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梧州必吃十大特产 梧州特产什么最出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梧州必吃十大特产 梧州特产什么最出名更新时间:2022-04-15 12:51:32

一. 广西 梧州 藤县 梧州蜜枣

梧州蜜枣产于广西梧州。梧州密枣是以平南、藤县、苍梧等地所产的个大核小、肉质疏松、皮薄而韧、汁液较少、尚未完全成熟的青枣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先以铁梳沿纵向将枣皮划破成槽,深达肉厚的一半,然后浸泡去其单宁,使枣质松软,两小时后捞出放入锅中煮沸,再用清水漂洗、沥干,放进糖锅中用旺火熬煮,待枣变软转黄时,加入蜂蜜或饴糖再煮约一个小时,将枣与糖液一起倾入冷容器内静置45分钟,以便使枣能吸够糖液,然后取出放进烘房烘烤或在阳光下曝晒至半干,用手指捏成扁状,略带马鞍形,再继续烘晒,直至表面泛白霜时即成。

梧州蜜枣呈暗红色,马鞍形,含糖量70%左右,枣体半透明,干爽宜长期贮存,肉厚质松,清甜可口,具清心润肺之功效。

梧州蜜枣是以平南、藤县、苍梧等地所产的个大核小、肉质疏松、皮薄而韧、汁液较少、尚未完全成熟的青枣为主要原料,这种蜜枣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含量为最高,每枚枣内含400--600毫克,比同等重量的梨子高出140多倍,维生素D含量也是果中之冠,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滋补品。

制作时先以铁梳沿纵向将枣皮划破成槽,深达肉厚的一半,然后浸泡去其单宁,使枣质松软,两小时后捞出放入锅中煮沸,再用清水漂洗、沥干,放进糖锅中用旺火熬煮,待枣变软转黄时,加入蜂蜜或饴糖再煮约一个小时,将枣与糖液一起倾入冷容器内静置45分钟,以便使枣能吸够糖液,然后取出放进烘房烘烤或在阳光下曝晒至半干,用手指捏成扁状,略带马鞍形,再继续烘晒,直至表面泛白霜时即成。

梧州蜜枣呈暗红色,马鞍形,含糖量70%左右,枣体半透明,干爽宜长期贮存,肉厚质松,清甜可口,具清心润肺之功效。

梧州“和平牌”蜜枣,是梧州糖厂的拳头产品。日字型木箱面印上和平鸽,外加软草席包装的"和平牌"蜜枣,带着梧州的光环,誉满粤港澳东南亚,并行销到有粤侨的外国。“和平牌”蜜枣,具有“养颜、润肺”的药用功能,是纯“绿色食品”,是熬猪骨菜干汤的上等佐料,更是中秋佳节同月饼一道进入千家万户的礼品。

二.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濛江“头彩“大头菜

藤县濛江镇年产鲜大头菜约6.75万吨,加工成干头菜约2万吨。头菜既香又脆,销路较好。去年,镇直濛江工贸公司注册了"头彩"牌商标,加工生产"头彩"牌头菜,改善制作方法,提高品质,并将头菜抽真空加工成每袋0.1-0.5公斤的小包装,既方便食用及保存,又环保卫生。


三.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梧州河粉

河粉又有称“汤粉”、“老友粉”。以扁米粉为主,佐以瘦肉牛肉牛腩等卤肉,适量调味料以及青菜少许,用猪骨鲜汤熬煮而成,肉香卤味尽贯于米粉之中,纵远观亦能闻见香泽浓郁。

梧州人多喜好吃河粉,若有幸得尝河粉中的佳品,真是“一啖未落肚,筷子又递到上嘴边”!河粉本来极烫,如此不停不歇地将一大碗热粉食罄,真会汗流满面,淋漓尽致!梧州大街小巷河粉店很多,比较有名的有超记、炳记、大老粗、南华里、牛记、刘姐等。

四. 广西 梧州 蒙山县 蜂巢芋角

用芋泥作皮,猪瘦肉、虾肉、冬菇等炒熟后作馅,包制成角形,下油锅炸制而成。其皮色金黄,表层小眼密布,状若蜂巢,外皮酥脆,内层软滑,馅有微汁,鲜美香浓。此品是茶市必备的点心,广西、海南均盛行。以广西荔浦所产的香芋做的最佳,故又称荔浦芋角。

五. 广西 梧州 蒙山县 “三角牌”木薯淀粉

是梧州淀粉厂产品,连续四次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
( 梧州)

六. 广西 梧州 苍梧县 苍梧松脂

苍梧县、岑溪市是全国十大产脂县之一,市郊区也盛产松脂。梧州松脂厂是国内最大的松脂厂,年产脂居世界第一。该厂多个产品获广西名牌、优质产品称号

(梧州)

七.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茴油

茴油八角又名大茴,以枝叶蒸油称茴油。八角气味芳香,是食物调配香料。茴油用于配制高级化妆品、糖果、食品、酒类及制药等用。是岑溪有较长历史传统的商品。民国24年(1935)茴油产量即达400市担。解放后,县林业、外贸部门历年从资金、技术、肥料、种苗等方面积极扶持山区发展八角生产,主产区有筋竹、大业、诚谏、梨木、安平等乡镇。县七坪林场经营八角林300亩年产八角籽5吨,产值4万元左右。到1987年,全县有八角林2.82万亩,年产八角41吨,茴油39.73吨,1988年达85吨;1989年八角产量上升到100吨,1990年增到171吨。全县办有小型茴油厂100多个,一般生产茴油40—50吨左右,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英、法、意、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及香港、澳门等30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出口21吨。

八.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梧州大福饼

大福饼是梧州市历史悠久的传统名点之一,相传大福饼最早见于清代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0年),原为从广东移居梧州城郊的一位老太太创制。故取名为“婆婆饼”。后来梧州城一位落第穷秀才为了生计,拜老太太为师学艺。老太太见穷秀才为人忠厚,又聪明勤学,便把“婆婆饼”的技艺传授给他。老太太谢世后,穷秀才觉得“婆婆饼”名不雅致,便易名为“大福饼”。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到了民国时期,“大福饼”的制作技艺流传开来,当时梧州城已有四五家饼铺生产,影响也随之扩大,成为梧州人有口皆碑的著名糕点。到了40年代末50年代初,有的老师傅去世,有的退休或改业,“大福饼”的制作技艺濒临失传。1956年梧州市饼食社(现百乐食品厂的前身)为了抢救这一传统技艺,广泛收集了解放前各家饼铺“大福饼”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加以综合研究,取其精华,恢复了这一著名糕点的生产。目前,梧州市百乐食品厂生产的“大福饼”,由于配方合理,工艺精湛,产品松软细腻,营养丰富,老幼皆宜,1983年荣获广西优质食品奖,1985年荣获全国儿童生活用品金鹿奖。大福饼的制作工艺如下:
(原料)精面粉50公斤,优质白糖25公斤,鲜鸡蛋5公斤,发酵剂适量。
(工艺)先把面粉筛一两遍,使其松散并充分混入空气;把白糖加适量水熬煮成稀稠适度的嫩糖浆待用;将面粉、糖浆、蛋液等混合拌匀,调成软面团,再经推、揉、拉、磨等工艺处理,制作熟面团,然后分块提出,做成饼坯,成型后送入烤炉烘烤。炉温掌握在摄氏180~200度之间,成熟后取出,经冷却、包装即成。
(特色)饼形端圆,品质细腻,松软,富有弹性,香甜可口,无硬、干、实现象。

九.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同心米粉

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选用该县同心村的优质大米和优质水,经科学方法和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粉丝幼滑、油光白净、呈半透明、速熟耐煮、汤清不浊、入口爽脆及细幼美观等特点而久负盛名,并远销港澳

( 梧州)

同心米粉主产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同心镇的同心村一带,故称同心米粉。在清朝时,同心米粉已有盛名。当时,同心村一带的村民以家庭小作坊形式,利用自家井水加工米粉,所产的米粉洁白细滑耐煮,熟后柔软可口。据传,清朝时一位官吏把同心米粉进贡朝廷,备受青睐,从此,同心米粉声名鹊起,成为一个知名品牌。

同心米粉都是选用当地优质大米和高山矿泉水或自家井水,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工序主要有浸米、洗米、磨浆、蒸粉、晾晒、回软、切丝、再晾晒、包装等。成品每扎约50克,美观、小巧、别致。粉丝细薄,干爽白净,呈半透明的润泽虾肉色。用开水烫直粉丝沥水,配以汤料即可食。同心米粉速熟耐煮而水清不浊;汤煮则滑嫩,爽脆可口;炒则粉条柔软,不粘连;口感好、易消化。以其口感独特而被称为“广西一绝”。2005年向国家专利局注册了“正心牌”专利商标。

上世纪70年代,同心米粉加工小作坊有100多家,年产量600多吨;80年代,加工作坊150多家,年产量1100吨;90年代加工米粉作坊达200多家,年产量1800多吨;进入21世纪后,加工作坊达260多家,年产量3500多吨。已形成了同心、沙村、真胜等一批加工米粉专业村。

同心米粉多由商贩收购后运至各地销售,以区内和广东、上海及港澳地区为主。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节经贸洽谈会上同心米粉火暴邕城,南宁及桂林、百色、上海、珠海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订购。南博会后,同心米粉冲出国门,打入了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市场。

十.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堡茶

具有红、浓、醇、陈的品质特点,是中国名茶之一,年产量约100多吨。该茶出口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
( 梧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