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州必吃十种特产 兰州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州必吃十种特产 兰州十大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7 20:50:27

一. 甘肃省 兰州 七里河 兰州蜜桃

甘肃是桃的故乡,已有3000多年的产桃历史。目前,全省已有200多个品种,而以兰州蜜桃最优。兰州有六月桃、朱砂简桃、平顶离核桃、半水不旱桃、迟水桃、蟠桃、黄肉桃、东方红桃、白粉桃、肥城桃、花桃等184个品种,产于安宁区7100多亩的桃林,以迟水桃和白粉桃最为著名。 兰州蜜桃果实肥大,平均重150克,果皮稍厚,向阳面呈紫红色,肉质细腻,柔软甘甜,蜜汁丰富,芳香飘溢,味道醇美。 蜜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等多种成份。鲜食能解饥消渴,补养身体;且有增进人体胆汁分泌,促进消化和治疗便秘等功效。安宁堡多八九十岁长寿老人,即与食桃习俗有关。( 兰州)

二.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牛肉拉面

传说兰州牛肉拉面起源于唐代,但已无法考证。目前有史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是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所谓老汤是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今河南焦作博爱清化镇)陈维精处学成小车牛肉老汤面带入兰州。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标准。另有说清朝初年,兰州人马子禄来在青海省化隆县拜亲戚马成德为师学会牛肉拉面后带回兰州。兰州牛肉拉面经过几百年的创新发展,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成为兰州的一张名片。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三.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榆中西兰花

榆中西兰花所特有的花蕾细密、深绿色、花球紧实,呈蘑菇状、球面凹凸小、翠绿秀丽、不易空心,外形美观,品质鲜嫩,绿色营养的独特品质与其产区所处的黄金纬度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密不可分。

甘肃省榆中县地处西北的黄金种植区,县域内土层深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风力小,栽培区内无工业污染企业,是天然的绿色蔬菜种植区域,产区四季分明,冬季冻土层度最深达51厘米,病虫害越冬死亡率较高,来年土壤病虫害基数较低,易于防治,且农药用量少,这为榆中西兰花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榆中西兰花采用无公害蔬菜操作规程,保证了榆中西兰花的绿色安全品质。

四.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白鼬

白鼬

白鼬学名白鼬。属鼬科,食肉目。外形似黄鼠狼(黄鼬),体型细长,四肢短,成年雄体长20公分~30公分,尾长9公分~12公分,体重2千克。为适应生存环境白鼬毛色随季节变化,夏季毛多灰褐,背部较浓,腹毛灰白,四肢内侧乳白;冬季毛色雪白。尾尖1/3冬夏均黑。鼬毛被绒厚而细软,皮板轻而柔韧,是上等皮毛。扫雪主要吃啮齿鼠类等小动物,而且食量很大,对农田、林木很有益处。白鼬虽生活在林区,但它居住于石崖洞缝中,且多独居,每年春末夏初0,五六月产仔,每胎产仔4只~5只。白鼬听觉视觉都十分灵敏,行动灵活,冬天出外觅食时,尾巴拖在雪地上,留下行迹,“扫雪”由此得名。

五.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兰州腊羊肉

张掖的腊羊肉,加工有其独到之处。原料主要采用产于山丹、民乐等地吃了芜葫草、芜葫花的羊和高台的雪花盐以及苗香生姜。在秋冬季节,把羊宰杀以后,加佐料煮熟、剔骨、抹上清油而成。肉红透明,肥而不腻,人们一看便引起食欲。张掖腊羊肉配合出售黄酒的酒房,供应群众,它已有几百年历史,过去只有两户有祖传手艺的居民出售,他们到春季改售羔羊肉也别具风味。( 兰州)

六.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卡特琳娜

果实大红色,无青皮,无裂纹,口味好,质地硬,耐贮运。( 兰州)

七.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百合鸡丝

百合鸡丝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百合鸡丝是中国菜系港台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百合鸡丝以百合 为主要材料。

工艺:滑炒 口味:本位咸鲜
主料:百合(干)(400克) 鸡胸脯肉(150克) 芹菜(150克)
辅料:鸡蛋清(70克)
调料:猪油(炼制)(50克) 蚝油(8克) 盐(3克) 料酒(10克) 味精(1克) 大葱(10克) 姜(5克) 淀粉(豌豆)(13克)
类别:私家菜 补虚养身调理 肺调养调理 防癌抗癌调理 高血压调理

制作工艺

百合鸡丝

1.先将鸡脯肉顺切成薄片,再顺切成细丝,放碗中加盐、料酒拌匀,加蛋清抓上劲,加湿淀粉15克(淀粉8克加水7克)甩上劲。
2.芹菜择洗干净,切成1寸长的段;百合削去尖、根,分成瓣洗净,顺长切成丝。葱切成丝,生姜切成末。碗内取鸡汤50克,加盐、味精、湿淀粉20克(淀粉10克加水10克)芡汁。
3.勺上火,滑勺后,加油烧到90度热时放鸡丝,用筷子划散,倒入芹菜,稍滑倒漏勺内沥油。勺中留50克油,加葱姜煸炒后放入百合丝、鸡丝炒匀,加入兑汁,爆起立即盛盘而起。

八.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红樱萝卜

肉质细脆,月分多,味微甜略辣,品质优,生、熟均可食用。( 兰州)

九.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刻葫芦

 刻葫芦是兰州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即在葫芦上刻画出人物、建筑、山水、动物、文字等。最常见的刻葫芦,刻画的是山水风景或戏剧人物的脸谱,作为儿童玩具出售。清光绪年间,穷秀才李文斋以刻葫芦为生,所刻葫芦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桃花源记》、《赤壁赋》、《兰亭序》等。他的雕刻技巧,人物寥寥数笔,求其意态,强调神似;山水花卉疏淡相宜,形神兼备,注重风致;题款文字细如蚊足,点缀成行,滞洒自如。李文斋的葫芦作品被誉为全国工艺品中的"绝技",驰名中外。40年代初,雕刻艺人阮光宇,把《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巧妙地安排在葫芦画面上,并配以诗词文字,风景山水。阮氏雕技嫡熟,刻工细致,工艺更臻完善。

    刻葫芦艺人多在府城隍庙两廊设摊雕刻,历尽坎坷。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等老艺人的技艺精湛,雕刻出了许多精致的工艺葫芦,行销国内外。阮光宇逝世后,阮文辉继承父业,博采众长又有创新。他针、刀并用,以刻、铲、刮、磨来表现中国画的勾勒、点垛、皴擦、仿刻出国画家的泼墨、写意山水,以及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风笔意。

    兰州的刻葫芦《东坡赤壁夜游图》,在只有7平方厘米的葫芦上刻一叶扁舟,舟中坐6人,神态各异,榔榔如生;舟外远山近树,疏密有致。另一侧刻537宇的《前赤壁赋》,字迹秀媚,工整清丽。《婴戏图》,刻有正在嬉戏的120多个小孩,干姿百态,构思奇妙,堪称兰州刻葫芦的绝伦杰作。

十.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皋兰软儿梨

皋兰软儿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软儿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严冬季节深受人们喜爱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凉、爽口、沁人心脾,一人口使人顿感神清气爽,痛快不已。

皋兰软儿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严冬季节深受人们喜爱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凉、爽口、沁人心脾,一入口使人顿感神清气爽,痛快不已。无怪乎1元老于佑任将它与葡萄相提并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梨”。最有趣的是皋兰软儿梨吃法独具特色,将鲜果贮藏到冬日1变为“褐蛋蛋”时才享用,风味更佳。

皋兰软儿梨种植历史悠久。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国常编修的《重修皋兰县志》中载,“香水梨俗名软儿,秋时色青黄,味微酸,藏至冬末春初变软变黑,肉悉成浆,甘如蜜”。皋兰软儿梨原产地地域范围为东经103°32′至104°22′、北纬36°05′至36°50′之间。皋兰软儿梨集中产于有“世界第一古梨园”之称的什川镇,西岔镇、黑石川乡、水阜乡、忠和镇、九合镇也有种植。什川镇海拔只有1400多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从明末清初就开始“引流种树”。康熙年间开始大规模栽树,现在有近五千亩梨园,其中软儿梨树有七千余株。皋兰软儿梨树属蔷薇科,秋子梨系,其树势强健,生长快,结果早,寿命长,抗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果实繁多,果质优佳。皋兰软儿梨独具特色的是树龄越长,果肉越细,果皮越薄,品质越好。什川至今有三百余年生的古老梨树开花结果,年结果200至400公斤。盛果期的皋兰软儿梨树,最高株产可达800公斤,平均株产250公斤,年总产皋兰软儿梨约100多万公斤。

皋兰软儿梨的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秋末冬初成熟。初收乍摘时,其色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肉较硬而味微酸。若将鲜梨用麦草加温“发汗”经10多天,便呈淡黄色,则皮薄质软,酸甜适宜。然后将无损伤的梨拣出,贮藏于窖内或室内木架板上,经40多天,果肉细胞发酵软化,果皮变褐返砂,果味变甜,此期称为“化心”或“糖心”。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间食用,其味更佳。随着气候变冷,果子冻结如石,吃时仓促不能消融,若用火力,其味乃变酸,失去原来风味,需置于温暖处自然化开或将它浸泡于冰冷的水中,约莫十多分钟后,冰壳凝其表面,捞出后去掉冰壳,梨软如泥,浆液充盈,味甜胜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顿时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绝。所谓“皮薄一包水,化肉一团泥”,因此,皋兰软儿梨也称“香水梨”。于佑任先生曾赋诗:“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满树红颜人不取,清香偏待化成泥”。至于民间传说,更是把皋兰软儿梨称作“天庭神仙味,人间灵芝草”,简直成了仙果。

皋兰软儿梨不仅风味独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等多种成份,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在13%左右,营养价值极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软儿梨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等功效。如果吃了过于油腻的食物胃里不舒服,或喝醉酒,头昏脑胀,或发热头痛,咳嗽口干,浑身难受,或煤气中毒,眩晕恶心……吃几个皋兰软儿梨或喝几口汁水,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病苦。

皋兰软儿梨栽培历史悠久,为县内特色优势农产品。长期以来,什川人对于梨树的养护颇有心得,刮树皮、“铺沙治虫”等古老的养护方法和先进实用的科技相结合,加之独特的嫁接、修剪技术,使梨树不断焕发青春。2012年12月24日,什川镇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2013年4月12日,什川古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2013年5月21日,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皋兰县成立世界第一古梨园保护局,修订《关于保护什川老梨树的若干条例》,完成对现存的9082株百年古梨树建档立卡挂牌工作,做到一树一卡,跟踪管理。推广梨树管护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时查处和严厉打击人为破坏古梨树的行为。实施梨花谷项目,大量栽植皋兰软儿梨。成立皋兰软儿梨专业合作社,具体开展皋兰软儿梨的栽培、管护、加工、销售等。

皋兰软儿梨

种植(果品)

地域范围

皋兰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北部郊区,位于北纬36°05′至36°50′、东经103°32′至104°22′,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总人口16.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地势山川相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皋兰软儿梨产地主要分布在皋兰县什川镇、石洞镇、忠和镇、九合镇、水阜乡、黑石川乡境内,年种植总面积750公顷,年产量337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皋兰软儿梨”果实近圆形,单个直径4~7厘米,单果重100—200克之间,秋末冬初成熟。初采摘时,果皮黄中带绿,青中泛红,外观鲜美,果肉较硬而味微酸;经40多天自然熟化,果皮变黄,果肉变软,果味变甜,称为“糖心梨”;随着气候变冷,果子冻结如石,果皮由黄变褐,果肉返砂,称为“软儿梨”。食用时置于温暖处自然解冻,梨软如泥,浆液充盈,味甜似蜜略有酒味。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皋兰软儿梨”含18种氨基酸,24种微量元素,其内在品质指标为:总糖6.4-6.60g/100g;总酸(以苹果酸计)0.15-0.30g/100g;可溶性固形物9.4-9.7%;蛋白质0.41-0.44g/100g;脂肪0.46-0.49g/100g;粗纤维3.3-3.6g/100g;酒精度0.053-0.057g/100g;原花青素0.026-0.029g/100g;铁0.12-0.15mg/100g。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软儿梨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酒毒等功效。 3、安全要求:皋兰软儿梨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