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西特产专卖店 湘西特产哪里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西特产专卖店 湘西特产哪里最正宗更新时间:2022-04-02 21:28:58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雪里见

又名半节烂、背蛇生、瞒天过海。九、十月发芽,雪天出土成长,故名雪里见。我县高山地区均有野生,尤以大安、洛塔等地较多。为南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叶柄纤细,长约与叶片相等,质状着生,托叶叶状,穿茎,圆形,直径三厘米左右。总 状花序,有少数花生于上部叶腋内,夏秋开放,花尊五裂,裂片长圆形,白色或青紫 色,雄蕊八枚。球形瘦果,直径约三毫米,熟时黑色,有光泽,包藏于肉质的花尊内。 味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功能,治跌打损伤、蛇伤有特效( 龙山)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比耳脐橙

比耳脐橙

龙山县酉水河流域由于常年有效积温高、土质肥沃,适宜水果生长,尤以岩冲比耳脐橙最为出名。该产品果型椭圆美观、色泽深红艳丽、含糖量较高、味酸甜适中、口感极佳。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水果银质奖,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且供不应求。故龙山县将该品种扩大种植,现已具5万亩规模,产量达4万吨以上。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椪柑

湘西椪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台州、怀化等地。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肉脆化渣,果皮黄至橙黄,色泽美观,蜡质层厚,耐贮性好,通过短期贮藏后风味更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鲜食有益人体健康,亦可加工成果汁、罐头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吉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境内风景优美,峰峦叠嶂,林木苍天,溪河纵横。以奇异的山水,纯朴的民风闻名于天下。享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美誉。据历史考证,湘西种橘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非常适宜柑橘生长,是中国最适于发展柑橘种植的天然产地。同时,境内拥有广阔的富硒土壤,是中国三大天然富硒带之一,是湖南唯一的天然富硒区,是中国果品协会认定的“中国椪柑之乡”。

湘西柑桔为历代朝廷贡品,1949年后曾大量出口,享誉甚高。中国的椪柑产量世界第一,湖南的椪柑产量又居中国第一,湘西的椪柑产量又是全省第一,并占全国份额的13%。据2007年初统计的数字,全州椪柑面积63万多亩,产量41万多吨。同时,以椪柑为主的柑橘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兴旺发达。湘西的柑橘生产,特别是椪柑种植,已经成为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到2008年,以椪柑为主的湘西柑桔面积已达到107万亩,其中椪柑82万亩,年产量65万吨,年产值约7.8亿元。湘西州内有泸溪县椪柑有限公司、富泰公司、金圆水果有限公司、红山椪柑公司、保靖县喜阳集团、永顺县湘西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门从事椪柑的营销、加工。

湘西生产的椪柑素有“桔中之王”之美称。果实大小适中,呈扁圆形,果色橙黄,果皮易剥离,色泽鲜美肉质脆嫩化渣,汁多味浓,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高。且耐贮运,果实储藏到翌年3-4月仍然鲜艳美观,风味不变。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经湖南省科委测定,果实可食部分达到72-79%,可溶性固形物达13-14%,总糖10.65%,总酸0.84%,糖酸比达12.7:1,维生素c含量为23.4-25.68g/100ml,品质极优。经中科院长沙现代化农业研究所与农业部农产品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硒含量为0.001-0.043mg/kg,达到高富硒水平。

20世纪八十年代,由湘西州农业科技人员选育出的“吉品椪柑”、“辛女椪柑”“8304”三个椪柑优良株系,1990年获湖南名牌农产品;2003年被评为中国消费市场公认畅销品牌,荣获中国绿色食品2004上海博览会畅销产品奖,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和中国名优品牌;1999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湘西椪柑”品牌现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地域范围

湘西自治州位于东经109°10′-110°23′、北纬27°44′-29°38′,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受地形地貌及山区水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域性小气候优势明显,特别是泸溪、吉首、凤凰、保靖、永顺、龙山、古丈、花垣等县市海拔350米以下的水域沿岸和山间盆地的椪柑主产区,受水体效应等因素形成的区域性小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总生产面积42000公顷,年总产量420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由于湘西椪柑主产区多位于水域沿岸或山间盆地,这些区域的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自然肥力高,含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提高产品品质的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对人体特别有利的硒、锗、锌、钙、铁等微量元素,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较低,均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质量标准,加上境内工业企业少,水质和空气质量好,是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椪柑的理想区域。

(2)水文情况:湘西自治州州境内大部分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境内年降水量213.7亿

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32.8亿立方米;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44条,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等。州内有大小溪流1000多条,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澧、酉、沅、武四水。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穿西东,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经茶洞入境。

(3)气候情况:湘西自治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椪柑主产区的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最低不低于-4℃,超过35℃的高温天气极少,气温要素非常适合椪柑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越夏。同时,这些地方漫射光多,光能利用率高,年日照时数1300-140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为70221.1-76134.7千瓦/平方米,且秋冬辐射能量多,其中9-10月辐射量比3-4月大26-35%,非常有利于湘西椪柑的成熟及糖分的转化。全州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降雨时段集中在春季和初夏,与作物生长需求相吻合,降水有效性好。

(4)人文历史情况:湘西自治州椪柑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曾在《橘颂》中赞誉“后皇嘉树生南国。”湘西椪柑品质优良,因其种植在富含稀土元素无污染的大山深处土壤中,具有果形美、口感好、清香浓郁、化渣爽口的特点。湘西椪柑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湘西自治州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湘西椪柑产业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国家农业部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湘西椪柑作为产业开发的重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

展,2007年全州椪柑面积达63万亩,已接近全国椪柑总面积的1/4,总产量达到42万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累计销售收入额近3亿元,年累计出口额达

到137万美元。湘西州因此被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椪柑之乡”。椪柑产业为湘西州农业农村面貌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性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湘西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等所起的作用日趋显著。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武水及沱江河流域栽培区、凤滩库区及猛洞河流域栽培区、

里耶盆地及花垣河流域栽培区。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执行。

(2)品种选择:突出适应湘西州栽培的“8306”、“8304”、“260”等三个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湘西椪柑生产过程必须按照《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2执行。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湘西椪柑在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采收,采果时要求采用“两剪法”,采后经分级后可立即上市销售或进行贮藏保鲜延后销售。

(5)生产记录要求:湘西椪柑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保存好,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皮橙红或橙黄色,果大扁圆形,果皮蜡质层厚,皮薄易剥,光泽鲜美。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外在性指标。

(2)内在品质指标:肉质脆嫩,化渣爽口,酸甜适度,清香浓郁,耐储藏。经湖南省科委测定,果实可食部分达72%-79%,可溶性固性物达13%-14%,总糖达11.6%-11.72%,总酸0.52%-0.77%,维生素c达23.4-25.68mg/100ml,品质极优。

(3)安全要求:湘西椪柑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湘西椪柑按果实直径大小、外观分级。采用包装物根据客商要求用纸箱或竹筐。标志使用人在其销售的包装物上统一标注“湘西椪柑”农产品地理标志,其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永顺板栗

永顺是板栗生产区,气候、土壤条件适合板票生态习性。全县各乡镇均有板栗分布,以抚志、高坪、芙蓉等乡镇为多,常年收购量为800吨左右,占湘西总量的1/3以上。品种尤以油板栗名气最大,产量最多,国内市场称之为“永顺油板栗”,国际市场称之为“中国甘栗”。

永顺板栗 - 特点

油板栗具有果大、色艳、质优、较耐储藏的特点,9-10月果成熟,坚果单粒重8-11克,出仁率75.2%,果皮红褐色,油光发亮,表面无绒毛。经分析测定,油板栗内含脂肪4%左右,蛋白质12%左右,总糖20%左右,淀粉60%左右,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镁等多种元素和维生素等。其中蛋白质含量比江苏、浙江板栗高23.5%—53.6%;且栗仁多呈橙黄色,其胡萝卜素比一般品种高3-5倍,食之有甜糯细腻、清香爽口之感。

永顺板栗 - 发展方向

永顺县已将板栗作为山区经济开发的主要项目之一,计划发展油板栗0.83万公顷,年产板栗上万吨。

永顺板栗 - 板栗小解

板栗,壳斗科栗属,落叶果树,原产我国,利用和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和“干果之子”的称誉。其栗子营养丰富,甜美可口,可鲜食、爆炒、烹煮和制作栗子羮、栗精粉等数十种精制食品。板栗还有药用价值,滋补功能类似人参、当归,备受历代医家推崇,有益气厚胃、健脾补肾及活血之功效。不仅如此,板栗还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主要销往日本和我国港澳地区。20世纪70年代1吨湘西油板栗出口可换回7吨小麦。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粉粑

用糥米粉末拌水揉糯,而后用苞谷叶、高梁叶或猴栗树叶包好蒸食。清明节前后,人们喜用糯米粉末拦蒿草蒸蒿子粑粑,色泽嫩绿,即糥且绵又香,实为可口。此外,还用糯米粉做烫圆粑、煎饼粑、称它粑、马打滚粑粑等。

六.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龙山紫砂陶器

龙山县紫砂陶土资源居全国之首,故陶器产品历史十分悠久,从里耶溪口台地新时期遗址,里耶战国、东汉古城遗址古墓葬中,发现的大量古陶器和陶件可以证实,其中白泥坝窑厂沟和虎巢溪陶瓷质地、花纹、柚色均属上乘。该县生产的紫砂陶系列产品式样美观、质地优良,不亚于江苏宜兴紫砂陶器,其产品远销美国、西德、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等14个国家,现产品发展到4大类10个系列213种规格,包括酒类包装、茶具、花瓶、花钵花盆、日用陶瓷、陶瓷工艺品及耐火材料。1992年被省轻工业厅评为“四新”产品一等奖,因国企改革,县陶瓷厂处于半停产状态,急需诚招国内外客商共同研制开发。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王村红柿

王村红柿是湖南王村的著名。王村红柿个大肉肥,味道鲜甜,营养价值高,形如扁球,表皮多呈橙黄、鲜黄或朱红色。经人工嫁接的柿树生长快,产量高,树龄长,一般头年嫁接后,第二年即可结果,4~5年后每株结果可达百余斤,树龄多在百年以上。王村红柿个大肉肥,味道鲜甜,营养价值高,每100克鲜柿含糖15%,含蛋白质0.5%及维生素C等。柿子可酿酒、制柿饼或提制柿霜,有降血压、解酒、治胃病等药用功能

产地:王村是湖南湘西一座有两千多年文化历史,洋溢着浓厚的土家族特色的古镇。猛洞河水从她身边穿流而过。王村位于酉水之滨,依山建城。上通川黔,下达洞庭,正所谓“楚蜀通津”之地。这里交通极其便利,尤以水运为最,是古时酉水的重要码头。品一碗闻名遐迩的米豆腐,看看那传说中的“贞洁牌坊”,王村就像是从电影中走的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夕阳西下,吊角楼里小憩,看那些竹条青瓦构成的房屋随着地势起伏蜿蜒,在溪川铜柱旁聆听土家姑娘别有韵味的渔州唱晚,电影中的时光仿佛缓缓地走入了你的视线。其王村红柿个大肉肥,味道鲜甜,营养价值高。

特色:王村红柿个大肉肥,味道鲜甜,一般头年嫁接后,第二年即可结果,营养价值高,每100克鲜柿含糖15%,含蛋白质0.5%及维生素C等。形如扁球,表皮多呈橙黄、鲜黄或朱红色。柿树根系发达,耐干燥瘠薄,产量高,树龄长,4~5年后每株结果可达百余斤,经人工嫁接的柿树生长快,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柿子可酿酒、制柿饼或提制柿霜,有降血压、解酒、治胃病等药用功能。很适宜在猛洞河流域生长。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龙山百合

龙山百合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山百合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山县常年种植药食两用的卷丹百合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6,是湖南省最大的药食两用百合种植县,素有“中国卷丹百合之乡”美誉。

地域范围

湖南省龙山县民安街道、华塘街道、兴隆街道、石羔街道、石牌镇、洗洛镇、水田坝镇、茨岩塘镇、红岩溪镇、洗车河镇、苗儿滩镇、靛房镇、里耶镇、召市镇、桂塘镇、农车镇、大安乡、茅坪乡、洛塔乡、内溪乡、咱果乡现辖行政区域。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土家炒米

土家族人的炒米,即爆花米。将糯米蒸熟放凉,晒干后,用细砂石在铁锅中炒0花而成;食用时用开水冲食外,也可以拌以苞谷糖或薯糖,做成饼糕炒米糖。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草鞋

在湘西随处可见的草鞋,就这样艺术地挂着。它与书籍为伍,与其它艺术品为伍,一点也不寒碜。它为书房带来山野的风和庄稼的清香,为读书人带来跋涉的快乐,为琳琅的艺术品带来原始、朴拙和生活气息。湘西的草鞋就这样抚慰了都市的情感。
在湘西,几乎人人都懂得草鞋的编织程序,包括女人、小孩,可是较为常见的编织者却是成年男性。草鞋终究属于坚韧、毅力、坎坷、苦扒苦做和风霜雨雪这些壮烈而雄性的字眼。流行歌曲唱的也是“草鞋是船,爸爸是帆”。闺房是只会绣出花鞋而不可能生产出草鞋来的。

草鞋是用草叶,用丰收的枝蔓编织成的。风干的稻草顶好是韧劲十足的糯米草,放在石板上捶呀捶呀,谷物的清香便回味出来;把捶好的稻草搓呀搓呀,金黄色的秋声便又响亮起来。编草鞋需要一双大手,一双与谷物有着血缘的大手,这样的大手,用经过精心锤炼的稻草编织出的草鞋才是正宗的名牌,这样的大手挥舞起草叶织成的条纹,结构的草结,才有乡土的灿烂和札实。于是也就在这一个新的轮回里,稻草重又获得了生命。在稻草里还可以加上棕片和布筋,加上构皮树的皮子,连同耐磨耐踹的信念和多重的色调,草鞋便坚强起来,美丽起来,姿色丰富起来,和大山以及四季开花的季节更协调起来。穿上它,可以多爬几座山坡,多踩几道溪河,多哼几首山歌。

打草鞋,简陋的,可以把绳子的一头系在腰上,一头支在伸出的两只脚的脚趾上,随时随地能够动作起来;讲究一点的,有草鞋凳,骑在草鞋凳上,腰为一头,另一头支于安在木凳上的两个长耳上。小时,我见过这样的草鞋凳,两个长耳的圆洞被磨得滑腻光亮,凳子也因年月的久远,很历史的老色和沧桑着。就是不打草鞋,坐在上面也能感受到陈年谷物的扑鼻芬芳。

草鞋,属于山野。泥污踩过了,风雪踩过了,悬崖、陡坡踩过了,石板路踩过了,田坎地头踩过了,进屋的时候,草鞋脱在门边,带着泥,带着水,带着风寒和燥热,它便歇息下来,像两个饱经艰辛的仆人,静静地躺下,候在门外,等待着新一天的召唤。实际上,草鞋也有进屋的时候。它被主人提着,进屋了,就烘在煮饭炒菜的火坑头上的炕架上,烘在挂着腊肉的炕架上,任烟熏火炕。草鞋是有耳有鼻子的,此时,它便能闻听到炊烟的蓝味和油盐、大米饭、菜肴的香色,听腊肉在底下吱吱欢快地冒着清香。惟有此时,它才能闲闲地呼吸一点农家的芬芳。

像城里人排斥乡下人,草鞋也会欺生的。不要说城里人买草鞋问多大码数,曾经为乡下人笑了几十年。草鞋有码数么?草鞋是没有那么多等级的,一双草鞋男女老少是可以共用的。倘若是相差太悬殊,对于特大的脚,也只是稍稍地放一放绳子,特小的脚,也只是紧一紧绳子。然而草鞋是会打城里人的脚的,尤其是新草鞋,会磨得新穿草鞋的脚们皮破血流。常穿草鞋的人,很少被打脚,这种脚它尽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草鞋的柔软、纯朴、透气、方便和廉价。

草鞋的种类很少,仿佛只有麻草鞋一个分支。麻草鞋是草鞋群体中的贵族。它用晾干漂白的苎麻织成,有细腻的耳,细腻的鼻,有细致的条纹和细致的结。它适合赶场和走亲戚时穿,与担粪挑柴、上山做工是无缘的。我,也只是远远的看过一次两次,却不曾摸过触过。后来又发展到用车轮胎做草鞋的,它终究攀上了工业文明的嫌疑,只徒留了个乡野的形式,似可忽略不计。

当现代文明的潮水,漫过城市,也慢慢浸润乡村的时候,草鞋在沉思着自己。不用说,布鞋、皮鞋、高跟鞋、厚底鞋根本代替不了草鞋,而稍稍能帮草鞋分担一肩重负和功能的,也只有解放鞋。那种有军绿色皮面和橡胶底的解放鞋,可以上山,可以下地,也能耐磨,但没有草鞋的廉价,不能用手编就。它来自都市的流水线,要用多少谷子,多少鸡蛋,多少汗水才能换来。而且长久地穿在脚上,那种因不透气而生出来的汗臭,会不适宜地污染了乡村清爽的微风和泥土气息。可是究竟这种解放鞋还是有着自己的市场领地。

不知道,草鞋会不会从历史的册页中淡出,真要是有了可替代它全部优点的物件,我想也不必惊慌,它终究为我们书写过乡村。即使有一天,只能在博物馆和艺术家的案头看到它,我想也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

近来,有消息说,在一些旅游点上,许多人把草鞋当作有特殊收藏价值的民间草编工艺品而争相购买,作为草鞋生产基地的乡村听了这事,仅仅会是一种欣慰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