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壮族特产工艺品 广西特色工艺品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壮族特产工艺品 广西特色工艺品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10 23:30:01

一. 河北省 张家口 阳原 华美雕刻工艺品

河北省阳原县华美雕刻工艺品厂,始建于1993年,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建厂十几年以来一直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为企业宗旨.厂址位于人类故乡河北阳原县西城镇.

阳原县地处北京西180公里处,交通便利,京大高速,张石高速,109国道,大秦电气化,天走公路,纵横贯穿.

本公司雕刻用料主要以北京汉白玉,墨玉,晚霞红等为主料.产品有人物(肖像),动物,花鸟,平素等.规格一般在10cm--60cm之间,雕刻作品造型生动,用料考究,既有曲阳雕刻的韵味,又有岫岩玉雕之精美.建厂数十年以来产品销往东南亚,韩国,日本,港,澳,台等地.受到各界客户的一致好评.本厂多年一直是福建省惠安县雕刻经销商的北京汉白玉石雕供货基地.

二.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核桃工艺品

核桃、原名胡桃,又名羌桃又有万岁子或长寿果之称。据(民医别录)记载,“此果出自羌胡,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始得种植,移植秦中,渐及东土。"张骞将其引进中原地区时,名曰‘胡桃’据史料记载,公元319年晋国大将军石勒占据中原,建立后赵,因其忌讳‘胡’字,故将‘胡桃’改为‘核桃’,此名一直延续至今。胡桃分为能吃的泡核桃和不能吃的铁核桃(俗称夹壳核桃)还有一种野生山核桃。中国人把什么都叫文化,其中玩也是一种文化,核桃也有它的文化,古时,人们把玩山核桃称作‘揉手核桃’又称‘掌珠’。中国人玩山核桃也有传统,至有历史追溯起来,它源于汉随,流行于唐宋,胜于明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承下来,形成了世界独有的中国核桃文化。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官宦小吏、平民百姓,无不为有一对玲珑剔透、光亮如鉴的文玩核桃而自豪。特别是到了明清两朝,玩山核桃达到鼎盛时期。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不仅把玩核桃不离手,而且亲自操刀雕刻山核桃、故有‘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传于民间。

清朝乾隆皇帝不仅是鉴赏核桃的大家,而且还将山核桃制品摆放在帝王神龛之上,因为核桃在民间被老百姓当做吉祥的化身,核谐音‘和(合)’寓意合家欢乐,和和睦睦,家和万事兴吉祥好运,逢凶化吉之说,所以帝王们将其作为驱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摆放于宗庙之中。核桃工艺品在清朝盛行一时,制作工艺得到很大发展。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盛典上,中央赠送给特区政府的礼品中也有核桃工艺品。

在我黔中大地,核桃到处都有。在旧社会贫苦百姓买不起高档饰品,也有将核桃制成各种装饰品,就笔者所知的都有手链、胸饰、项链、葫芦等,还有将核桃制作成手搓陀螺等玩具。在民间一直都将核桃木当作吉祥之物制成新婚喜床,取意和和美美多子多孙之意。如今这些好意头仍一直被人们沿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核桃工艺品的加工技术也越来越精湛,品种也越来越多。核桃工艺品是精选优质野山核桃为原料,充分利用其外壳坚硬、耐磨,内部花纹自然、古朴的特点,经切片、挖仁、干燥、粘接、上漆抛光等数十道工序制作而成。所有的核桃工艺品都保留了核桃果的原始外形和花纹,使其造型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天然的美感和自然的镂空效果,是集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观赏性于一生的高档民族手工艺品,使之成为馈赠亲友、商务交往、室内装饰、家居陈列的首选礼品。

由于今后人们种植核桃考虑其经济效益,不在种植铁核桃,所以核桃工艺品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其加工工艺通学易懂,适于大批量生产,甚至出口创汇。如能得到政府支持,办成一个加工厂,也可解决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核桃工艺品打造成大方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也未尝不可,为大方的地方经济加一根薪,为奢香故里,古彝胜地添一抹色彩。

三. 河南省 漯河市 源汇区 竹编工艺品

竹编工艺使用的竹材是经过严格挑选来自成都地区的特长无节瓷竹,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制作出精细的竹丝。瓷胎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



竹编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成华区 银丝工艺品

成都是我国银丝工艺品的传统产区之一。从成都前蜀皇帝王建墓中出土的玉册、饰件、金银器皿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银丝制品已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银丝工艺品是以白银为原材料,运用花丝和点寞技法,按照设计的要求,交互运用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等工艺,及在银片上堑出点、线、面浮雕图案组合而成。银丝纤细仅及人的头发的一半,最粗也不超过3毫米。银丝工艺制作人员就用这些细如头发、变化万千的银丝,描绘出不同艺术要求的花纹景物。有形态逼真的苍松、翠竹、梅花、兰草;有含苞怒放的牡丹、玫瑰、芙蓉、月季;也有形神兼备的人物、鸟兽、虫鱼和龙风呈样之类的图案,具有迷人的艺术效果。 目前成都生产银丝工艺品的专业生产厂家主要是成都金银制品厂,位于成都西郊淙沙溪畔。( 成都)

五. 云南省 红河 弥勒 竹编、竹插工艺

仙游竹插工艺是在古老的竹编艺术上创新出来的。竹插工艺品有鸟笼、灯罩、手提篮、报架、竹雕、不求人等六大类一百二十多种。其中单鸟笼就有五十多种,有圆形、六角形、方形、八角形、弧形,有天坛式、古屋式、亭阁式、宝塔式等。小的只有五寸长,大的则有一米多。造型无不精巧洒脱,各有异趣。 鸟笼以“迎春花亭鸟笼”为最。这种鸟笼为双层六角亭阁结构,两层各有六根支柱,上层是竹雕花鸟柱、下层是竹雕盘龙柱,两层都配有六角形飞檐,上层飞檐嵌有六支纪龙草,下层飞檐屋脊头装饰着六条蜷尾的鲤鱼,两层支往底端都缀满花鸟图案,正中四个台阶,一个开关笼门,顶端嵌着飞龙笼钩,整个鸟笼结构严谨、距离相衬、间架有致,就象一座堂皇的亭阁。“迎春花亭鸟笼”曾多次选送赴京和出国展出。 人物竹雕大多十八公分大小,取材于李耕先生的人物画和《红楼梦》故事,如“达摩祖师”、“伏虎罗汉”、“弥勒”、“观音”等,神态活现,栩栩如生。( 仙游县)

六.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贝雕工艺品

大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自然少不了出色的贝雕作品。你可以买到用几个普普通通的扇贝,海螺做成的精美漂亮的工艺品,回家把它放到桌面上当成装饰物或者馈赠您的亲朋好友。你也可以买到用珍奇名贵的稀有贝壳精心制作的贝雕作为家中的收藏品,这完全根据你的喜好了。大连的贝雕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有巧夺天工的珍贵 大型贝雕,也有用几个精巧贝壳穿在一起的小型饰 物,但不管是大是小,是贵是贱,每个贝雕都有一份情趣。( 大连)

七.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水高桥手绣工艺品

沂水高桥手绣工艺品系该地妇女用彩布、绸缎、花线等手工精心绣制而成,品种有绣球、门帘、各类花卉、动物等,形态各异,生动有趣,艺术内涵深,收藏价值高。

八. 广西 南宁 宾阳县 宾阳竹编工艺

 宾阳素称"竹编之乡",宾阳竹编以竹子或以竹为主兼杂木、藤、丝、草等辅助原料编制成的各种精美大方、造型雅致、品种繁多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篮、花盘、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装饰品。宾阳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宾阳人民发展竹编加工生产已有三百年历史,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在宋代编织的凉席就很有名,当时四川宣抚副使郑刚在作诗时曾称赞"宾州竹簟甚佳",可见宾阳竹编在宋朝时就已传遍大江南北。
    宾阳竹编工艺品自1972年首批出口日本以来,一直是宾阳县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九五"期间,出口值达到1.02亿元,年均增长28.7%。1999-2001年的出口额分别为3600万元、4800万元和5300万元,2001年底,宾阳县共有23家外贸编织生产、供货、流通企业,从业人员5-6万人。1980年3月,人称"编织状元"的竹编工蓝祖歧,参加国家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组织的赴美展销竹制品工作团。他在纽约和旧金山的17天中,通过看样成交,改变花色规格,一次编织5个样板,价值19万美元,接待客户28家,成交165万美元。不久又应邀赴南美洲的智利等国家传授竹编工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宾阳竹编,花色品种繁多,美观大方,实用细腻,精巧雅致,乡土味十足,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声誉。近十年来,产品由原来的竹编发展到藤编、草编、绳编、芏编、芒编、混编等十多个品种,编织而成的花篮、果盘、竹托、礼品盒等设计新颖,以"新、奇、优、特、美",成为广交会上的宠儿,远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竹编生产企业分布在芦圩河田、太守等乡镇,上规模的企业主要有腾飞工艺有限公司、祥和工艺品厂、恒达工艺制品厂、太守竹器厂、星蓝工艺制品厂等几家,其中"腾飞"和"祥和"两家企业,经核准已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九. 黑龙江省 佳木斯 同江 赫哲族鱼皮工艺品

鱼皮工艺品:赫哲族“鱼皮艺术”系由鱼皮服饰工艺发展而来,衍变出雕镂、拼贴、缝制等艺术形式。特点是:精美的鳞纹,神奇的造型,苍朴的韵味,诡异的内涵。赫哲族鱼皮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用料工艺独特等性质,无法摹仿、无法复制、无法挪移。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奇葩不失为“民间瑰宝,艺术珍品。”野生鱼皮具有天然特有的鱼鳞花纹,顺其自然纹理制作,画面和谐、色彩斑斓、华贵大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