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合阳土特产有哪些 合阳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合阳土特产有哪些 合阳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1 06:48:46

一.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滦镇葡萄

滦镇葡萄

滦镇俗称陕西的“吐鲁番”,这里葡萄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果质最优。这里生长的葡萄口味纯正、晶莹透亮、营养丰富、含糖量高且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这里生长的葡萄种类繁多,既有传统的中国品种,又有欧美品种,目前已栽培了腾稔、红高峰、克伦生、波尔来特等30多个品种可供不同消费者选择。葡萄种植已成为滦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农业产业化新亮点。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

二.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油酥角

油酥角也称“酥角馍”,是韩城饮食市场上一种很有特色的面点。油酥角之所以酥,之所以油,就是因为它含油量较多。它的主料为小麦面粉和食油,辅料有芝麻、食盐、十全大料面、酵面和碱面。

它的做法是取面粉一斤,用175克植物油和成油酥面,用溶入适量碱面的四季水揉和,再加适量酵面、食盐和十全大料面,揉成面团,让其饧一会儿。这个过程便是各种物质相互融合,相互化合的过程。没有这个充分融合、化合的过程,就很难做出香酥可口的成品。

饧好之后,将面团再次揉搓,揪成四个等量的面团。将小面团擀成圆饼,先放在鏊上烙,之后十字切两刀,成为四个相等的扇形饼。这时,将扇形饼放入上下皆有炭火的烤炉,烤至饼两面鼓起,呈金黄色时即告成熟。

油酥角入口外脆内酥,咀嚼时松酥可口,特别为老年人所喜食。且经烙烤,其中的水分多已散失,所以也耐存放,乡下人进城时,许多人都要给父母买几个,让父母享一下口福。

做油酥角由于费油费事,做好并不容易,且成本较高,食用人群又不广泛,所以过去卖烙饼的人不少,做油酥角的人却不多。较有名气的是北关草市街口一位姓李的师傅,他做的油酥角质量高,名气大,每天都是供不应求。现在长长的一条金城大街,做油酥角的也只有两三家了。

关于油酥角,以前还流传一个故事。说是以前在韩城古城做生意的,多是山西人。其中一位掌柜的年纪老了,还乡赋闲,生意便由儿子接班打理。儿子问父亲:“您老在韩城待了半辈子,你最爱吃韩城什么东西,我回来时给你捎些。”父亲答道:“我最爱吃韩城的油酥角,你每次回来都要带,不能忘了。”儿子于是遵照父亲的叮嘱,每次回家都捎带不误。不料有一次,竟空手而归。父问其故,儿子说,这次回来不太顺当。上船后风急浪大,行船一度偏离航线,摊住了(即搁浅了),于是只好在船上等机会,这样就耽搁了一天。一天下来,肚子饿得没办法,只好把给您老带的油酥角吃了。父亲听完之后说,从韩城到咱家,虽只隔一条黄河,可是隔山不算远,隔河不算近,你每次回家都要坐船,说不定哪回会发生意外。万一不能按时回家,肚子饿了怎么办?油酥角酥耐存放,吃起来油香,吃后顶饱,我让你带油酥角,就是为了预防不测,这下你该明白了我的用意吧!儿子这时方恍然大悟,才知道老爸的良苦用心。

三.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合阳踅面

“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合阳踅面

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食品。在合阳,在东府,那都是相当有名。而在合阳当地流传的这句“没吃踅面没看线(戏),没有到过合阳县”,就更加说明了踅面在合阳人生活中的重要。

踅面的来历

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汉朝初年,魏王豹反汉,韩信奉命出兵平叛,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踅”即“折足”,是个会意字,在关中方言中是“转来转去”的意思。因为踅面从和面、摊饼到下面、捞面甚至放调料的每一个程序,都有“踅”的动作在里边,因而得名。

“踅”字的读音说起来,这个“踅”字也是有一段故事的,“踅”字本身是个冷僻字,清代合阳有人编了一本《土音杂字》,出于好心,找了一个古音又读“xué”的“页”字来为“踅”字注音。但不想知知道这个古音的人实在太少了,结果弄巧成拙,大家都按本音读“yè”,而没有人读“踅xué”,外地人到合阳更是按字读音,这样一来,便把“踅面”弄成“页面”了,实在是一大误会。

踅面的做法

合阳踅面是用七成荞麦面与三成小麦面混合制作的一种面食。食用虽然方便, 制作过程却比较复杂,要求也比较严格。须选上等荞麦与上等小麦,磨成上等面粉。和面叫做盘面,要用扁担或木棒搅和,小伙子干这活也会出汗。将面盘硬后加水,逐步搅成稀糊状。备两个平底鏊锅,其形状中间略高而四周缓慢变 低。将面糊倒入鏊锅,迅速用刮板由中间向四周摊刮,再由外沿向中心摊刮,使其成为大约一个铜元厚的圆饼。见圆饼将干时尽快移至另一个鏊锅烤烙,要烙熟,却不要焦黄。这需要有相当经验,能够掌握好火候。面饼的直径在一尺八 到二尺一之间。烙好后先要一张张垒好,叫做“合”,目的是避免水分消耗,保持柔软状态。然后再一张张摊开,在木椽上晾凉。然后折三折,切成不足一 厘米宽的面条,整齐地放在一种特制木箱里,盖上干湿布,准备食用。这样的踅面,冬天可保存十天半月,夏天可保存两三天。

踅面的吃法

制作好的踅面好比方便面。吃时在开水锅浸泡两分钟,捞出,放进碗里,加少许粉鱼,调盐、醋、葱花、花椒面,再淋上辣椒油及熟猪油即成。粉鱼讲究用绿豆粉制作,这是最好的。用小麦面、玉米面也行。但通常多用红薯面制作粉鱼。合阳盛产优质红薯,干甜适口,制作粉鱼也不错。合阳人吃踅面,喜欢多放辣椒油和猪油,这样,吃起来,又绵,又润,又辣,香味浓烈,颇觉过瘾。也可以伴着喝一碗粉鱼汤。有干有稀,符合卫生营养要求。而且荞麦又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当地群众在原来简单食用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进,把大饼切成细条,吃时在锅里稍煮,捞出来加上调料,更加好吃。

四.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西安烤肉

小吃名人:烤肉在西安风行,也就是短短20多年间的事。20年前烤肉进入西安的时候,以新疆人为主,因为西安本土没有烤肉这个饮食文化,这个饮食文化是从新疆流传过来的。他叫马宽平,按当地人的习惯就被叫做平娃。在西安,提到平娃烤肉,就都知道是鼓楼后头那个胖胖的烤肉师傅。

平娃在烤肉这个行当里算干得不错,从路边小摊干到几百平方米的店堂,40多名员工,还聘了经理,不过当初他给新疆师傅切肉串肉的时候,可没想过会有今天。

最初卖烤肉的师傅们大都像平娃说的那样,是没什么办法,才干上这一行的。毕竟卖烤肉成本低,虽然赚得少,客源还算丰富。

烤肉的一个重大变化也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卖烤肉的西安人多了,味道就向西安人喜好的那个方向上变。具体奥妙说不太清,调料还是老三样,只加上了自配的烤肉酱料,肉块小而薄,每串必配上肥肉才能做出汁浓、味美的烤肉来。有了这样的变化,烤肉才变成了西安的烤肉,原先正宗的新疆烤肉,慢慢没了踪影。

烤肉在西安人缘特别好,年轻小伙把它当饭吃也不稀奇,一顿吃掉百十串烤肉,再喝上两瓶啤酒,酒足饭饱的满足感,真没处找去。

西安的烤肉有自己的脾气,头一个是“白天不卖晚上卖”,第二个是“不烤羊肉烤牛肉”。烤肉摊是有点酒吧的味道,白天没人,晚上尽是泡到一两点的。西安的夜市火爆,夜市上当以烤肉居多,而烤肉又以回民坊的最有名。

从外地到本地,从地摊到店堂,一次次的变化西安烤肉就这么走过来了,不过在环保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每日里烟熏火燎,烤肉摊周围的居民也有意见,烤肉的故事还能讲下去吗?不过平娃倒是又有了自己的新点子。他安装了除尘设备,经过除尘以后排出来的这个烟,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水蒸气一样。

西安的烤肉师傅这一回走到了环保部门前边。平娃花几万元装的设备。不过平娃自己倒觉得不冤,环保本来就是需要人人自觉的事情,要是因为眼光短浅,舍不得花钱,万一让烤肉的故事在自己这一拨人手里讲不下去了,还真对不起每天上门有说有笑的老顾客。

小吃特点:香!孜然辣椒都放的恰到好处!

五.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清汤羊肉

把羊肉加桂皮之外的十全大料入锅文火焖煮七八个小时捞出,汤清如水,香气扑鼻,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用热烧饼夹肉吃,然后喝汤,亦可用汤泡烧饼,是合阳人喜欢的地方风味食品。

清汤羊肉

清汤羊肉,讲究肉肥汤鲜,也有专门拣瘦肉吃的。清汤羊肉制作工序简单,先将洗净的羊肉放入清水锅中用温水煮,待水开羊肉起泡沫后,用漏勺将泡沫除掉,再放入生姜和萝卜片以除膻味。羊肉煮熟后再放入盐,熬十几分钟,捞出羊肉去骨,切成薄片,把肝子、血片、羊肚子切成细丝,单独置放。再投入香菜、姜粉、辣子、葱花、大蒜等调料。食用时,将锅盔掰碎泡入热气腾腾的羊肉碗内,辣子随着油花飘转,香气四溢。

六.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合阳富硒小米

“好家米”牌富硒小米由合阳县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

富硒“好家米”,色泽鲜黄透亮,颗粒圆润饱满,油味浓厚,口感香醇,安全优质高营养,天然绿色保健康。富含人体中必需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微量元素。特别是采用等离子交换富硒技术,经先进设备深加工,生产的小米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解毒、防癌、抗癌、保护心脑血管和视器官、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其主要特点是:

1、悠久的历史人文营造出富硒小米的良好声誉。合阳小米的历史源远流长,商朝宰相伊尹躬耕种植,周文王妃太姒亲手烹饪,因其口感香醇、油味浓厚被定为朝廷贡品。相传公元104年汉武帝来合食用后赞不绝口,更让合阳小米名扬天下。

2、优越的生长环境造就出富硒小米的独特品性。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小米基地3000余亩,位于北纬35°、东经110°、海拔800米以上的渭北旱塬最佳优生区,年大于10度的积温3100-4000摄氏度,土壤有机质0.8-1.2之间,年降雨量596.3mm,生育期长,光照充足温差大,远离工厂无污染。

3、科学的管理耕作孕育出富硒小米的优良品质。合作社聘请土壤营养学博士、富硒专家魏国华教授为首席专家,整个谷子的生产过程,从整地、播种、施肥、喷硒、收割、晾晒、验收等各个环节均由专家团队进行精心指导。合作社给各基地统一供应优良品种和配方有机肥,谷物以高于市场30%的价格统一收购,从而保证了小米品种好、无污染、纯天然、富含硒的优良品质。

4、规范的加工流程打造出富硒小米的优秀品牌。基地收获的谷物,采用传统的方法晾晒储存,运用先进的生产线进行加工。通过碾米、色选、化验、计量、包装等工序,最终形成产品投放市场。由于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进行加工生产,从而保证了产品没有杂质,颗粒饱满,色泽金黄。

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生产的“好家米”牌富硒小米声誉远播,远销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西、陕西各地。是西北地区首家办理生产许可证,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专业合作社。“雨阳”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好家米”被评为渭南市著名商标和渭南市特色产品。2013年“好家米”牌富硒小米被中国特色产品博览会评为“中国市民喜爱的品牌”,并荣获杨凌博览会“后稷奖”。

七.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糍粑

将优质土豆冼净,蒸熟后云皮,放入石臼之中用木杵锤打,直至粘稠状,取一块入碗中,加入汤汁、酸菜等即可食用,目前已成为农家乐接待四方宾客的主打品种。

夏秋时节,蓝田人有自己的专属美食——糍粑。蓝田糍粑不同于南方地区的糍粑,它是用洋芋做的。

洋芋又称土豆,从夏天第一拨洋芋成熟,蓝田人便开始忙着做糍粑。洋芋糍粑的制作比较讲究,原料选用粗皮、个圆的洋芋,洗净放入锅内蒸熟,再剥去外皮,然后晾温至20℃~30℃,将晾温后的熟洋芋放入石窝内,用锥形石杵砸,现在一般用木制的槽和“T”字形木锤来代替石窝和石杵。把洋芋砸至有很好的粘性和弹性,能不沾附石窝或木槽时即可,砸的时间越长,食用时口感越好。洋芋砸好之后待用,这时用油炝一锅带有酸菜的酱水汤,在汤内放入适量的花椒粉、蒜泥、葱花、姜末、精盐等调料,然后将洋芋糍粑按食量多少放入汤内稍加温后连菜汤和洋芋糍粑盛入碗中,最后调上香菜、油泼辣椒。此时香味扑鼻,尤其是看到碗中的洋芋糍粑在红黄绿色调料的衬托下如同银色的鱼藏头露身、隐隐蠕动。其香味浓郁,食之润滑可口,别具风味。洋芋糍粑还可以配上花椒油、芝麻油、香醋、蒜泥等蘸着吃,或者蘸白糖、蜂蜜食之,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这时,放一块糍粑在嘴里,任其在舌尖上慢慢化开,如绸缎一样细腻,似丝帛一般爽滑,那感觉,美好得一塌糊涂……

八.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北雷王“红薯

陕西省合阳县黑池镇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钾丰富,气候适宜,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1.2℃,且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优质矿泉水已普遍应用于灌溉。黑池镇北雷村是红薯生产专业村,其特定的土质气候条件生产出的红薯口感甘香、色泽红鲜。

九. 陕西省 渭南 合阳县 羊肉餬饽

羊肉餬饽

合阳黑池镇的羊肉餬饽曾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黑池镇,因书圣王羲之题字之后在涝池涮笔染黑池水而得名,且是明代传奇戏曲家王异的故里,文化底蕴丰厚。单就饮食文化而言,地方风味美食羊肉餬饽,还同南宋的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和王镇有关。

《宋史》载:金将王镇归顺南宋,领兵南下,行至黑池附近的韩庄,天已昏黑。老百姓见军纪严明,就热情的招待,有的端羊肉,有的送烩饼。王镇又渴又饥,就将这两样东西掺合在一起,其香妙不可言。于是他令伙头军询问这两样东西的做法。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王镇同岳飞在朱仙镇里应外合,大破金兵,迫使金兀术仓皇逃走。在会师祝捷会上,王镇就用那“二合一”招待岳元帅。岳飞细品,觉得味道极美,就问这是何物。王镇说:“肉是羊肉,饼子是汉民叫饽饽,我们胡人很爱吃。”岳飞说:“胡汉能成为兄弟,也可以变一家,那就叫餬饽吧。”

餬饽有油水厚、味道美、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特点,过去曾有“宁吃一盘餬饽、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谚,可见其受群众欢迎的程度。美食家评论说:“黑池羊肉餬饽肉肥的不腻,瘦的不柴,饼筋而不皮,软而不粘,香气持久,鲜美适口,回味绵长。”解放战争时期,-司令员率二纵队转战渭北驻扎到黑池时,品尝老乡送的羊肉餬饽,赞不绝口:“美味,美味!”

羊肉餬饽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其为热性,温中暖胃,常食能治胃寒、腹脘胀疼下泄,对伤寒、感冒、咳嗽亦有一定疗效,是老年人的滋补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