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越秀区特产批发市场 广州越秀区哪里有特产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越秀区特产批发市场 广州越秀区哪里有特产卖更新时间:2022-03-30 12:07:54

一.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生炒田螺

是梧州的风味小食之一。将活田螺处理干净后,把螺尾去掉少许,以便入味食用。然后配上蒜泥、姜末、豆豉、紫苏和少量辣椒或胡椒粉,炒至近熟后加入猪骨汤熬至螺香四溢即可趁热食用。田螺肉鲜甜可口,田螺汤美味无穷
( 梧州)

二.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状元及第粥

状元及第粥,是广东广州地区汉族传统小吃之一,是根据相关历史故事传说而发展而来的一种粥。现在多为讨个吉利,有不少父母买“及第粥”拿回家中给子女吃。香浓可口,味道醇厚。

相传在明朝,广州西关有一个叫伦文叙的小男孩,从小喜欢吟诗作对,由于家境贫寒,从小便出来卖菜。

有一天,他挑着一担菜路过丛桂路一间粥铺时,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但又没钱买。店主认出他是诗童伦文叙,便让他每天把菜挑到店里,帮他买一部分,并且每天给他一碗粥喝。

自从以后,伦文叙天天都吃到不同的粥,几年后,伦文叙高中状元,他不忘当年店主的恩情,回乡省亲第二天便去看老店主,并请老店主煮一碗粥。老店主命人煮了一碗肉丸、粉肠、猪肝齐下的粥,献给伦状元。伦文叙便给此粥取名“状元及第粥”。

关于状元及第粥还有这样一则故事,话说清代末期,广州有个肉贩上街叫卖,天天经过一间私塾,塾师是他的老主顾。肉贩是个文盲,但为了方便记账,请塾

师教他认识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个字。

有一年的科考开场,便有人怂恿肉贩去应试,肉贩信以为真,真的去参加科考,第一次由于主考是当年的塾师,塾师有意让肉贩空欢喜一场,便自己帮肉贩写了一篇,结果肉贩高中。后来塾师担心肉贩再来参考,便交代同僚要是有人的试卷上写着"猪肉、猪肝、猪粉肠"的,应该把卷子取消,岂料同僚会错意,还是让肉贩过了。这样肉贩就再一次高中。等到京试的时候,由于肉贩捡到王府的灯笼,并且挂在考场上,主考认出灯笼是王府之物,以为事出有故,便代替肉贩写了一篇,就这样,肉贩在京试中再一次高中。

主料

大米·150克,猪腰·75克,猪肝·75克,猪粉肠·75克,猪瘦肉·75克,猪心·60克,猪肚·75克,生姜·少许,香菜·1棵。

调料

食用油·5克,料酒·1/2大匙,胡椒粉·少许,精盐·3小匙,白糖·1/2小匙。

步骤

1、大米洗净,用少量油拌匀;生姜洗净切丝,香菜洗净切末;

2、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

3、猪粉肠、猪肚用开水氽烫后放入锅内煮1小时后切开,备用;

4、猪腰去除臊筋,用开水氽烫后切小块;猪肝、猪心与猪瘦肉切小块,洗净,加入生姜丝和精盐、白糖、料酒略腌;

5、将米放入粥锅,加水煮开,转中火煮约30分钟;

6、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

7、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8、将所有材料放入熬好的白粥内,煮熟后用精盐、胡椒粉调味,并撒上生姜丝与香菜末即可。

风味特点

状元及第粥以新鲜的猪杂主,以姜葱调料为辅,品尝起来鲜味爽滑,香浓可口,味道醇厚。

营养价值

猪肉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液、润肠胃、丰肌体、泽皮肤等作用。可以供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营养不良者及妇女产后乳汁缺乏者食用。猪肉还能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改善缺铁性贫血。[

伦文叙 (1467~1513)伦文叙(1467年-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人(该地现为广东省佛山市澜石镇黎涌村)。生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另有说1466年生),卒于明武宗正德八年。明朝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自幼家贫失学,靠父母以种菜、卖菜为生。他的父亲伦显,小时候也读过书,只因生活贫困,未能走科举之路,于是便把希望全部希望寄托在小文...... 详细>>>

三.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鲜虾云吞面

鲜虾云吞面

民国初期,当时广州西关一带流行用面担上街摆卖云吞,尤以“驰记”最有名,档主担着面担走在麻石街上边走边敲竹板,“达达达”、“云吞面,好靓竹升云吞面”之声招揽生意。云吞皮薄肉多,做工精细,馅料丰富,内有猪肉、鲜蛋、虾仁等。云吞面的汤十分讲究,以前没有味精,就用猪骨、虾子、大地鱼煲制。面用的是全蛋面,一斤面粉下半斤鸡蛋,吃起来鲜味香浓,爽滑“弹牙”。

四.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彩人物文瓶

 广彩是广州彩瓷的简称,又叫广州织金彩瓷。它是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大都采用我国的织锦图案,以颜色鲜明绚丽而著称,是我国轴上彩瓷的一个独特的品种。广州彩瓷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袖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广彩以色彩绚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而著称。在洁白的瓷器上手工艺人织上金线,如万缕金丝织在宝石上,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生产广彩用的自瓷胎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广东各大瓷区。广彩有大红、水青、大绿、鹤春、艳黑、双黄等20多种颜色,采用织、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种彩绘技巧,在自瓷胎上绘制出优美的花纹图案,然后放进电窑中在800℃左右的高温中烧制完成。



广彩的彩绘工艺工序有七道:描线、填色、织金、填绿、斗彩、包金口、烧花。广彩的图案设计有人物、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等。广彩的产品主要分陈列艺术瓷、日用欣赏瓷、工艺瓷三大类。广彩中的工艺瓷共有5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式。

五.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酥皮莲蓉包

以半发酵面和酥心(油酥面团)摺叠作皮,莲蓉作馅包成圆形,蒸制而成。其皮色洁白,层次分明,松软而稍爽韧,香甜可口。 粉果 用淀面粉包裹虾仁、猪肉等拌成的馅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皮薄白、爽软、半透明,可见角内馅料,馅鲜美甘香。

此品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广州饮食习俗一书中载:“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油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茶蘼露、竹脂(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一名曰粉角。”20世纪20—30年代,各酒家、茶楼争相创名牌菜点以招徕客人,茶香室一名娥姐的女点心师的所创的粉果独占鳌头,人们称之为娥姐粉果。40年代,茶香室歇业,娥姐的传人转至大同酒家,娥姐粉果也就成为大同酒家的名牌点心。50年代以后,各大茶楼、酒家也把它作茶点供应。粉果也就成为羊城美点之一。

六.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蛇宴

广州蛇宴是广州的一种风味,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懂得了以蛇制药治病的道理。唐代(618—907)已用毒蛇治疯病,用蛇制药还可去风湿、化痰止咳、健胃止呕等。明代李时珍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赞美了蛇肉的鲜美,可见毒蛇的肉并不毒。

广州有好几家蛇餐馆,其中以“蛇王满”最著名。这家蛇餐馆最早的主人是吴满。八十多年前,吴满原是个捕蛇者,后来他在广州开设了一家小竹棚,传说他每天必吃一蛇,被称为“蛇王满”。到餐馆来就餐的顾客最喜欢吃的是三蛇——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这三种蛇都是毒蛇。宰蛇人用锐利的小刀先在蛇腹部取出紫黑色的蛇胆。放进盛酒的小杯里,直接交顾客生吞(蛇胆可以明目去风湿,医疗价值较高。一个蛇胆的价格相当于全蛇的六分之五)。然后用小刀轻轻在蛇身上划过,剩下蛇皮,再把雪白光滑的蛇肉切成小片或细丝,前后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据介绍,“蛇王满”每天宰蛇上百条,每年需蛇量达30多吨。“龙虎会”(又名“龙虎斗”)是蛇餐中的名菜。“龙”指的就是蛇,“虎”指的是猫。还有一种叫“龙凤会”,就是蛇肉与鸡肉同烹。如果把蛇、猫、鸡合烹,又称“龙虎凤会”。蛇馔在配料上还可增加名贵鱼翅、鲍鱼等,花色品种大约有30多种。各种蛇馔色、香、味、形俱全。既是美味佳肴,又可治病健身。广州蛇餐馆每天接待上千名食客,其中有很多来自港澳和东南亚。也有不少欧美友人来到广州品尝蛇餐,有些人虽然还没有吃蛇的勇气,但乐意到蛇餐馆观看宰蛇的情景。

七.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东方市师鸡

东方市师鸡是东方宾馆的招牌菜,被食家誉为“东方不败鸡”的就是它,此鸡的特点是肥嫩软滑。市师鸡的做法是用微沸汤将光鸡文火浸熟,取出后用冷开水过冻,滤清水分后斩件上碟,再将加老抽、上汤、味料、白糖和匀溶解,淋于鸡身之上,最后淋上熟花生油,作为一道冷盘上桌。



东方市师鸡好吃的秘诀就在于酱油。离开了酱油,市师鸡无非就是普普通通的白斩鸡一碟,鸡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出酱油的美味。

八.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蚝油牛肉

“蚝油牛肉”是广州的著名特色菜肴。该菜用蚝油与嫩牛肉烹制,其味鲜美异常,颇受中外顾客的称赞。

蚝油即蛎黄油,是广东菜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味极鲜美,因广东人称牡蛎为蚝豉而得名。在加工蚝豉时,将煮蚝豉剩下的汤加以浓缩后即成蚝油。蚝油为高级营养调味料,适用于拌面、蘸面包,也可作炒菜之用。与之搭配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性温,味甘,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牛肉蛋白质含量高,又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为上等健身食品。

艺术大师刘海粟老先生,生前曾在上海虹桥京扬饭店用餐。该饭店厨师用土豆丝装在一个特制的勺中,放入油锅中炸成形如一个麻雀的巢,外面用碧绿的菜松点缀,“蚝油牛肉”放入其中,使此菜平添了野趣。刘大师见了此菜,十分赞赏。

产地: 广东

制作方法

【原料】

牛腿肉片250克,小苏打粉3克,蚝油10克,鸡蛋1个,黄酒25克,干淀粉35克,白酱油30克,精盐10克,姜末、葱段、味精、白糖、鲜汤各少许,生油250克(实耗40克)。

【制法】

(一)将牛肉修齐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薄片,另备盛器加入小苏打粉、白糖、白酱油、盐、酒、鸡蛋和清水调和的料,再放入牛肉片拌透腌半小时。

(二)锅中加生油用中火烧至六成热时,下牛肉,并用铁勺把牛肉一片一片滑散,约1分钟左右捞起沥去油。锅里留余油20克,下葱段、姜末爆香,再放牛肉煸炒片刻,下蚝油、鲜汤、精盐,水淀粉勾芡,颠翻一下出锅装盆。

九.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安顺荞窝窝

安顺荞窝窝是用甜荞面加工而成,色褐亮、香甜、软糯。

十.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龙虎凤烩

是梧州的一道传统名菜。选用广西野味为原来,配以香菇、木耳、陈皮等20多种佐料精制而成。食用时气味芳香,口感嫩滑鲜美,有“桂东南第一味”的美誉

( 梧州)

一、原料:

1.主料:熟五蛇肉丝25 克,生鸡肉丝100 克,熟果子狸丝5 克,浸发鱼肚75 克,煲发鲍鱼75 克,鲜平菇75 克,水发木耳50 克,炸薄脆100 克。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胡椒粉、姜汁酒、葱段、姜丝、陈皮丝、柠檬叶、菊花、湿淀粉,猪油、高汤、蛇汤。

二、制法:

1.薄脆分盛2 小碟,再把5 朵菊花洗净剪好瓣放在薄脆上,把柠檬叶切成丝放在菊花瓣上,将鸡肉、鱼肚、鲍鱼、平菇、木耳均切成细丝。

2.烧热锅,下猪油烧热,放入蛇丝略炒,烹料酒,加入蛇汤,用调料调好味,烧沸后,盛入瓦钵内,加入姜片、葱段、入笼炖1 小时取出。

3.将木耳丝、鱼肚丝、鲍鱼丝用调料、高汤煨味。将鸡丝用蛋清、湿淀粉拌匀,下热油锅泡油至仅熟,捞出沥油。将锅下猪油,烹料酒,加入高汤、蛇汤,烧沸后,放入各种肉丝调好味,加胡椒粉、酱油、麻油,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盆即成。

此菜由五蛇、鸡、果子狸、木耳、平菇、鱼肚、鲍鱼及多种调料组 成,具有滋阴补肾、驱风祛湿的功效。将鸡的滋补,鲍鱼的强肾,蛇肉的驱 风湿,鱼肚的益精补髓,木耳的通脉祛瘀,平菇的抗癌,果子狸的滋补等功效融合贯通,可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瘫痪等症。常食能容颜健美, 延年益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