、军工、电器、化工以及家具、工艺品等行业。金丝桐油的医药价值很高: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对治疗脑血栓后遗症和脑动脉硬化效果较好。民间还用桐油治疗小孩肚疼,将桐油搓热后直接敷在小孩肚脐上便可,更具杀菌之功能。

来凤县是湖北省油桐基地县之一,清《来凤县志》载:“桐油,膏桐所榨之 图2 来凤县种植的金丝油桐

.油也。树不甚高,而子相繁,花淡白,中有红缕,九、十月子熟,乃剥取以榨油,其油有黑白两种,其枯可粪田。”又载:“一名荏桐子,树实大而圆,取籽榨油,需用多端”;“桐之为性,最宜培养,不过两三年间,即取利无穷。”早在清朝同治年间,来凤县就有“万担桐油下洞庭”的赞誉;1953年中国国家政务院给“金丝桐油”颁发了“来凤桐油质量第一”的锦旗;1968年,来凤“金丝桐油”在湖北省桐油质量评比中名列榜首;1984年,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对中国27个地区的桐油进行抽样化验,认定来凤“金丝桐油”质量为中国桐油之冠,并在《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上对来凤“金丝桐油”作为土珍品进行介绍,堪称土家族聚居区的物华天宝;2005年在湖北省第二届林博会上来凤“金丝桐油”获得了“产品金奖”和“畅销产品奖”。

2009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湖北省来凤县申报的金丝桐油产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9]

保护范围

金丝桐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漫水乡、绿水乡、胡家坪林场、大河镇、旧司乡、革勒车乡、三胡乡、翔凤镇等9个乡镇、林场所辖行政区域。

五.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

伊尹,商初大臣。出任前,曾在我县莘亭一带躬耕。《孟子》中记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伊尹是商朝五朝元老,历佐商汤、外丙、仲壬、汤孙太甲和沃丁,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为商朝600年基业奠定了基础。伊尹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宰相、第一位帝师,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同时,伊尹还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饪鼻祖”和“厨圣”。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把握了伊尹治国、养生、美食三个理念。伊尹以鼎烹说汤,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注重尊贤、用贤。“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汤液经》为后世食疗、养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伊尹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被历代宫廷食典延续使用。本套宴席既体现了伊尹时期的美食养生文化,亦体现了伊尹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上古治国美食养生的生动再现。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中华童子李

童子李主产于恩施市三岔乡。由于其“结果投产早,果大质优、丰产、稳产、适宜性强”等经济性状十分突出,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

童子李果实似心脏,果面光洁,果粉薄、缝合线浅,果大,平均果重67克,果肉黄色,质地细脆多汁有香气,酸甜适度,核小,粘核,可食率高96.4%,含可溶性固形物10.2%、含糖7.44%、含酸0.93%、糖酸比8,因酸比11,果实商品性能良好,品质优良。

童子李易栽培,好管理,在海拔1200米以下栽培为最宜。但其自花授粉结实率低,需配置授粉树。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土家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00种花朵图案的西兰卡普。后来,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了门风,挑唆其哥,将她残害了。噩耗传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打花铺盖。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连而成。

西兰卡普是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进行手工挑织。它色彩艳丽,图案新颖,多达几百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景物、禽兽、家什器具、鲜花百草;二是几何图案,最常见的是单八勾、双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图案,如喜、福、寿等。整体效果古朴典雅,层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夺目。

土家妇女擅长纺织早见史籍。秦汉时期,人们把土家先民的织锦称为“(上宗下贝)布”,是皇室的上乘贡品。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兴盛,广泛流向市场交易中。这时的“溪布”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上宗下贝)布”的传统。明清时期土家人西兰卡普工艺进一步发挥,逐渐形成独特制织程序,达到较高的水平。

今天的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特有的工艺品,已经从山寨,走向全国,甚至冲向世界了。1985年,土家族老艺人叶玉翠与汉族工艺美术家李昌鄂合作的五幅《开发山区》织锦壁挂,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好评。打花老艺人朱么妹,熊1织的两幅壁挂,一幅参加过加拿大的中国工艺美展,一幅参加过坦桑尼亚、赞比亚的中国工艺美展。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杨梅

来凤杨梅,是武陵山区稀有珍果,水果中的珍品。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果中大,重约12克,圆形,色淡紫红至紫黑,肉质细软,甜酸多汁,核小,品质上等,营养丰富,风味佳美,正值一年中鲜果淡季,故倍受消费者青睐。树冠葱翠,姿态优美,终年常绿,又是绿化的优良树种。全县有百年以上的古杨梅108株,其单株产量最高可达1000公斤以上。

素有“湖北杨梅第一乡”美誉的来凤县三胡乡黄柏村位于来咸路26公里处,素以古村、古道、古杨梅、古院落、古寺庙、古戏楼和黄柏、贡米闻名,距离恩施市130公里、张家界200公里,省道利智线横贯其中,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有一千多年的杨梅栽培历史,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占湖北省的90%以上,是武陵山唯一无公害绿色产业杨梅生产基地。

三胡乡独特气候、土壤条件和上千年的栽培经验,加上政府引导,现有杨梅14000亩,有9000多亩进入丰果期。2005年,杨梅卖到 40元 /公斤,直到2010年,三胡的杨梅还是卖30元 /公斤,这主要是三胡引进的杨梅品种,比原产地更甜,略有一点酸味,颜色鲜艳,果形大,市场销路一直很好,知名度高,这几年的销售价格一直很高。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咸丰帝茶

咸丰帝茶是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的。咸丰县自古盛产名茶,是武陵山区极负盛名的茶叶产区之一。咸丰帝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咸丰县自古盛产名茶,是武陵山区极负盛名的茶叶产区之一。2010年咸丰县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011年2月又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的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近年来,咸丰县加快茶叶基地建设步伐,至2012年底茶叶留存面积达12.3万亩,年加工干茶5200吨,实现产值3.3亿元,成长为促农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咸丰县采取整合品牌、严检品牌、认证品牌、推介品牌、保护品牌等措施,打造“咸丰帝茶”公共品牌。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咸丰帝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建始县 关口葡萄

关口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关口葡萄,湖北省建始县,仅在花坪镇关口乡村坊村(小地名关口,位于景阳关(建平关)附近)生长,故名。果粒着生中等紧凑,每穗平均着粒数 图1 湖北建始关口葡萄

-为40-60粒,果粒呈卵圆形或近圆形,果皮较薄,其色泽绿而透明,有如碧玉;其果香四溢,果肉柔软多汁,可容性固含物为16.5-18%,味甜可口,回味无穷。

生长环境

关口葡萄,恩施乃至湖北叫得响的鲜果名片,主产建始花坪乡村坊村关口、长槽村及附近各村落。关口葡萄生长地仅限于建始县花坪乡村坊村关口,该地区具有适宜葡萄生长的独特的水、热、光、气及土壤等综合条件。关口险要神奇,雄居山隘,地处建始景阳河与花坪交界的一个山垭,这里群山蕴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境内地势平坦,槽田居多,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因子,孕育了独特的“关口葡萄”。

历史渊源

关口葡萄,属白玫瑰变种,种植历史近百年,1866(清同治五年)《建始县志》记载建始就有栽培葡萄的历史。原始种源漂洋过海颇富传奇。20世纪20年代,比利时一位传教士到建始景阳关 图2 关口葡萄

-传教,从海外带来一株品质优良的葡萄苗送给花坪乡长槽村12组(小地名关口)一刘姓人家,这株葡萄的引种成功一开始就不同凡响,外观晶莹碧绿,内质香味独特,关口附近村民纷纷引种栽培,由于葡萄萌孽能力强,发展十分快,关口家家户户开始种植葡萄,“关口葡萄”因此得名。2002年以来,县乡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口葡萄的发展,将独具特色的关口葡萄做成了花坪乡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使关口葡萄从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到连片规模发展。截止2010年,关口葡萄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总产值近4000万元,受益农户达1000余户。户均增收近4万元。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葡萄已成为建始花坪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地域范围

关口葡萄适宜种植区位于清江与野三河交汇处,东抵野三河,西临黄鹤桥,南抵清江,北临花坪周塘公路,海拔800-1000m,关口葡萄的地域范围为:东径109°68′至109°90′,北纬30°25′至30°43′,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6公里,版图总面积为48平方公里(含山林),其中葡萄地理标志面积1000亩,产量1000吨,涉及长槽、村坊、校场、石马、蔡家、周塘6个村。种植区内远离交通干线,无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处理场等污染源,人畜生活垃圾全部进入沼气池处理后排放,种植区内农作物以玉米、洋芋为主,很少使用农药,大量使用农家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