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鄂尔多斯哪里买特产便宜 鄂尔多斯有什么特产和值得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鄂尔多斯哪里买特产便宜 鄂尔多斯有什么特产和值得买的更新时间:2022-05-22 23:54:03

一.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 土豆丸子

土豆丸子

将土豆削皮洗净,擦成丝状,倒入盆内,洒面粉与土豆丝拌匀(土豆丝略洒水)放入笼屉蒸熟,抖入盆内,锅中放猪油,油熟后加佐料盐、葱花,将蒸熟的土豆丸子倒入油锅中,用铲子翻搅,炒熟调烂腌菜即可食。特点:坚软适宜,入口绵烂。

二.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普氏原羚

1875年,俄国著名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但一直误认为是藏原羚,直到13年后方才正式命名为“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和黄羊差不多大小,与其它羚羊不同的是它的角内弯,臀部长着白色的毛。

如今这一我国独有的羚羊,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数量最少,分布范围最窄的羚羊类,比大熊猫、藏羚羊更加濒危。

三.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蒙古靴

传统皮靴。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靴头尖而上翘,靴体宽大,以便在靴内套裹腿毡、棉袜、毡袜、包脚布等,裹腿毡露出靴筒外约两寸。靴面不同部位,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穿着舒适保暖。骑乘时,能护腿、护踝,便于行走。能踏沙、踏雪,又可防虫、防露。

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牧区的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踩壮胆,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小阻力,又能防寒。因此为牧民们所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无论男女,皆穿靴。

按式样分,代表性的主要有传统蒙靴、马靴、圆头靴子、马海等。

四.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 诈马宴

诈马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时,成吉思汗陵推出的一项古色古香的旅游项目。在成吉思汗行宫高大的宫帐中举办诈马宴,再现了大蒙古国和元朝时期“内廷大宴”的隆重与肃穆:包内陈设,家具式样,壁上字画,服务人员的衣着,甚至美味佳肴等无不紧紧扣住“古”字。乐师、鼓手吹奏着喜庆乐曲,彩幡缤纷,仪仗队规模宏大,聆听优美、典雅的古乐,观赏婆娑的舞姿,静看放在台案上的、系着红绸、盖着黄绸布的烤牛(过去用烤羊,现在改用烤牛。烤牛时,把剥过皮的整牛放在烤牛窖里烘烤两天两夜,即成。烤熟的牛肉,色泽金黄,肉嫩可口)。望之,不禁使人心醉神迷,顿生新天异地之感,更会使您沉浸在历史的梦幻之中。

关于诈马宴的来历,根据《历史上蒙古族的诈马宴》一文记述,简要整理如下:诈马宴是古代蒙古民族最为隆重的宫廷宴会,是融宴饮、歌舞、游戏和竞技于一体的娱乐形式。滥觞诈马宴,又称质孙宴,它是大蒙古国和元朝时期的“内廷大宴”。“质孙”是蒙古语“颜色”的音译。因为,质孙宴是众多宴会中最为盛大的一种,所以赴宴者必须穿戴质孙服,故称质孙宴。赴宴诈马宴,是宫廷最高规格的食飨,它的宗旨是:纵情娱乐,增强最高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它有适宜的时间地点,固定的场所,对赴宴者的身份、服饰均有严格规定。举办诈马宴的场所,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多在金碧辉煌的昔刺斡耳朵(黄色的宫帐)中进行。对赴宴者的服饰要求更为苛刻:必须穿质孙服,君、臣均为同一颜色;宴会期间,每日必穿不同颜色的服装。

诈马宴的入场形式颇具特色。清晨,赴宴者各持彩杖,列队驰入昔刺斡耳朵所在之处。大汗通常乘马而行。在一派管弦乐中,君臣入帐各就其位。大汗坐在帐中高台上的“七宝云龙御塌”之上,余者按尊卑贵贱入席:“以中为尊,右次之,左为下。”

宴会开始的第一个项目是宣读祖训,其意在于笼络宗亲。宴会开始,先有“喝盏”之俗,意为“进酒”。大汗将进酒,侍者执酒近前半跪进献,退三步全跪,全场同跪,司仪高喊“哈!”,鼓乐齐鸣。大汗饮毕,乐止,众人复位,随后君臣畅饮。诈马宴上的饮料,主要有三种:马潼(马奶酒)、哈刺基(白酒)、葡萄酒。羊肉是诈马宴上的主要食品。除食用手把肉外,还有“秀斯”(煮制成的全羊)、“昭术”(烤全羊)。此外,还有玉食(奶食品)、名贵菜肴等。蒙古族自古能歌善舞,诈马宴也总是伴随着歌舞进行,在此期间并要演兽戏、摔跤(角)、放走(长跑比赛),持续数日才告结束。诈马宴上的禁忌有两条:饮食服务人员必须用美丽的面纱或绸布遮住鼻子和嘴,防止他们呼出的气息触及食物。严禁践踏宫帐中的门槛。因为他们视踏门槛为不祥之兆。

五. 内蒙古 鄂尔多斯 鄂托克旗 鄂托克旗螺旋藻

鄂托克旗螺旋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鄂托克旗的察汗淖尔湖、非洲的乍得湖、墨西哥的塔斯可可湖,由于PH值在9.0以上,被列为世界三大生长螺旋藻藻种的天然碱湖。199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乔辰带领螺旋藻课题组对鄂尔多斯沙区碱湖进行考察,意外地在鄂托克旗的察汗淖尔碱湖发现了天然钝顶螺旋藻。由于察汗淖尔湖的螺旋藻种富含22碳6烯酸—俗称“脑黄金”,名冠世界三大螺旋藻湖之首。2003年,鄂托克旗开始试养螺旋藻以来,至2007年,鄂托克旗达到年产螺旋藻700多吨,到了2008年,螺旋藻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鄂托克旗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高达750吨的螺旋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该旗成为了世界螺旋藻主要的供应基地。

199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乔辰带领螺旋藻课题组对鄂尔多斯沙区碱湖进行考察,意外地在鄂托克旗的察汗淖尔碱湖发现了天然钝顶螺旋藻(螺旋藻分为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相比较,极大螺旋藻藻丝更长,螺距更宽,但从营养成分来说,钝顶螺旋藻的营养成分更高更易与吸收,所以国际上都食用钝顶螺旋藻)。中国螺旋藻产业之父胡鸿钧教授给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题词是“察汗淖尔碱湖,中国螺旋藻的故乡”“中国螺旋藻产业的希望”。从2003年以来,鄂托克旗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采取招商引资和鼓励本土企业自主发展的方式,积极发展螺旋藻产业。2009年,在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根据我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天然碱资源和优质水源等优势,提出打造“世界藻都”的战略构想,并在2009年着手规划建设螺旋藻产业园区,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中国藻都”。

地域范围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处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之间。东邻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西连宁夏陶乐县并隔黄河与石嘴山市和阿拉善盟相望,南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西北界乌海市,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南北长209公里,东西宽188公里,总面积2.1 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鄂托克旗螺旋藻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位于鄂托克旗哈马太嘎查境内,保护范围位于北纬39°09′06〞—39°05′11〞,东经108°01′25〞—108°01′34〞之间。区域生产面积1612公顷,产量达3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鄂托克旗螺旋藻是一类低等植物,属于蓝藻门,颤藻科。蓝藻的细胞结构原始,且非常简单,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作用,距今已有35亿年。生长于水体中,呈蓝绿色或墨绿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形态为螺旋丝状,故而得名。 2、内在品质指标:鄂托克旗螺旋藻是优秀的纯天然蛋白质食品源,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含有特有的藻蓝蛋白和螺旋藻多糖,且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维生素K等,并含锌、铁、钾、钙、镁、磷、硒、碘等微量元素,含有大量的γ-亚麻酸。螺旋藻中脂肪含量只有5%,且不含胆固醇,可使人体在补充必要蛋白时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功效。 3、安全要求:鄂托克旗螺旋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用螺旋藻粉国家标准》。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用螺旋藻粉国家标准。 4、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销售包装应符合GB/T17109的有关规定,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不泄露。 5、储存:成品不得露天堆放。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害。成品不得与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的物品同时存放。运输、贮藏过程符合NY/T5190-2002的规定。堆放装卸:螺旋藻在堆放和装卸时要文明操作,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凡装过化肥、农药有害化学物品车厢舱位必须经充分清扫、冲洗后方可装运。运输过程中严禁烈日曝晒、雨淋,注意防潮、防热。保证批次分明,堆码整齐,环境清洁。

六.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乌审旗 巴图湾甲鱼

巴图湾甲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图湾甲鱼”来自乌审旗巴图湾村,该村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其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造就了巴图湾鲤鱼、甲鱼天然的栖息环境。2009年以来,巴图湾鲤鱼和甲鱼连续7年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巴图湾渔业”商标先后被认定为市级知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名优特”农畜产品,目前年产值达到300万元,带动周边农牧民人均增收7600元。

内蒙古

内蒙古乌审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

乌审旗无定河镇巴图湾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8′38″~109°46′45″,北纬37°53′46″~37°58′34″

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杭锦旗 杭锦旗塔拉沟山羊肉

杭锦旗塔拉沟山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内蒙古塔拉沟羊肉,羊肉中的冬虫夏草,18种中草药植物滋养,天然山泉水润泽。

内蒙古

杭锦旗羚丰农牧业发展协会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独贵塔拉镇、塔然高勒管委会、吉日嘎图镇、呼和木独镇、巴拉贡镇、伊和乌素苏木共7个镇(管委会、苏木)76个嘎查。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4′49.3〞~109°04′21.9〞,北纬39°22′7.8〞~40°47′37.5〞

八.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东胜区 褐煤

传说百年前,有位媳妇从娘家探亲回来,忽然发现炉灶灰堆里有几块没有燃尽的火炭(火种),大似拳头,小如杏核。惊喜之余,这媳妇就往炭上放了几块碎炭。不一会儿,炭就吸着了。从此,“住娘家炭”的趣说,便在民间流传至今。“住娘家炭”学名叫褐煤,又称煨炭。褐煤呈褐色或褐黑色,光泽暗淡。煤化程度高于泥炭,属于年轻煤。褐煤具有独到的优良秉性,取暖时,只要往炉里放上几块火种,火种上再放一些捣成块的褐煤,不多会儿,炭就忽忽忽地着了。涮羊肉时,如果用这种没有黑烟的火种当木炭火苗很旺。做饭时,若没有火种,没有劈柴,顺手取一张报纸,就可把褐煤点燃。褐煤质松、易风化。保存褐煤,必须躲避风雨,放在屋里。若经风吹日晒、雨淋,不明显的层状结构,就被剥蚀得像鱼鳞鳞片似的浮泛起来。较紧密的结构,也变得松松散散,以至最后把褐煤风化成粉末。褐煤除直接用于燃料、可供发电外,还能分解出煤气、煤焦油、焦炭;提取苯、合成氨、氨乙烯、乙炔等多种化工原料;回收稀有元素锗、镓、钒、铀、钆、铍;其液体部分的煤焦油和轻油以高压加氢,可制造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精制后的苯酚和二甲酚,是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原料。( 伊克昭盟)

九.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蒙古帽子

蒙古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兽皮制作帽子的。后来逐渐有了棉、麻、丝等制作材料。其材料主要来自周围的农业地区。虽然说头巾的产生早于帽子,蒙古人一直把巾、帽并用至今。只是男士系扎头巾的方法、样式与妇女有所区别,而且一般不戴颜色鲜艳的头巾。

蒙古帽子大体上有冬、夏两种类型。在12~13世纪,蒙古男士在帽顶插上海青鸟或游隼的羽毛,把款式设计成猛禽形状,这就是后来称其为栖鹰冠的帽子。栖鹰冠的由来与蒙古某些部落把海青鸟当作自己的祖先_——图腾有关。当时的蒙古成年男子戴尖顶或圆顶栖鹰冠,贵族或汗(部落首领)的栖鹰冠还要讲究质地,夏天用上等锦缎,冬天用狐、貂皮制作,并配以金、玉顶珠。贵妇人则戴宝革卡(宝革涂革或罟罟)帽。

在任何重要场合蒙古人都注意帽子及其戴法。迎接客人时不论男女也要戴好帽子出来见面。这有双层意思,一方面证明自己的体面,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人。尤其是古代,女人如果没有帽子或来不及戴帽子就不能出现在陌生人面前。到了近、现代之后,蒙古社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差别,但是再穷的人家也要想尽办法置办好出嫁姑娘的头饰。这与蒙古人尊重帽子的习俗不无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风俗文化中有个别极端的例子。如拜见特别重要的人物或举行祭奠活动时,反而要摘下帽子。祭奠天地、向佛祖磕头、见德高望重的长辈时都是如此。在史书中明确记载,成吉思汗小时候,逃脱了三姓蔑儿乞惕的追杀,躲进不儿罕山之后,摘下帽子,揭开腰带,向这座圣山磕了九头,行了长跪礼。所以磕九头行长礼是蒙古人最虔诚的礼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