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阳江特产零食手信 阳江特产零食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阳江特产零食手信 阳江特产零食大全更新时间:2022-03-30 05:22:20

一.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阳江姜豉

阳江姜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江土产黑豆配以鲜姜经传统方法加工制成,质量松化、味道鲜甜、富于营养、具有无以伦比的绝妙风味,实为馈赠亲友,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

阳江姜豉是以阳江土产黑豆配以鲜姜经传统方法加工制成,质量松化、味道鲜甜、富于营养、具有无以伦比的绝妙风味,实为馈赠亲友,家庭厨房必备调味品。

食用方法:先将所需豆豉用清水略洗一下,捏碎或捣碎后即可加入到各种菜式中,进行烹调调味。烹调种菜式加入豉汁后,菜式的风味更佳,更鲜美可口,有助于增进食欲。

配料:精选黑豆、优质食盐、鲜姜

推荐菜式:豉汁蒸排骨,豉汁蒸肉片,豆豉红烧肉、豉汁蒸鱼、豉汁红烧鱼、豉汁蔬菜等等各种菜式。

阳江姜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黑豆:主要采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的黑豆,颗粒饱满均匀,经过风净晒干。

2.食盐: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规定。

3.水:水源取自漠阳江,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4.姜:产地阳江,应符合国家质量卫生的标准规定。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豆豉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筛选:将黑豆在筛选机上筛选至无杂质、无砂石。

(2)浸泡:用清水浸泡,水温10至35℃,一般冬天浸约6小时,夏天浸2至4小时之间,浸泡后豆的含水份应在40%至45%之间为适宜。

(3)蒸煮:将豆蒸煮到松化率≥85%。

(4)冷却:使用风扇或自然冷却将蒸煮熟的豆吹凉至35至45℃。

(5)制曲:自然接种,控制好曲房温度,时间3至4天,使品温达到38至40℃,曲料长满白菌丝,进行第1次翻曲和倒簸箕。翻曲后为常温,5小时后开始升温。曲料品温再次上升到37℃,控制温度,曲料品温下降到34至35℃,保持1天后进行第2次翻曲。翻曲后为常温,第二天出曲,曲料水份为21%左右。

(6)洗曲:将成熟的豆豉曲经洗豆机用水洗净,直至露出豆曲乌亮光泽且只留下豆瓣内的菌丝体。

(7)配料:加入食盐,搅匀后氯化钠含量≤15%,装入豆豉埕里,并层层压实,最后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

(8)发酵:豆曲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发酵,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发酵时间一般掌握在30至38天左右。

(9)晾晒:将发酵成熟的豆豉从埕中倒出,自然晾干,水分含量控制在35%左右。

(10)回油:将已晒干的豆豉(表皮粗糙)用竹围囤积堆放,堆放时间5至10天,使其回油后表皮乌黑油润,具有豆豉特有香味。

(11)挑选:筛除杂质。

(12)包装:称重和包装,阳江姜豉则在每包豆豉中加入l至2片姜片。

2.姜片生产工艺流程及要求:

(1)清洗:将姜块用清水浸泡、清洗,洗去表面泥土和杂物。要求清洁、干净、无杂物。

(2)切片:将姜切成片状,厚度约2至3cm,并切除头尾发芽部分。

(3)腌制:将姜片层层放入缸中,并均匀层层撒放相当于姜片重量约30%的食用盐,压实装满,用塑料薄膜封口、加盖,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腌制。时间约7天左右。

(4)晒干:将腌制好的姜片用竹窝盛装,摊平后在太阳光下晒干,水分控制在18%至20%。

(5)包装:将姜片放入密封塑料袋中,入仓贮放备用。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豉肉松化,豉味、姜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

2.理化指标:水分≤35g/100g,氨基酸态氮(以氮计)≥1.0g/100g,总酸(以乳酸计)≤4.0g/100g,食盐(以氯化钠计)≤14.5g/100g,蛋白质≥20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黄鬃鹅

黄鬃鹅产于广东省阳江市,又称阳江鹅。其体型细致紧凑,自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故称黄鬃鹅。黄鬃鹅全身羽毛在紧帖,背、翼和尾为棕灰色。喙、肉瘤黑色,胫、蹼橙黄色。成年体重公鹅为4050克,母鹅为3120克。屠宰测定:9周龄公鹅半净膛为82.23%,全净膛为74.10%。母鹅半净膛为82.00%,全净膛为72.91%。开产日龄约为150~160天。年产蛋量26个,平均蛋重为141克,蛋壳白色,蛋形指数1.4。公母配种比例1:5~6,种蛋受精率为84%。黄鬃鹅个小、早熟、易肥、肉嫩,是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驰名中外。

阳江养鹅的历史超过 500 年,黄鬃鹅最大的特点是个小、早熟、易肥、肉嫩。要品尝到黄鬃鹅的原始肥嫩鲜美,最好是用阳江当地的农家做法——炊鹅,“炊”是阳江话,就是“蒸”的意思。用柱侯、茴香、南乳等配料涂满鹅的全身,再把部分调料放进鹅肚里,腌制半小时。然后把鹅和配料一起放进锅里,盖好锅盖,再用湿手巾把锅盖和锅的缝隙封好。开始用猛火煲滚,之后转文火慢慢蒸。每半小时就要把鹅翻一遍,在翻鹅的同时用汤勺把酱料淋上鹅身,让酱料与鹅肉更均匀调和在一起。继而蒸上 1 小时,一只香气扑鼻的炊鹅就做成了。

若是有幸品尝到清明节前后的黄鬃鹅,滋味更是绝顶。因为开春后青草要比其他树木先抽芽、长叶,鹅食青草以后,就会长得特别肥嫩,鹅肉也就最鲜美。

三.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酥角

酥角和炒米饼阳江人过年必备两宝:酥角和炒米饼。酥角的制作一般有专用的可开合的模具。模具中有圆形凹槽,槽边会有纹路,铺上面团后,放进椰丝、花生粒等甜馅,将工具合成便成。酥角成形后,形状近于“饺子”,放进油锅炸至外表金黄色即可。当然,家中若是没有做酥角的模具,也可以手工制作,手法与做饺子颇为相似。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阳江人的“酥角”实为“酥饺”,只是阳江方言没有固定的用字,一般发音相似的便可以相互取代,所以“饺”被写成了“角”。

四.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岗美腊鸭

岗美腊鸭

岗美腊鸭起源于阳春市岗美镇岗北油铺村李孟新家族,已有近百年历史,选优质麻鸭用传统手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色泽鲜艳、醇香可口的特点,品质以秋冬时节的腊鸭最佳。

岗美腊鸭以其独特的风味饮誉粤西,是广东著名的土。岗美腊鸭的发源地是油铺村。油铺村有60多户人家,每年的中秋至春季,是村民制作腊鸭的黄金时期。其时,全村的房前屋背、池塘边、田埂上,甚至楼房顶都挂满色泽金黄的腊鸭,腊鸭香气弥满全村。

在油铺村,制作腊鸭最负盛名当数"鸭仔泳",他原名叫李孔泳,因为他一生放鸭而美而名叫"鸭仔泳"。鸭仔泳的父亲叫李宗欣,生于19世纪末年,年轻时喜欢捉田老鼠腊制,长期帮地主放鸭。有一次他见到地主把死了的鸭仍到野外。李宗欣感到可惜,于是把死鸭捡回来,以制作老鼠的方法是行腊制,不期然,制作的腊鸭骨稣肉香。嗣后,李宗欣除了替人放鸭外,秋冬季节还要为人制作腊鸭。经过多年的摸索,李宗欣在腊鸭制作中摸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巧,成为他日后的绝活。

1932年,李宗欣离开地主家,开始在自已家制作腊鸭,并把技巧传给自己的儿子李孔泳。李孔泳作为李家腊鸭的传人,在工作中又不断摸索和改进,制作的腊鸭更加色香味俱全。他的腊鸭,除在当地出售外,还挑到春北的春湾、合水等地销售。由于他货真物美,他的腊鸭便成为抢手货,很快,鸭仔泳的腊鸭驰名阳春各地。民国期间,他的腊鸭被本县政府1定为上等美味佳肴。

李孔泳于1997年去世,其子李孟新继承父业。

综观油铺村的腊鸭,一般以本地麻鸭为主要原料,原料不足时,才到县城进货。岗美腊鸭制作已有100年历史,成为一大地方的特色品牌。这个品牌,不仅当地人喜爱,秋冬两季,珠三角、香港、澳门等地的客人也慕名而来品尝和选购。

五.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岗美毛蟹

在岗美镇的漠阳江段盛产毛蟹,一年有两个蟹季。盛夏的蟹季,产的是毛蟹“六月黄”;深秋的“九月团脐十月尖”,也是产毛蟹。

蟹又叫螃蟹、稻蟹、毛蟹等。岗美毛蟹主产区在新墟、新埠河床。蟹一般分布在沿海地区,而新埠、新墟两地小河靠近南海。毛蟹能在两地生长可能是南海的螃蟹在春季溯江而上在此繁殖的结果。

岗美毛蟹甲壳坚硬,掌节和指节基部的内外面密生绒毛;前三对步足的腕节与前节的背缘、第四步足前节与指节基部的背缘和]腹缘都密具刚毛,故当地人惯称其为“毛蟹”。阳春市生长毛蟹,阳春人更爱吃毛蟹,明清两代的县志均有记录,可谓历史悠久。

岗美毛蟹肉质鲜嫩,可灸吃,又可烹吃,味道鲜甜可口。明代大医学家李濒湖说:“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可见毛蟹早已成为佳肴。

毛蟹除了是腹中之物,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随息居饮食谱》说它能“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盘活血,活疽愈核”。《滇南本草》说它能“强化筋骨,并能横行络分”。《本草再新》说它“入心肝肾三经”。

鉴此,秋收季节,有不少外乡人前来岗美尝蟹和订购;当地人也一直把毛蟹当作送礼珍品。

如捕抓到新鲜的毛蟹,可把毛蟹放入盘里,冲些水养着,让它吐尽污泥。岗美毛蟹肉质鲜嫩,如今,毛蟹的烹制方法更加多样,可炸、可炒、可烤、可腌、可蒸,还可以用来煮毛蟹粥。不过诸种蟹食中,最能显示蟹的特点的还是原只清蒸。清蒸蟹简单易行,随便在哪个家庭都可以烹调,把新鲜的毛蟹洗净后放在蒸笼里炊,并佐以姜醋,旺火沸水速蒸至透,待到毛蟹由深灰色变成鲜红色,即可食用。吃起来,香中带甜,味道别具一格,最宜下酒。还有一种是煎毛蟹:先以姜片、葱、老醋等为佐料,配以正宗白酒调味。锅中煎上8-12分钟,再加入磨碎的佐料、大粒的蒜头、大截的葱煮上几分钟,便可上桌。这种方法烹制出来的毛蟹,口感鲜香,辣味独特,还带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原始野味。

吃毛蟹时“宜慢不宜急”,毛蟹肉少味香,应细细品味方知个中美味之妙。毛蟹虽然好吃,但也有禁忌,脾胃虚寒、外邪未清及宿患风疾者不宜食用,蟹过敏者不能吃;蟹也不能与柿子、荆芥同食。

夏收秋收季节,有不少外地客商前来岗美尝蟹和订购;当地人也一直把毛蟹当作送礼珍品。2003年,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为食至正宗”栏目到岗美镇拍摄,随团而来的国内高级厨师更以毛蟹为主要材料进行现场烹饪表演。一道道制作新颖、风味独特的毛蟹美食让人垂涎不止。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春砂仁

阳春春砂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土蜜砂。

产地:中国广东阳春。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阳春县蟠龙村附近的羊群拉痢死光了,唯独蟠龙村安然无恙。人们感到很奇怪,便跟踪这群羊,仔细观察,发现这群羊天天路过金花坑畔,那里总是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等着这群羊,她抚摸着这群羊,并用坑边的一种类似姜苗的植物喂饲它们,就好像宠爱她的宠物一样。于是人们就寻找机会去查查看,那到底是什么植物。结果发现,这种植物根部结满了果实,发出阵阵异香,采之食用,果然能治痢疾。这就是今天称之为“砂仁”的中药材。于是人们就要去当面谢谢那个小姑娘,可是那个可爱的女孩再也没出现过,所以人们便称那个小姑娘为“砂仁仙子”。 功效:其性温味甘,有温脾健胃,行气调中,镇痛安胎等功能。主治胸脘胀满、胎动不安等症。( 阳江)

春砂仁是广东省阳春市地道南药,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历来被视为“医林珍品”,在医药市场上享有盛誉,驰名中外。由于阳春是砂仁的地道产地,故有“阳春砂仁”之称。2004年3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广东省阳春市“中国春砂仁之乡”的光荣称号。

春砂仁主要作为药用原料,气香浓郁,味辛辣,具有健胃、旺气、消食之功效。它的花、果、根、茎均可入药,其中以果实为主。自唐代以来,历代药书均有关于砂仁的记载。如唐朝甄权著,<药性论>谓砂仁“主冷气脾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医林纂要>谓砂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本草纲目>谓砂仁“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中国药典>谓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胎动不安。”

姜科植物春砂仁,在清乾隆之后更被列为贡品。1985年春砂仁在北京被评为名优质药材。目前,阳春市春砂仁种植面积20000多亩,年产干果20吨,年产量均为广东省之最,不愧“中国春砂仁之乡”的美誉。

七.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生死恋

“生死恋”是阳江近年时兴的一道菜肴,其实就是咸鱼蒸鲜鱼。据说有一次渔民在出海做饭时刚做到鲜鱼时发现没有盐了,便想出了一个急招:把咸鱼放进去与鲜鱼一起蒸,结果发现味道很特别,这个菜就传了下来。咸鱼与鲜鱼蒸出来的鱼汁,浸着细细的姜丝,用以捞饭,令人回味无穷。

“生死恋”一条海鱼的死生契阔。

海边生活的人们每天都要面对鱼的问题,怎么去捕鱼,怎么去吃鱼,还包括怎么处理在保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那些消费不了的鱼,所以咸鱼可以看做一种悠久的海洋文化,一个地方捕鱼吃鱼的历史足够悠久了,那么吃咸鱼的伴生文化也就会发达起来。

在内地人把咸鱼视作“短缺时代配给品”的时候,广州人已经知道咸鱼的审美空间可以很广阔了,“咸鱼贵过鸡”,说的就是在广府食客心目中一条好咸鱼的价值,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海边的人们来得那样自然和从容。

不必去遐想什么《人鬼情未了》和《胭脂扣》的风月,这道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切好片的梅香咸鱼和新鲜海鱼逐片间隔起来蒸,鱼的前世今生两种迥然不同的鲜味交织混淆在一起,便成了筵席上的一道大菜,在阳江当地高档的长江国际酒店里,“生死恋”的名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菜单之上。

在饕客的评判标准中,咸鱼弥补了鲜鱼略显单薄的味道,而鲜鱼又填补了咸鱼缺少的口感,这是一种系统内的补充和完善。而在更多的遐想中,这是一种类似讲故事的戏剧策划,人对食物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庄臣所说的沿海居民对咸鲜味觉的执着追求,也有一种人情世故中幻想的本能。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生态密码,阳江这地方还有一种号称独此一处的“墨鱼膏”,这是一种用大墨鱼的卵发酵而成的“超级咸鱼”,它可以令“逐臭之夫”欣喜若狂,也能让幽兰雅士退避三舍,由于制作工艺的繁琐和食材的取之不易,这种很唐突的美味即使在阳江也不是随处可见,只有栖海的原住民还会不时小批量地制作一些来自己享用。用墨鱼膏来焖煮猪的五花肉,会令你忍不住四处寻找白米饭来“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那是文学对生活的记录。

一条发酵过的咸鱼,是餐桌上对生活的回味。

八.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蚝油生菜

菜系:粤菜

口味:咸鲜

价格:10-40元

特色:蚝油生菜是一道饭店内常见的菜肴。用生菜及蚝油配以辅料加工炒制而成。该菜营养丰富,鲜嫩可口、清鲜润滑。

原料:

生菜600克,蚝油30克,清油60克,胡椒面1克,蒜末3克,酱油10克,白糖10克,料酒20克,盐1克,水淀粉10克,味精3克,香油5克,汤适量。

制作方法:

1.把生菜老叶去掉,清洗干净。坐锅放水,加盐、糖、油,开后放生菜,翻个倒出,压干水分倒盘里。

2.坐勺放油,加蒜炒一炒,加蚝油、料酒、胡椒面、糖、味精、酱油、汤,开后勾芡,淋香油,浇在生菜上即可。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泥焗鸡

泥焗鸡也可以叫“叫花鸡”

特点:酒泥烤鸡,原汁原味,皮色光亮金黄,肉质肥嫩酥烂,腹藏多鲜。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阳江大八益智

阳江大八益智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八益智”是广东省阳东县最负盛名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主产于该县大八镇而得名。史料文字记载有近200年历史,在阳江人民当中更是家喻户晓,妇幼皆知。“大八益智”与其他地方益智作为中药材使用不同,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八益智”渣少、汁多、辛辣适中,口感较好,传统上是制作凉果以供食用,是优良的药食两用食品,有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的功用。阳东县是广东省最大的益智种植、加工基地,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果用益智之乡》。.

益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100厘米~450厘米。益智.以果实入药;有健脾胃、补心神、安神、暖胃的功效;主治肾虚遗精、小便频数、腹痛泄痢等症;因为益智有“开发郁结,使气宣通”的功效,确实有益人类智慧的发挥,因此名叫“益智”。益智既可入药,也可加工制作罐头投放市场。.

栽培历史

益智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而.在广东,主要产地则在阳江市的大八镇。清嘉庆《阳江县志》物产篇中说:“(阳江)药有益母草、金樱子、五味子、益智子……之类”,而在民国初编的《阳江县志》物产篇中,则明确标明:“益智俗名燕智子,常泡以代茶,产第八。”引文中的“第八”,即是大八镇。原来,清末民国期间实行保甲制,象阳春的“三甲”、“八甲”一样,大八镇属“第八屯”,乡下人简称“第八”。因为阳江话“第”和“大”同音同用,比如“他今年考第一”,阳江人说成“他今年考大一”,所以,慢慢地“第八”便叫“大八”。

大八属山区,由于特殊的气候、土壤和自然环境,山高林密,所生长的植物,不管数量和质量都比其他地方优胜,其中尤其以药材生产著称。而益智则是药材中的代表产品。20世纪70年代大八镇有益智1600多亩,年产益智48吨。1985年镇办食品加工厂,把益智鲜果加工成凉果,扩大了销路,提高经济效益,益智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7年达5400多亩产量90吨。到21世纪初,种植面积已经10000多亩了。.

产品加工

作为食品,益智主要是制作凉果。传统的益智食品,并不是用醋泡.,而是用“二路潲水”(第二次的洗米水),泡上“一轮圩”(即一个圩期,约七天),而且装益智的盆子,一定是要用杉木做的。这时间,米汤正好醋化,把益智子腌得变酸,由生果腌成孩子爱吃的凉果。

后因为食品手工业的进步,益智的制作也进步成了流水线生产。品种也由原来单一的醋酸益智,增加到九制益智,甜酸益智、蜜饯益智、益智干等多个品种。“阳江食三宝,砂仁、益智和粉酥”,阳江大八出产的益智制品成为阳江食品新“三宝”之一,是国内外市场的热门货。.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大八益智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大八益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阳东县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