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田王寨土特产 湖北田姐家的山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田王寨土特产 湖北田姐家的山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1 22:12:08

一. 四川省 宜宾 高县 羊田粉条

羊田粉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羊田粉条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羊田乡现辖行政区及周边罗场镇南华社区、光荣村、红旗村、解放村、马店村、民新村、三台村、顺江村、天堂村、田村、桐林村、团结村、新集村、新塘村、兴场村、永新村、走马村和蕉村镇凤凰社区、裕丰村、巩固村、石盘村、文治村、龙潭村、万古村、仁和村、龙政村。

《高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羊田粉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高府函〔2016〕265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羊田粉条加工技术规范》(草案)

二.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永嘉田鱼

永嘉田鱼生长水稻田里,是一种形似鲤鱼,味胜鲫鱼,鳞如鲋鱼,色若金鱼的鱼。

永嘉稻田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楠溪民间传说,三国吴时楠溪先祖就已利用稻田养鱼,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永嘉还是我国稻田养鱼的发源地之一。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因为习惯于稻田中生活,故俗称“田鱼”。田鱼经过长期在稻田中养殖,较普通鲤鱼性呆驯,不爱跳跃,不易逃逸,是稻田养殖的理想优良鱼种。

田鱼从体色上可分为红田鱼、乌田鱼、白田鱼和花田鱼(又称火柴头)等;从鳞片上可分为大鳞田鱼和细鳞田鱼两种。永嘉田鱼具有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肉质细嫩鲜美和营养丰富等优点。田鱼还属药用鱼类,它的肉有利尿、消肿等药效。

田鱼作为杂食性、广食性鱼类,对饲料适应范围广,对其他生活条件要求也不严格,即使水浅,露出半个鱼背在水面上,它也能以腹贴泥,用两个胸鳍在田面“爬行”自如。

田鱼生长较快,当年鱼苗最大个体可达500克。田鱼的肉味鲜美,且大鱼小鱼其肉味均好,50-100克重的鱼就可达食用规格,所以很符合在稻田养殖短周期的小规格食用鱼的要求,其色、香、味倶佳,向为待客之佳肴。

稻田养鱼好处颇多。田鱼能吃掉害虫,松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促进水稻的鬀分蘖。一般说,养鱼的比不养鱼的稻田可以增收稻谷一成左右。稻盛稻花多,田鱼得到丰盛的饲料,长得特别肥壮。所以楠溪人常说:“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

永嘉田鱼又因其体色五彩多姿,成了一种理想的观赏鱼种,不少楠溪人把田鱼移殖到家庭的鱼缸和池塘饲养,用来美化和点缀家园环境。

三. 江西省 吉安 安福县 枫田灯笼辣椒

枫田灯笼辣椒主产于安福县枫田乡梅林一带,距今已有二余年的栽培历史,为我省辣椒的优良品种之一。它个大,六、七个就有0.5公斤,色泽绯,籽少厚,灯笼,辣中带甜,食味鲜美,营养丰富,可与乐平灯笼辣椒相犊媲美.据省菜测定,枫田灯笼辣椒除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D和钙、磷、铁、胡卜素、坏血酸等营养成份,适宜生炒,有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现年产量达150万亩公斤,产品销省内外,深受消费者欢迎。

四.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田艾

田艾草大致分为两类,一种叫大艾,具有特殊刺激气味,不可食用。仅用于端午节的时候或产妇等会用来煮水洗澡,以达到驱除邪气的作用;另一种即是田艾,是冬天收割完后田野里生长出来的一种野草,经常摘取来制作饼等糕点食用,以达到避邪气、驱寒毒的功效。据《食物本草》里介绍,田艾还具有祛湿,暖胃,清肠等功效。

田艾是吴川特色小吃村里人大多是逢年过节都会做来吃的,基本是家家户户都做的。

吴川人做田艾的习俗一直沿习至今,

特别是农村,每到“二月二”前夕,他们就捣米粉、备田艾绒、做田艾,用煮好的田艾绒和米粉搓成皮,然后包上白糖、花生、椰丝、芝麻、陈皮、肥肉做成甜味的田艾 ,香味的则用新鲜虾仔、生葱、新鲜萝卜丝或咸萝卜碎加肥肉、芝麻、花生作馅。形状有的用木凿的模子做成杯口大圆形的,有的做成桃子形的,有的做成碗口大半月形的,再用新鲜的木菠萝叶子或土生的一种叫做“能木”的树叶包垫起来,放进镬头用武火蒸熟,既省钱环保,又有绿叶的清香。香心甜皮的田艾最为美味可口。

做田艾的习俗吴川历来盛行,因为在这个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等待春耕的田野上长满灰绿色的田艾。约10厘米高的田艾,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给人毛绒绒的感觉。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吃田艾绒做的,可以清除体内杂物、尘埃,去腻化积,养身健体。因而每到这个时节,农村的男女老幼就到田野去采摘田艾,晒干再用竹箕把田艾干擂擦成绒,然后煮熟晒干,变成象棉絮一样灰绿色的绒绵,就成了上等的田艾绒,就可以拿来和米粉做田艾"米乙"了,或拿到市场去卖,赚一些钱帮补家用。不过民间认为田艾绒越陈越好,甚至可以做药用,因而很多人把上好的田艾绒密封收藏,日后自用或馈赠亲友。城里人得到农村亲友送来的田艾绒或田艾"米乙",那简直是如获至宝。

五.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姑田宣纸

姑田宣纸,据史料记载: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该县姑田镇元甲村人氏蒋少林到邵武县禾坪乡向当地人学习造纸技术,花了三年掌握了蒸煮竹丝、天然漂白、打浆方法和造纸、烘干等工艺过程。回乡后,他利用当地出产的大量毛竹,加工成青丝,并经多次试验,试制成功天然漂白的手本纸(即宣纸类型之一——漂料纸),该纸厚度适中,拉力强,质地柔软、纤密耐用,白净吸墨,能经受风霜雨打,太阳暴晒,强光照射而不变色,享有“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的美称。随着造纸技术不断提高,连城宣纸的类型发展到三大类(漂料、熟料、生料纸)、26个品种,而姑田生产的除手本纸、玉版纸、加重珠联纸外,还生产可供朝廷命官向上司或皇帝作奏疏用的奏本纸,用于学习科举考试的京练纸和官府用于写榜文的黄榜纸等。历史上最上乘的竹纸“连史纸”(旧称簾史纸,修族谱的最佳用纸)产于江西铅山和福建连城,所以人们称安徽泾县产的宣纸最好的同时,美称连城为“泾县连城”。《中日传统手工纸事典》作者王诗文于1954年在连城姑田等纸区调查认为,姑田宣纸用日光漂白,具有宣纸相似的颜色,又有经久不变色的特征,是竹纸中的上品。由于纸质薄韧、颜色洁白、吸水力强等优点,成为印刷古籍、书法绘画、篆刻拓印的好材料。曾被江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选为官府文书用纸,还被地方官员进贡京城作御用之纸。清代皇太子《四书》、《五经》和溥仪皇帝的《膳房清册》,就是用姑田宣纸印制的。

姑田宣纸自明代嘉靖(1552—1566)年间开始生产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1780年起,由于姑田宣纸纸质好、产量大,广东、江西以及当地的客商先后在姑田、莒溪设立纸庄,收购土纸,运往广东佛山、香港、澳门等地销售,姑田造纸术声誉大振。1802年,姑田宣纸由广东大埔转销到越南、泰国、缅甸等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还销往菲律宾,畅销国内外市场。随之而来的挑担、船运、票号、酒铺等服务行业也蓬勃发展,使当地经济繁荣发达起来。民国初期,连城宣纸业高峰时期达到一千余户手工纸槽,拥有工人一万多人,年产量6万担。民国以来,我国宣纸产地主要有:安徽泾县、广西都安、四川夹江、浙江富阳、福建连城,连城也就发展成为当时的全国五大宣纸产地之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三多”,即煮料开槽多、出口创汇资金收入多、从事纸业经营者的人多。姑田纸庄商号有50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有姑田上堡的洪春号、中堡广泰号、下堡吉兴号三家。洪春号由六股合资经营,每年每股可分纯利白银一千两,折合光洋一千四百元,名噪一时,人们称该号是一颗摇钱树。后来又有旗鼓相当、实力雄厚的新纸号出现,如南美庄、荫昌号、永名详、义盛祥、元茂、义隆、肇春号。至四十年代后姑田又有一批新的纸号出现,如振东号、振春号、集祥号、裕源、谦吉等纸号。就这样,姑田宣纸与安徽、四川宣纸成为中国三大品牌宣纸。姑田的经济因此繁荣,当地人民也非常富庶,素有“金姑田”的美称。而且,姑田的质量上乘的漂料宣纸,一直是四堡雕版印刷产业用来印刷较为重要书籍纸张的材料,四堡人称之为“上等纸”,为雕版印刷业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大都靠刻书和贩书的四堡乡民致富,成为闽西闻名的富裕之乡之一。

由于纸业发达,大量的白银输入姑田,姑田一度成为闽西北商贾云集的物资集散地,有来自苏浙、粤东、上海地区的商人,他们把宣纸和土贩运到京津、武汉、广州和海外。到民国时期商贸活动已规模相当了,埠外的商品有棉纱、布匹、煤油、香料、糖盐、肥皂、药材、五金、瓷器、海产等,络绎不绝地倾入姑田。纸业的繁荣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现了京果海味、布匹绸缎、日用杂货、点心糕饼、酒家饮食(以潮汕风味为主)等各行各业的铺面,随之蓬勃兴起历史上出现的许多商贾豪富。其中距今170多年前建造了姑田最大的房子的姑田镇上堡村的豪富邓启华,是从事纸业发达。抗美援朝时,为首捐资购买“连城号”飞机和兴办家乡学校的连城县莲峰北街人邓礼宸(1914-1990年),26岁开始经营纸业、布匹、油品等商品的义隆号发家致富。连城籍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华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周年茂的祖父周仰云(1885-1964),以纸行为主创业以来几经起落,在海外发展壮大事业后,时刻关注和支持祖国与家乡的建设事业,而且把这种造福桑梓精神代代传承。到周千和、周年茂时,周家祖孙三代先后共为家乡捐资助学一项,就至少价值五百多万元人民币资金。

姑田正月游大龙的传统民俗活动,与姑田宣纸同样享誉中外,可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龙”的龙身制作离不开质量上乘的姑田宣纸。设在镇里的文化活动中心的“姑田紫阳诗联书画学会”,它的前身就是一度闻名于全国20余年的“姑田农民诗社”,有30多位来自农民、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退休人员和中学生成员。成员中人才济济,有曾荣获在山东济南举行的交警书法一等奖的当地农民民间诗人、书法家——号“独臂渔人”华钦进,全国著名的书法悬空大师蒋继林……去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还亲临考察参观,对姑田当地历史悠久的耕读之风和文化成果倍加赞赏!而这一切无一不得益于当地宣纸文化的历史沉淀。

现在的姑田宣纸,一直是南京档案馆保存和修复史料的主要用纸,也是当代传统书画届的首选用纸。虽然它是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与现代科技加工原料相结合精细加工而成,并保存了原来纸质特性的精品。但原先的山涧边、溪河畔上随处可见的漂料纸槽和用水车作动力的碓寮也因年久失修,荒的荒、垮的跨,加上雨季洪水冲,已经难觅踪迹,以往“沿溪水碓无停事,一片舂声撼夕阳”之感也一去不复返,更不用说从事这一行的人愈来愈少。因此,如何不让宣纸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流失,保留和发扬姑田宣纸的历史文化,确实令人深思。

六. 重庆市 大足 三驱田凉粉

大足县三驱镇河街居委田正华、唐吉英夫妇因卖豌豆凉粉而闻名于市内外,故得名——田凉粉。

田凉粉产于三驱镇,历史悠久,现有100余年的历史,可称之为田家几代人共同创造的绝活。田凉粉每年一万公斤以上豌豆作原料,制作凉粉四仟盆,八万碗左右,广州、泸州、成都、重庆、永川、大足等市内外客人颇为喜爱。

田凉粉由豌豆作原料,加之用其祖传秘方调制、搅拌而成,切成细丝,柔而不断,配上香油、椒油、芝麻、蒜泥、荷香、醋、酱油等十多种佐料,吃起来可口可香,回味无穷,能解酒、解闷,能打开你厌食的胃口,能使你疲惫的身体立即恢复体力,有延年益寿之功效,食之赞不绝口。

七. 江西省 南昌 西湖区 壬田豆腐

以“洁白似玉,细嫩如脂”而远近闻名,是豆腐中的上品。壬田豆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有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等到药用功效。

八. 山东省 聊城 高唐县 老王寨驴肉

老王寨驴肉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的。老王寨驴肉加工精细,方法独特,色成酱紫,刀口明亮,清香鲜美,肉烂不散,软而不松,香型独有,具有活血,降压,滋补益肾之作用。

高唐驴肉出名,尹集老王寨驴肉更负盛名,他们加工驴肉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当地人俗称驴为鬼,故称驴肉为鬼子肉。清末时曾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也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老王寨“鬼子肉”加工精细,方法独特。将刚宰杀好的新鲜驴肉分割成五至六斤的大块,洗净后放入锅凉汤(多年老汤)中,烧加少许火硝提色清污撇去浮沫等杂质,再放入大料、茴香、丁香、陈皮、肉豆蔻、草果、白芷、砂仁、川芎、杜仲、干姜等30多种药料的纱布袋,改文火敞锅煮三、四小时直至肉烂。最后是卧缸:先将肉捞出待晾,再在瓷缸内放些与煮肉时相同的药料,将锅内滚汤除去浮油,冲入缸中,与药料混合。待肉凉透后泡入缸内汤中,此为卧缸。时间较长为好。

用此方法加工的驴肉,呈酱紫色,清香鲜美,香而不腻、烂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压、滋补益身之作用。其驴鞭称作“金钱肉”,更具补肾壮阳之功,是肴中难得之佳品。

老王寨牌驴肉,是老王寨食品有限公司的龙头产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低脂肪高蛋白营养食品,公司在深入挖掘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加工科技相结合,形成了速冻、低温肉食、高温肉食等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老王寨”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商标。山东省高唐县老王寨食品有限公司,是高唐州老王寨牌驴肉的正宗继承者、老王寨商标合法持有者、唯一保留使用传统制作工艺者。

九. 浙江省 宁波 奉化 尚田草莓

尚田草莓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尚田镇的。奉化尚田镇是中国草莓之乡,拥有万亩草莓基地,草莓个大味甜、色泽红艳、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尚田镇东南部盛产稻谷和草莓、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有“中国草莓第一镇”“浙江草莓之乡”美誉。尤以冷西村的5000亩大棚草莓最为突出。近年来,镇相继成立了草莓“购销中心”、“农民草莓协会”、“草莓研究所”等,先后引进了16家以加工草莓等原材料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有力地推进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新格局。

尚田草莓在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通过绿色标准化栽培管理,盛产的草莓果大质优,形美味甜,芳香醇厚,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A、B、C和氨基酸。根据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鲜草莓“丰香”品种的可溶性同形物>8%,含糖量>10度,优质大果形品种“红颊”和“章姬”的含糖量>12度,最高达到14.5度,品味酸甜可口,各项产品质量和农残指标都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要求,属绿色水果之精品,对人们美容养颜、保健防癌、延年益寿具有良好的功效。

十.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脉田糖瓜

脉田糖瓜(麦芽糖)久负盛名。相传明崇祯年间,高村镇脉田村伯姓农民闯关东学得麦芽糖制作技术。回家后,组织族人成立制作麦芽糖瓜的小作坊,每年冬闲制作麦芽糖。此后,村中殷姓、原姓农民也学会制作糖瓜。初用大麦、黍米作原料,后改用玉米、高粱、地瓜或大米。

脉田糖瓜甘甜脆酥,入口即化。清嘉庆年间,就驰名胶东。清末,制糖作坊发展到6处,从业者50多人。解放后,脉田村的制糖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的麦芽糖汁浓度高,甘甜、醇香,是制作各种糕点、色酒、酱油等副食品的最佳调料。脉田糖瓜不仅受到当地群众青睐,而且大量销往威海、烟台、青岛、荣成等地。1990年,制糖作坊9家,从业人员120多人,年产糖瓜1.5万公斤,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副业。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