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阳特产店 宁阳卖特产的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阳特产店 宁阳卖特产的电话更新时间:2022-03-31 10:40:39

一.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邵店板栗

邵店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邵店镇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以前,由于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板栗年产量一直徘徊在50万公斤左右。近年来,质监局、科技局、林牧业局、农业资源开发局等部门共同联手扶持该镇的板栗产业发展。通过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着力改善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引进培育了焦扎、青扎、处暑红、十月红等多个优质板栗品种;推广了板栗矮化嫁接、密植及劣品种老栗树换头嫁接等先进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力推行板栗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显着成效。

板栗是新沂市邵店镇沭河村名品,是全国板栗重点产区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邵店镇被称为“中国板栗第一镇”。积极引进焦扎、青扎、处署红、十月红等一批优质板栗品种,组织板栗专家根据国际、国内行业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无公害精品板栗示范园标准》、《优质板栗重点生产技术》、《板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日历》、《板栗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四个板栗生产标准。按照典型示范、规模发展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示范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培训;对各项目区生产的板栗进行随机抽查,全面建立监控体系,从而促进了项目区板栗标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目前,该市生产的“沭河”牌板栗已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邵店镇被中国林科院专家誉为“中国平原板栗第一镇”。邵店板栗,分油栗,毛栗两大类型。其中邵店大油栗为最好,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近年来,经两次选种,先后选育新沂九加重、处处红、盘龙栗等单株优良品种,经省验收确定为区域性发展品种,;已在省内外推广。1983年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果展览会上,; 邵店板栗参加展出,获外经贸部荣誉证书。十多年来邵店板栗出口量不断扩大,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客商点名要邵店大油栗, 邵店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闻名遐迩。

邵店板栗

地域范围

邵店板栗登记保护种植区域位于新沂市邵店镇邵西村、沂北村、邵店村、菜园村、叶海村、陈堰村、西鲍村、友谊村、朱圩村、联合村、悦集村、东鲍村、沭河村、刘冲村,总计涉及邵店镇14个村,种植面积767公顷。种植地域范围界于东经118°24.837'-118°29.038'之间,北纬34°07.598′-34°09.611'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栗果紫褐色,附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栗果玲珑秀美,果肉嫩黄细腻,色泽油光发亮,生食清脆,味道甘甜,有桂花香,质地致密,糯性强。籽粒大(平均籽粒12.3克,最大18克),皮薄易剥,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邵店板栗具有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富含蛋白质、糖、淀粉、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经检测每100克邵店板栗坚果含蛋白质5.4-5.8克,淀粉23.8-25.6克。各项指标均高于普通板栗。 3、安全要求:邵店板栗产品质量达到农业部行业标准《DB32/T 546-2002 无公害农产品 板栗》,产地环境按照标准《GB/T 18407.2-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执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二.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钟庄豆腐皮

钟庄豆腐皮历史悠久,以精大豆、纯天然泉水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薄如草纸,清爽劲道,口感独特,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系东庄名吃。该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工艺独特,香气四溢,是预防癌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最佳食品,该产品易贮藏,便携带,是访亲送友的上等佳品。 钟庄豆腐皮制作工艺精细,经打浆、高温、去渣、结膜而成,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本品采用本地优质黄豆为原料,黄豆抗病力强,不易感染病虫害,未受农药污染,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现代科学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儿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特别对孕妇产后期间食用既能快速恢复身体健抗,又能增加奶水。用肉末、黄花、生姜、砂仁、人参、豆腐皮清蒸,汤鲜味美,营养丰富,胃口顿开,可调气补血,促进产妇身体恢复和婴儿发育。钟庄豆腐皮易消化、吸收快,是一种妇、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

三.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家常烧海参

家常烧海参

主料:肉末、水发海参。

调料:葱姜、酱油、精盐、味精、料酒、白糖、清汤、油、葱油、湿淀粉各适量。

制法:

1、将海参顺长片成抹刀片,放在开水中汆一下,捞出控水,蟹黄切成0.5厘米见方的丁,葱、姜切成末。

2、净锅置火上,加底油烧热,用肉末、葱末爆锅,加海参煸炒一下,再加酱油、精盐、味精、料酒、白糖、清汤烧透,用湿淀粉勾芡,淋上葱油,盛入盘内。

特点:黄黑相衬,鲜美可口。

四.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芙蓉百花鲍

山东美食芙蓉百花鲍。山东名吃。在被称为"海味之冠"的鲍鱼中,以长山列岛出产的盘大鲍鱼最为名贵。"芙蓉百花鲍",就是用此类鲍鱼加上鸡牙子肉、肥肉、鸡蛋清等制成的一道名菜,选料讲究,造型美观,汤汁清澈,鲜嫩可口。

五.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宁阳枣木制品

宁阳枣木制品取材于山东省宁阳县神童山(省级)森林公园的枣园,木质坚硬,永不变形,机理细腻,纹理精美,切面光滑紧密,给人以文静、柔和的感觉。 枣木如意图案以吉祥的历史题材为主,头为灵芝祥云状,通体交叉使用雕花、浮雕、透雕、镂空雕等众多雕刻技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收藏的首选佳品。枣木如意,作为传统手工艺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高档礼品。百年老枣木笔筒,自然,原始,不作任何处理,表面不刷油漆,环保,高度抛光,美观大方。由于枣木性非常稳定,日久不变形,不开裂,使得枣木笔筒非常利于收藏。枣木马扎取材枣木中的红芯,纯手工制作,木质表面光滑,仿古色,古朴自然大方,又有种古香古色的神秘色彩,未经化学材料加工,安全,健康,环保,实用,工艺精良,用料考究,具有工艺品收藏价值。枣木印章采用神童山红芯枣木,精心雕琢。印章手感沉,颜色匀称,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图案栩栩如生,切面光滑紧密.木质细致坚硬且内附隐藏磁铁一体成型!枣木镇纸精选神童山上百年“红芯枣木”制作而成, 其材质坚硬,颜色古朴典雅。

六.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海棠酥

海棠酥

用料:水油面团300克,干油酥面团200克,红颜色面团、绿豆馅、生油各适量。

制法:

1、取水油面团、干油酥面团,分别下剂20个。

2、把水油面团包入干油酥面团后擀叠2次,最后擀成圆饼,包入绿豆馅,用手捏成五角,做成海棠酥生坯。

3、把红颜色面团做成小圆球,放在海棠酥生坯的中间为花心。

4、平底锅内加生油,用温热油炸至乳白色,盛出即成。特点:清热解毒,适宜夏季食用。

注意事项:油温不宜太低,以免影响造型。

七.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宁阳花生

宁阳花生栽培历史已达400余年。目前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年均在14667公顷,总产列泰安市之首。培育的全国一流的花生高产优质良种宁78-30(鲁资101),单产735公斤,1991年在郑州科技展销会上获全国高科技金杯奖。

蒋集镇为全省最大的花生优良品种、繁育示范基地,素有“花生之路”、“中国花生第一镇”之称。蒋集花生批发市场为鲁西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年交易量8000万公斤。

八.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伏山芸豆

伏山镇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尤其以当地芸豆闻名于省内外。九十年代,通过改良品种和栽培模式,芸豆生产发展迅速。2000年,全镇芸豆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6万多吨,主要品种有白条、绿龙、老来少、大连特嫩一号等。

伏山芸豆属喜温性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活性物质。露地栽培,于6月中下旬育苗,7月中旬定植,幼苗长至20~30厘米时吊秧,播后70天左右可采嫩荚,8月下旬秋凉后进入盛摘期。保护地栽培品种主要以“绿龙”为主,11月上中旬播种,可在春节期间上市。一般当嫩荚停止生长,种子发育,荚果开始鼓胀时,要及时采摘。豆荚长而扁圆,长约15~20厘米,其嫩荚无纤维,肉质肥厚,口感细嫩,烹炒食用味道鲜美,极具特色。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早春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一年四季均能生产,实现了全年上市。伏山芸豆以泰安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之一的“白马蔬菜批发市场”为销售主体,辐射前伏、李家户、云山、后山、西代村、苏楼6个自然庄户市场,除满足周围县市及省内市场的供应外,并通过与全国菜篮子信息网联网,远销北京、上海、内蒙古、山西、陕西等13个省市自治区。

九.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邵店黄姜

邵店黄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上蔡县邵店乡盛产黄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种植面积1万余亩.

邵店黄姜,原名为“疆”,喻为“疆御百邪”之说,主为御邪,入药之功效,后名为“姜”源于姜太公。商周时期,武王伐纣,《史记周本记》:武王逐率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发兵七十万距武王,谓之牧野之战,战争残酷,人畜尸体腐坏,滋生瘟疫,周兵病死无数。师尚(即姜太公)军师辅助武王姬发率部转战黄淮之间,军队驻扎在冈山(今河南上蔡境内卧龙岗)上休整,周边是沼泽地,当地百姓用冈山仙草熬汤献于太公以慰周兵,周兵喝仙草汤后,瘟病痊愈,精神大振,士气高昂。太公大喜,上奏武王,命军中凡煮肉汤食,皆放入仙草以驱瘟疫。谓此仙草为“疆”,意为用途广,功能多,疆御百邪。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就把“疆”更名为“姜”,煮肉、熬汤、要放姜也流传沿用至今。冈山,最高处海拔近百米,《上蔡县志》载:芦冈,一名冈山,蜿蜒于蔡邑西偏,环绕起伏,亦一奇观也。北起长村,南抵汝南金铺镇,蜿蜒百里,广十余里,其主体在今邵店乡境内南北贯穿,二十余里。《续齐谐记》记载春秋后期桓景重阳登高,所登之山亦为此冈山,因此上蔡被谓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邵店至今仍有桓氏后裔。姜太公率部所驻冈山即是今邵店境内卧龙岗,所用仙草汤,即是黄姜汤。 邵店黄姜种植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带高徒周游列国,“于陈蔡”。陈,即今淮阳,蔡,即今上蔡。途径卧龙冈北鸿隙湖畔陈蔡之间陈蔡铺(今华陂镇南)一冈陵,遇到大雨,书被淋湿,天晴后在台上曝晒,即为“孔子曝书台”。孔子淋雨后感伤寒带弟子沿卧龙岗向南至蔡埠口(今邵店西)汝河边,这里汝河迂回,风景宜人,一时找不到过河渡口,使子路向田耕农民打听,便是“孔子问津处”,现在,此处仍有一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问津处”三个大字,石碑立在那里。蔡国弟子漆雕开见孔子病患不轻,就从卧龙岗下取当地黄姜熬汤,每日献于孔子,不几日,孔子痊愈,周身轻松,神清目明。于是就有了后来孔子在蔡国三年“讲学布道”,弹琴高歌和创作《大道歌》。从此孔子与蔡国黄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对姜情有独钟,在那个战乱年代终寿72岁,与重食生姜密切相关,《论语》载,子曰:不辙姜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食姜嗜好阐释: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辙。漆雕开为孔子熬汤所用生姜就是卧龙岗下邵店一带所产黄姜。 邵店黄姜源产古蔡国卧龙岗南段两坡上,即今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一带。这里气候属亚热带温湿适宜,4月中旬至于11月中旬,平均气温26.8度,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最高海拔98.2米,排水性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呈黄棕,沙壤性,通气性强,PH值7.3,中性偏碱,适合生姜种植和储藏条件,也成就了邵店黄姜的优良品质。据元朝《王祯农书》记载“姜宜耕熟肥地,三月种之,以蚕沙或腐草灰粪覆盖,每垄阔三尺,便于浇水,待发芽后又揠去老姜上作矮棚蔽日,八月收取,九、十月宜作深窖,以糠秕合理暖处,免至冻损,以为来年之种。邵店黄姜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辛辣,味长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钾、镁和糖等营养物质,蛋白质1.5-2.0g/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邵店黄姜以优良的品质著名,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邵店黄姜性温散寒邪,有驱寒,暖胃,健脾,生发,消暑治泻,制中夏毒之功效,姜汁水洗澡可润肌美容,泡茶可健胃益寿。据《上蔡县·实业态· 农业》载:邵店一带之姜,为蔡邑驰名之产品,常南至汉口,北至平津。古为“天姜”,曾为历代皇家供品。《上蔡县志· 建制志》载:清康熙年间建城堡为邵店寨。邵店集自古商业鼎盛,为群众交易土产,黄姜,购置日杂之集散地。邵店集以黄姜为主要交易点,姜贩遍布各地。黄姜初加工在民国年间就已起步,上世纪80年代,姜片厂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加工后的“蔡州天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该乡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总产量达300万公斤。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推广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成为俏销国内外优质保健食品。为邵店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上蔡古诗词选集》中曾这样描述:“百里卧龙岗,千顷姜山藏,蜿蜒迂回至,富庶邵店乡。”

地域范围

邵店黄姜的地域保护范围在邵店乡境内海拔98.5米的一岗(卧龙岗)担两坡上,南与汝南县搭界,东与上蔡县杨屯乡接壤,西、北与西平县为邻。包括邵店全乡,涉及籽粒村、棚楼村、卜庄村、小楼村、西岗村、邵店村、集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苑寨村、蔡屯村共2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4′00”-33°22′00”东经114°23′00”-114°33′00”。开(开封)龚(龚家棚)路穿境而过,东西总长10㎞,南北总长9㎞,适宜种植面积5343公顷,年总常量90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其新鲜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形态奇特,并有枝状分支。块小,有丝,色泽金黄。适宜调味品及保健食品和深加工制品。 2、内在品质指标:据测定,邵店黄姜含蛋白质1.5-2.0g /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十.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葛石黄梨

葛石黄梨是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的。葛石黄梨又名金坠子梨,因其果色金黄,形似坠子而得名,为传统地方。葛石黄梨,梨果皮厚,耐贮运,果肉乳白色,味甜多汁,并有香味。

葛石黄梨现有面积2万亩,栽培历史悠久,每年春天万亩梨花争奇斗艳,秋季满目硕果。葛石黄梨品质独特,开发利用价值巨大。椐葛石镇鹿家崖村《鹿氏族谱•序言》记述,公元886年,鹿氏先人从陕西迁居于此,开始在南寨栽植黄梨,逐渐扩展。葛石黄梨以金坠梨为多,约占全部黄梨的90%,其次是黄金梨、太阳梨、砀山梨及专供药用的秋白梨。葛石镇黄梨的营养及药用价值都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钾、铁和果糖、柠檬酸及维生素B1、B2、C等营养物质,具有治热咳、止渴,切片贴烫火伤、止痛不烂,治客热、中风不语,治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等药用功效,民间素有“一锭黄梨一锭金”的说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