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酒泉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的 酒泉适合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酒泉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的 酒泉适合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3 02:35:43

一.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三.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敦煌李广杏

敦煌李广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敦煌李广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敦煌李光杏栽培面积500公顷,年产李光杏2800吨,年产值420万元。 李光杏色泽黄亮如金,光洁无茸毛,果肉致密金黄,味甜汁多,粘核仁甜,富浓香,可食率90%以上,品质极佳,汁甜似蜜而享有盛名,乃果中珍品,瓜果之王。皮薄、果肉厚达八毫米,味美气香,汁蜜沾唇,果实圆形,缝合线浅,不明显,平均单果重38.4克,最大45克,较耐贮运,既可鲜食,又可制干或加工成杏脯等。果肉除鲜食外,可制成罐头、杏干、杏脯、杏酱、杏酒等。杏仁还是制糕点、冷食、糖果的重要原料。 李广杏粘核,甜仁,鲜果缝合线浅,果行指数95%以上,含有酸、糖、钙、磷、铁、维生素等物质,营养丰富,含糖量18%以上。富有独特香气,品质极上乘。

据史料记载,此杏为汉代飞将军李广从匈奴地区(今新疆)带到敦煌栽植嫁接而成,故得名。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东经92°13′至95°30′,北纬39°53′至41°35′。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敦煌市辖6镇3乡,56个村民委员会。敦煌李光杏栽培面积500公顷,年产李光杏2800吨,年产值420万元。

四.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葛根茶土家(族)人的甘露

    采用湖南省西部--张家界高山区的野生葛根加工。    葛根茶是一种纯天然、无任何污染、未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饮品,富含钙、铁、铜、锌、硒、磷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十八种氨基酸。    葛根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无污染的高寒群山之中,可生食,也可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对其功效有详细记载。中医认为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食之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同时因它含有大量的黄酮素化合物,故能降压退火、抗病解毒、防癌抗癌。    长期饮用,有补元气、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显著疗效,还有养血安神、滋阴壮阳、健脾益胃、活血通脉、降压减肥、养颜美容之功效。    饮用方法:取葛根茶0.8克左右放入杯中,然后用95度左右的开水加上盖浸泡1--2分钟,即可食用,也可直接食用。( 张家界)

五.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六. 甘肃省 酒泉 肃州区 拉条面

拉条面是酒泉人日常的主食之一,家庭饭馆随处可见。和面时放适量食盐,经过揉、揣、醒等工序,做成面剂,食用时搓圆拉细入锅煮熟,拌以各类炒菜或炸酱即可。上炒锅加料配炒,即成炒面。拉条面名目也多,细圆的-肠儿,更细的叫一根线;按成宽扁的叫扁叶子,窄扁的叫韭叶子,要求是拉的越薄越好;鸡肠面揪成一寸左右短截的叫"炮仗子",更细的叫"香头子";扁叶子揪成方形薄片的叫揪片子。"面"通称为饭。下馆子时,食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点配菜,除炒面有固定的菜汁外,其它可任选炒菜,吃拉条面一般配以肉沫为主并有少量葱蒜之类菜肴。现炒的菜叫"亮子",或叫"小炒"。"亮子"炒好后,浇盖在面上,拌匀即食。这种面不仅饱肚,又是美味享受。

七. 甘肃省 酒泉 肃州区 酒泉夜光杯

酒泉夜光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夜光杯是一种玉制的餐饮工具,中国甘肃省酒泉之一。酒泉玉按颜色可分为墨玉、碧玉、黄玉,都可用来制作夜光杯。夜光杯的纹饰乃天然形成,其墨黑如漆、碧绿似翠、白如羊脂。其具有耐高温、抗低温的优点。斟烫酒、冷酒均不会爆裂。

酒泉夜光杯

传统工艺品酒泉“夜光杯”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早在周穆王时,西域曾向朝廷献“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汉东方朔《海内十册记》)。唐代诗人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酒泉夜光杯采用优良的祁连山玉精雕细琢而成,造型独特,式样精巧,分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传统夜光杯有大、中、小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泡台玉盖碗;仿古杯有爵杯、凤杯、觞杯、牛头觥、双凤杯、双龙海棠杯及酒具、茶具。玉雕旅游工艺挂件有八十多个品种。

历史追溯

酒泉,因酒而得名,自然也少不了精美的饮酒器皿——夜光杯。夜光杯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如今,成套组合的夜光杯酒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经成为五洲四海传递盛情的友谊之杯。“骚人偏爱夜光杯,湛透泽柔萦月辉。天令纹华生异彩,酒香玉润醉双飞”。自古便负盛名的酒泉夜光杯堪称中华一绝。 据说,公元前七世纪时,周穆王当政。当时,西域的一个小国便送礼上朝,以求得和平共处。第一年,使节带着产自新疆当地的和田玉前往朝觐。周穆王见到那玉石,龙颜大悦,对使节及其随从盛情款待。第二年,使节如法炮制,又选出上好的玉石进献。然而,周穆王的反应十分冷淡。使节回国后,向国王讲述了周穆王的态度,并商量如何才能讨得周穆王的欢心。此时,有人提议,不妨把玉石做成酒器。因为周穆王喜欢饮酒,用上等玉石做成樽饮用美酒,应该是周穆王高兴的事。果然,第三年,当一盏盏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杯子摆在周穆王面前时,周穆王十分高兴。特别是当杯中斟满红葡萄酒时,月光下,波光粼粼,煞是好看。周穆王立即下令奖赏使节。夜光杯从此诞生,也因此而得名。夜光杯自己不会发光,它需要借助外部的光来产生那种奇异的效果。 “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之一的酒泉,就不得不提出产于酒泉的夜光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凉州词》,更使得古城凉州的葡萄美酒和酒泉的夜光杯千百年来驰名天下。

文化底蕴

熠熠生辉的酒泉夜光杯,不仅是生活中馈赠友人的佳品和聚会饮酒的器皿,其独特的雕琢工艺更是后人引以为耀的宝贵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肃州区的李洪斌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酒泉夜光杯,不仅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品,也是一种名贵饮酒器皿。酒杯是用祁连山一带的酒泉玉石巧磨细琢而成的。它质地细腻,纹理天然光滑透明,杯壁薄如蛋壳。色泽有脆绿、墨绿、鹅黄、羊脂白等。当你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具有耐高温抗严寒的优点。斟烫酒,不爆不裂;历寒冬,不冻不炸。盛酒后,色不变,味更浓,被称为白玉精。据《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西域向朝廷进献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记述了西域夜光杯的特色。唐代诗人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和叶剑英同志“评泉品酒看光杯”的佳句,更使夜光杯盛誉远扬。它现已远销欧、亚、美3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产品特点

夜光杯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等优质名玉雕琢而成,造型多样,小巧玲珑、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夜光杯的特点是:抗高温,耐严寒,盛烫酒不炸,斟冷酒不裂,碰击不碎。如在夜晚,对着皎洁月光,把酒倒入杯中,杯体顿时生辉,光彩熠熠,令人心旷神怡,豪兴大发!

产品材质

酒泉"夜光杯"采用优良的祁连山玉精雕细琢而成,纹饰天然,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尤为月光下对饮,杯内明若水,似有奇异光彩。

产品品种

传统夜光杯有大、中、小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泡台玉盖碗。仿古杯有爵杯、凤杯、牛头觥、觞、双凤杯、双龙海棠杯及酒具、茶具、玉雕工艺挂件等八十多个品种,是旅游纪念、馈赠亲友之珍品.

生产工艺

酒泉夜光杯都是以祁连山的玉石雕琢而成,此玉种产于距酒泉百余公里的祁连山中。夜光杯至少在唐代就已有之。生产夜光杯要经过钻棒、切削、掏膛、冲碾、 细磨、抛光、烫蜡等二十多道工序。

前景展望

酒泉夜光杯在唐代就为天下人所尽知,自古就有"酒泛夜光杯"这佳传,唐代诗人王翰在他的《凉州词》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夜光杯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其特殊的功能深受的人们的喜爱。酒泉夜光杯被国家市为重要的民间艺术瑰宝,曾传有镇斋辟邪之功效。

酒泉夜光杯产地范围为甘肃省肃州区现辖行政区域。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九.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卵石牛柳

牛柳是指牛的里脊肉,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因其采用戈壁沙滩河道的卵石制作,故称其名。

卵石牛柳是敦煌独有的一种特色风味菜肴,因敦煌深处内陆,受高山的阻碍,远离了潮湿的海洋气流,属极干旱大陆性的气候,而卵石炒肉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辅料鹅卵石是由太阳高温暴晒,使鹅卵石中的矿物质被全面激活,主料牛里脊肉中有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丰富的优质蛋白、维生素等,其肉质鲜滑爽口,易消化,让人回味无穷。

烹调方法:石烹

味型:咸鲜味

主料:本地黄牛里脊肉400g

辅料:洋葱100g、青红椒80g、鹅卵石

调料:盐2g、味精3g、白糖5g、鸡精3g、蚝油10g、老抽8g、鸡蛋1个、料酒3g、葱10g、蒜沫10g、水10g、油10g

制作工艺:

1、先将牛里脊肉切薄片,洋葱切丝,鹅卵石清洗干净,放油锅中加热。

2、把肉片放入盆中,加料酒、鸡蛋、水,使肉片鲜嫩,然后加盐、味精、白糖、鸡精、葱姜、蒜沫搅拌,再放入老抽、蚝油。

3、把洋葱丝铺在不沾锅上,再铺上搅拌好的肉片,把加热的石头倒入盛肉片的锅中,用小木铲不停的搅拌,3-4分钟即熟,随即盛盘食用。

风味特点:

1、肉嫩鲜美,色泽红亮、洋葱味和蚝油扑鼻、菜质鲜嫩。

2、形态:主料呈片状,辅料缩水。

操作要领:

1、腌制肉时,水分和鸡蛋的比例要掌握准确。

2、鹅卵石在炒肉前温度一定要高。

3、牛柳必须要新鲜,选料时要去除筋膜,顶丝切成片。

4、倒入烧好的卵石后要不停的翻炒。

十.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