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封开县长安镇特产 肇庆封开县特产列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封开县长安镇特产 肇庆封开县特产列表更新时间:2022-03-30 09:01:55

一.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莲都山羊

封开莲都山羊是指放养于当地石灰岩石山上,专吃树叶的仅次于野生的山羊。封开县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境内集中了石灰岩、沙页岩、花岗岩三种地质地貌,构成各具特点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1等自然景观。当地农民将山羊放养在石山上,日出上山,日落下山,天生天养,依靠封开县独有的山石资源和植物资源,用阳光的精华和石山的灵气共同孕育出了生机勃勃的莲都山羊,可谓仅次于野生的山羊。由于它经常蹦蹦跳跳,所以肉质特别扎实细腻;专以树叶草木为生,所以又毫无膻臊之味,因此算得上是羊肉里的又一极品。

莲都山羊是封开县十大名优农产品之一,以产于莲都镇石山、且肉质鲜美没有腥骚味而扬名,以莲都镇的养殖规模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扩大,具备山石资源丰富的河儿口镇、金装镇、都平镇、大玉口镇、大洲镇等正逐步扩大。目前全县饲养量3万头左右。该山羊肉属温补型食物,补而不燥,有滋阴补肾、旺血养颜之功效,是一种很有野味且香味浓郁的美味保健食品,并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

二. 重庆市 开州区 开县木香

开县木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木香(如图)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称,原产于印度。

我国引种栽培木香历史至今不到100年,主要栽培于高山区。木香主要靠种子繁殖,种源较多,生产容易发展。目前,重庆、云南、四川等地均有出产,其中开县为云木香全国最大产量县,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

木香性温,味辛、苦,其干燥根为芳香健胃、行气、止痛的常用中药。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等症。木香还是香料工业的原料之一。木香根所含的挥发油是很好的定香剂,可用于调配高级香水香精或化妆品香精。

三.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高级宣纸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四.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长安锅盔

原料:面粉500g、干酵母7.5g(1.5茶匙)、五香粉1/4茶匙、盐1茶匙稍多、芝麻1大匙、温水300ml。
做法:1、将干酵母与温水(约40度)搅拌均匀,静置十分钟;
2、用酵母水和面,加上五香粉、盐揉匀放置在温暖出进行发酵(温度30度左右);
3、大约2小时后,面团发至两倍大,加芝麻揉至光滑;
4、揉好的面团擀成一个比平底锅稍小的圆饼;
5、平底锅中刷上一层薄油,大火烧热平底锅,将面饼放入锅中,火调至最小;
6、为了防止面饼膨胀,用筷子在面饼上扎几个眼;
7、盖上锅盖,烙至两面金黄,用筷子扎眼可顺利干净抽出即可。
8、烙好的锅盔切块,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夹上各种菜或者辣椒酱来吃。
注意事项:1、干酵母的用量在5克-10克之间,根据季节、温度还有酵母存放时间的长短可以增减用量。如果酵母买回家放的时间超过一年了,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下用量。冬季或者温度低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增加用量。
2、发酵的时间也是根据季节有长有短的,具体判断方法:面团要大至原来的2倍,撕开后有均匀的蜂窝出现即为发好;
3、和面用水量与面的软硬度,喜欢吃饼稍硬一些的,用250ml的水就可以了,如果家里有老人喜欢吃软一些的,300ml左右的加水量比较合适;
4、水的温度,水的温度在35-40°最好,即伸手进去,有微烫的感觉,夏季水温可以稍低一些;
5、为什么一开始要大火烧锅?如果冷锅就将面饼放入,锅盔的皮就会比较厚,吃起来口感要稍差一些;
6、烙制过程中要注意翻面。


五.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蜜丝枣

蜜丝枣属台湾青枣晚熟品种,学名为毛叶枣,为常绿小乔木,是由印度毛叶枣经台湾育种家多代改良选育而成的优良水果品种。蜜丝枣开花时间可在6~11月,但一般8月前开的花较难坐果,正常果实成熟期为翌年的1~3月。果实长卵圆形,果大,单果重80~150克,肉厚核细,可食率95%左右。据测定:每100克鲜果肉含碳水化合物18~23克,维生素C50~85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17%,此外还含有磷、钙、铁、钾、锌等微量元素。蜜丝枣脆甜无渣,口感极佳,品质上等,表皮光滑,外观漂亮。一般市场价达10~16元/kg,市场销路好。

蜜丝枣生长速度快,具有投产早、产量高且稳定的特点。经济寿命长达30年以上,嫁接苗每亩定植45-66株,当年即可开花结果,且能连年丰产,几乎没有大小年。种植9个月即可收获,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鲜枣上市,亩产500-700公斤,第二年800-1500公斤。第四年可进入丰产期,亩产4500-6000公斤。蜜丝枣在冬季成熟,收获期长达3-4个月,避开了与其他水果的竞争,贮存运输也较方便,在常温可保鲜10天以上,在低温下可保鲜30天以上,可轻易运到全国各地销售,不仅销量大,售价也较高。

蜜丝枣在年平均气温18℃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表现极好,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对土壤适应力强,能在沙土、石砾土、粘土和壤土等多种类型的土壤上生长,PH值在6.0-7.5均可。封开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全年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0.9℃,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蜜丝枣生长。

蜜丝枣是目前台湾推广的第三代新品种,是毛叶枣果品中的极品。我县于2012年引入种植蜜丝枣,目前是种植的第三年,经济效益显著,农民种植热情高。蜜丝枣其主要特点是坐果率高,个头大,一般单果重100~200克,甜度比一般青枣要高,青果、过熟果均极甜、极脆,较耐贮运,不易退化,含有桃、梨、苹果、橄榄等基因,在市场上极其畅销。如果鲜枣无法销售,还可制干枣、蜜枣等出售,大大延长了销售期,免除了广大果农的后顾之忧。一般果树从定植到丰产期间约在4至5年以上,而蜜丝枣属于当年种当年投产的“短”、“平”、“快”热带水果品种。适应性强,粗生易种。在气温零下5摄氏度到零下10摄氏度不死株,在40摄氏度时不枯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2摄氏度,对土坡要求不严格,山坡丘陵,旱地水田,房前屋后均可种植。但以排灌方便,肥沃深厚,阳光充足的土地种植更好。

由于受风害和病虫害的影响,蜜丝枣果面会留下较多疤痕或锈斑,从面大大降低蜜丝枣果实的商品价值。目前,套袋是公认地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栽培措施之一。套袋有利于提高蜜丝枣果实的外观品质,但套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蜜丝枣果实的内在品质,降低了果实风味。经过长期的试验,发现套无色透明薄膜袋可以显著提高蜜丝枣果实的单果重,并几乎不影响果实的内在品质。

六.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杏花银梨

封开杏花银梨主产于封开县杏花镇,已有130多年的栽培历史,尤以杏花镇斑石村的银梨的品质最佳。封开杏花银梨属落叶乔木,树冠开张、果大、扁圆、艳丽、皮薄、色红褐,上有银色小星点、果柄长软,最大果重375克,果实可食率77%,果肉乳白色,用铁刀削之不呈锈色层,肉质爽脆有“落地开花”之佳传,汁多化渣,鲜食清甜蜜味可口,有润肺、清心、降火、解署热等特点, 享誉省内外,是久负盛名的土,最高株产达600公斤,1986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品种”,并编入《广东省优稀水果图谱》。

杏花银梨是我省优稀水果之一,由于其化学成份含量优于洞冠 梨,果品清甜蜜味,营养丰富,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干果、罐头,也可酿酒等,每当梨果成熟季节,梧州、顺德、佛山、江门、港澳等地的客商纷纷驱车前来抢购,成为远近驰名、深受各地群众喜爱的优稀沙梨品种。

杏花银梨盛产地为封开杏花镇斑石村一带,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年约130年,从广西引入,由于其果品优质及树性对当地自然条件适应,成为弛名远近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稀沙梨品种,早在交通闭塞的建国前,其果品已销售至梧州、顺德、石岐、佛山、高要、江门、新兴等地,据当地群众反映,农业合作化前已公认这个品种独具特色。

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属南亚热带气候,境内土壤95%属母岩粗花岗岩、页岩的山地红壤,表土腐殖质厚,有机含量较多,土壤PH值约5——6,十分适宜沙梨生长对立地条件、气候条件等要求。经省果树研究所专家考察论证,封开杏花银梨可在目前杏花镇0.5万亩的基础上逐步向罗董、渔涝、河儿口、莲都等镇发展。

近年来,封开县委县政府对杏花银梨的发展十分重视,又成立了“封开县奇香皇果业有限公司”进行开展提纯复壮、种植示范推广,使全县杏花银梨发展到5000多亩,目前为更好地发展这个品种,发挥效益十分需要建设一个高产优质的杏花银梨示范基础,以带动当地杏花银梨生产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经济效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杏花银梨栽培面积达7900亩,总产5500吨,市场产品供不应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的银梨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在杏花银梨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广西梧州等地市场销售价6元/公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市场竞争力,所以发展杏花银梨,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封开杏花银梨是我县久负盛名的土,其皮脆汁多化渣,肉质爽滑可口,鲜食清甜蜜味舒适。地省内外享有盛名,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品种”,为加快发展这一特色品牌,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对杏花银梨的提纯复壮、繁育、示范和推广,带动杏花银梨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经省农科院等科研部门的专家实施考察论证,认为以“杏花斑石景区”发展前十分广阔,是农民增收的一条好途径。为此县委县政府规划发展杏花银梨,并在杏花镇选择优质母本树进行复壮提纯,创办杏花银梨示范基地,以带动水果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七.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牛杂

在封开的大街小巷中,都会有牛杂摊。牛杂不但可以暖和身体,而且物美价廉,美味可口。牛杂一般都是由以下这些材料组成:牛肠、牛百页、牛肚、牛肺、萝卜、地瓜、马铃薯、腐竹等等。

八.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水柿

封开水柿,又称封开无核水柿,其主要有两个品种,一个是封开无核圆柿,另一个是封开扁形无核水柿。封开无核圆形水柿,俗称圆柿,一般单果重180——200克,果实像半心形,有尖顶也有红顶,光滑无沟汶,果皮超薄,完熟为橙色。封开无扁柿俗称扁柿磨盘形,一般60——120克,果形扁平,果皮光滑,完熟为橙色,一般在中秋国庆前后上市,熟果脱涩后主要供鲜食,果肉味甜、松脆、多汁、爽口、无种子,可食率甚高,均达97%,果肉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单株产量150——200公斤。柿果即可酿制醋,又可生津止渴、止渴润喉。

封开圆柿以中秋国庆鲜食为主,封开扁柿以加工为主。一般采用传统加工法,即人工刨去皮层后放于竹排翻晒,期间要经2——3次人工握按和翻晒,不用添加剂和糖粉,产品起白霜,呈自然甜,密封储藏可达半年多。大人小孩食用有暖胃作用。

封开水杮在封开已经具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封开县著名的传统水果之一。由于其为向阳落叶性果树,适栽于封开县境内广大的花岗岩风化层区。封开全县现有栽培面积5000多亩,主要位于罗董镇的扶塘村、欧林村、罗演村、恩念村,杏花镇的斑石村、三礼村,长岗镇的马欧村一带。特色水果成就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之路。品牌文化:封开无核水杮又以封开罗董的扁杮饼最为出名。该地区位于乡村游景点岭南第一村区域,通过对扁型水杮进行传统工艺加工、生产的罗董杮饼干,深受游客喜爱。由于其具有健俾、暖胃作用、尤其适应大人小孩作干果食物食用。产区位于当地名山罗董丰寿山中,因其品质优良,丰寿杮美誉正逐年远播省内外。

封开水柿由于其果表组成独特,便于病虫害管理,生产中少用农药,果实农残较少,乃安全食品,一方面由于其具无核特征,可食率较高,为全省柿果可食率之最,另一方面,封开水柿之圆柿、扁柿相结合,即适应鲜市应节,又可加工作旅游食品,延长货架期,提高产品价值。农民喜欢种植,游客乐于接受。该具大部份水柿生产基地位于吸热快,释温慢的花岗岩风化层砂砾区,其果品糖粉多,甜度高。为保持本地区柿果优良品质,当地水果生产专业技术部门长期指导产区开展以防治蚧壳虫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活动,成熟显著。

九.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葫芦头

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像葫芦,因此叫葫芦头。到了20世纪30年代,葫芦头已由肉类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猪肉类葫芦头在用料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汤中增加了骨头和鸡,使汤味更加浓醇,质量提高,成为秋冬时节的风味小吃。

葫芦头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唐代。相传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开设了一家“杂羔店”,专卖猪杂碎。一天,药圣孙思邈路过此处,入店吃了一碗“煎白肠”,觉得肠子腥味大,油腻重,询及店家,知制作不得法,当即给店主开了一个八珍汤(八种调料)的方子,让其如法炮制,果然肠肥而不腥,汤油而不腻,味道十分鲜美,从此顾客盈门。店主为感谢药圣的指点,便在店门首悬一药葫芦以示纪念,并将所卖食品取名“葫芦头”。这“葫芦头”的名称来历还有一说,即指猪大肠与猪肚相连接处的一段,油脂丰满,形状很像葫芦,故以此为名。

到了清末,西安街头又有不少经营猪肚肠的“猪杂羔”店。1923年原猪肉店的小掌柜何乐义也挑担经营起猪杂羔来,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他在唐代“葫芦头”的基础上锐意改进,在大肠头中又配以猪肚、白肉、鸡肉、骨头汤等精工细作,烹制成的肚、肠绵烂、肥嫩鲜美,调味以麻辣为主,肥而不腻,清爽利口,生意十分兴隆。

制作葫芦头要选用新鲜肠、肚,经过稻、捋、刮、翻、摘、漂、煮、晾等多次加工手续,并适当进行物理方法处理,捋出肠壁上附着的黏液、赃物,除去油腻和腥味,使肠肚洁白光亮,再入葫煮熬,熟后出锅晾凉,切成坡刀形备用。

行家认为葫芦头不在于肉在于汤,故而制汤的方法很讲究。先把新鲜猪骨头洗净砸碎,入锅炖熬,撇去浮沫,再入白条鸡、猪肉,加食盐、调料包(即传说孙思邈配制的八珍调味品),继续用小火熬煮,到汤汁浓白似乳为止。

饼是用上等白面烙烤的饩饩馍,必须由顾客掰成如黄豆大小的馍块,以便浸汁入喳。

有了以上三种半成品,才能配制成品。馍碗进入厨中,厨师取切好的熟肠、肚、猪肉、鸡肉各数片,整齐地排放在馍上,配以水粉丝,用滚开的沸汤反复三、四次,再加味精、蒜苗丝、辣椒、香菜、添上汤汁,这就成了大肉葫芦头。海味葫芦头是在大肉葫芦头里加人海鲜,如虾肉、鱿鱼丝、海参等即成。

西安人吃葫芦头各有所爱,大凡青壮年男人喜肉多汤肥,麻辣味重,以过肉瘾;妇女喜欢清汤单走,利肠爽口,以品其清香;老年人则喜其形、色、质、味之美。据说肠吸五谷之精华,性温善补,理调生机,犹如药中“甘草”,随热即热,随凉即凉,冬可暖胃健肠,夏可清热爽腑。民间验方中就有“玉肠汤”之称,肠汤中加大茴、小茴、荜拨、厚朴、人参等炖之,为健肠补虚之最佳补品。三十年代东北军到西安后,战士们不服水土,拉肚子和不思饮食者与日俱增,张学良将军发现此事后,命令军营的厨师们仿制葫芦头馍,并列入“病号饭”,但军营里做出的葫芦头味道不好,也不能治病,后经军部研究,每天发二十个“病号饭”牌子,通知春发生馍馆优先照顾。

葫芦头不仅味道鲜美,且有食疗价值,故而它能久盛不衰,深深扎根于民间。其好处有一首诗可以概括“肉如玉环汤似浆,五味和中适口尝。辣油红润晶如珠,腥味尽除满口香”。

西安的美食,青海一样正宗,快快来品尝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