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齐齐哈尔特产哪里买 齐齐哈尔特产排名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齐齐哈尔特产哪里买 齐齐哈尔特产排名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4-09 08:09:06

一.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讷河 炝干豆腐丝

   原料:干豆腐(南方叫千张或豆皮),洋葱,葱油,盐,味精,辣椒油,香油,香菜末,蒜末,糖。

    制作方法:买新鲜干豆腐,薄些的那种。用水煮一下去杂味,也让豆腐更软。切细丝,放在小盆里面。加洋葱丝,葱油,盐,味精,辣椒油,香油少许,香菜末,蒜末,少许糖搅拌均匀即可。

    风味:豆香浓郁,微辣,宜佐酒。

二.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讷河 讷河玉米

讷河玉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讷河玉米是黑龙江齐齐哈尔讷河的。

讷河玉米单产高于全国和全省。2010年世界平均单产300公斤,全国平均单产350公斤,黑龙江省平均单产350公斤。

讷河玉米

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505525

玉米

三.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鹿

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生哺乳动物,属反刍类。世界上共有四十几种鹿,我国就有二十多种,分布很广,但分布最多的是新疆、内蒙、东北等地。镜泊湖周围森林里生栖的主要是珍贵的梅花鹿。

镜泊湖林区,群山起伏,柞树成林,有充足的水源和丰盛的饲草,是天然牧场。除了野生鹿外,一些林场、农场、农村都有养鹿场。

梅花鹿,是一种体态清秀,性情温柔的动物,全身长着鲜艳的红褐色短毛,身体两侧布满梅花似的白色斑点。母鹿体重约七十公斤左右,高九十公分左右,无角;公鹿体重约一百二十公斤左右,高一米左右,头上长着枝杈般左右对称的长角。鹿胆小易惊,奔跑极快,人称"草上飞"。

我国自古就有"鹿身百宝"之说,养鹿的主要目的在于取鹿茸。鹿茸是名贵的药材,它与人参、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

长角,是公鹿的第二性征。公鹿在出生后的第十三至十四个月间,开始长角;每年三、四月开始脱掉老化的角质花盘,再逐渐隆起一对嫩角,这种未骨化的角,即是著名的鹿茸。

鹿茸,是由茸根、主干和数个侧枝构成的。其外皮生有一层纤维茸毛,象天鹅绒似的好盾;内部是结缔、软骨组织,有血管和神分布,为肉红色,也有杏黄色的,象一丛晶莹美丽的珊瑚。每年从清明开始,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以锯头茬茸角了。锯下的茸角经过煮炸加工,就是宝贵的鹿茸。

鹿茸做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药书记载,鹿茸有"滋阴养血,补精壮阳"的功能。经过医学实践证明,鹿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它命、钙、镁、荷尔蒙等,它有生津补髓、益气助阳的效用;可促进人体发育。还能治疗劳伤瘦弱、目暗、妇女病等。制成的鹿茸精,含有大量的激素和磷的复合体,可以治疗心脏病、低血压、慢性关节炎、严重化脓外伤等病症。

此外,鹿血、鹿角、鹿心、鹿筋、鹿尾、鹿鞭、鹿胎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都是滋补强身的珍品。鹿肉含有高蛋白和低脂肪,是高级食品:鹿皮也制造高级皮革。鹿的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极高。

四.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克山 克山大豆

克山大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克山大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克山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克山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克山大豆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克山大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地区东北部。克山幅员约332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约302万亩。克山物化天宝,土质肥沃,农业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出口基地县和马铃薯基地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

黑龙江克山县绿色食品协会申报的“克山大豆”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克山大豆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克山县范围内15个乡镇,即古城镇、双河乡、河南乡、河北乡、向华乡、古北乡、北联镇、曙光乡、北兴镇、克山镇、西联乡、西建乡、发展乡、西河镇、西城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0′57″~126°08′18″,北纬47°50′51″~48°33′47″。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克山大豆”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克山县自然条件优越,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齐齐哈尔东北部,为小兴安岭伸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北纬47°50′51″--48°33′47″、东经125°10′57″--126°8′18″,海拔198.7米—381.7米,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原。总土地面积31.4万公顷,耕地面积20.2万公顷。克山大豆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克山县范围内15个乡镇,即古城镇、双河乡、河南乡、河北乡、向华乡、古北乡、北联镇、曙光乡、北兴镇、克山镇、西联乡、西建乡、发展乡、西河镇、西城镇。共辖122个行政村,地域保护面积31.4万公顷,其中大豆生产面积13万公顷,总产量27万吨。

五.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龙江小米

龙江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江小米久负盛名,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1927—1929年间,谷子的种植面积年均已达到50万亩。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龙江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杂粮产销集散地、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并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粮、玉米、葵花标准化生产基地。 一直以来,小米就受到龙江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一直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现在,龙江小米已经走出了黑龙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尤其在全国防沙治沙农业产品博览会上龙江小米获得了-总理的好评,航天英雄翟志刚也对龙江小米赞不绝口,同时在黑龙江各种博览会上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称赞。从2002年开始,龙江小米多次在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畅销产品奖和包装创新奖,得到了市民和外地经销商的认可。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背靠林区,毗邻哈拉海湿地和扎龙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林茂草丰、土壤肥沃、水质洁净、空气新鲜,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龙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开发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已辟建成绿色食品种植业基地152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年产绿色食品原料60万吨。龙江小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硒,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具有营养全,香味浓,口感佳,色泽好等特点,是老人,幼儿,孕妇首选的营养佳品。

地域范围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经122°24′28″至123°37′19″,北纬46°23′21″至47°40′27″,境内东部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和泰来县接壤,北部与甘南县和碾子山区相邻,西部和南部被内蒙古自治区环绕。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8米,全县有五镇九乡,158个行政村,耕地514万亩,划定哈拉海乡、七棵树镇、鲁河乡、龙兴镇、济沁河乡、山泉镇、龙江镇、杏山乡、景星镇为龙江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27000公顷,实际生产面积为20000公顷,龙江小米年总产量45000吨。

六.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建华 锅包肉

锅包肉是东北的溜肉段衍生出来的一道菜,也是哈尔滨较著名的菜肴之一。因外面包着用土豆做的淀粉,放在油锅里炸,所以又叫“锅爆肉”。 几乎下馆子的人都品尝过。不论是装修豪华的星级酒店还是简易路边的家庭快餐菜谱都写有此菜,可见其深受大众喜爱之程度。尤其深得女子和小孩子的口味。

锅包肉作法

原料:猪里脊肉300克,姜丝5克,葱丝20克,香菜10克,番茄酱,精盐、料酒、老抽酱油、白糖、醋、味精、鲜汤、水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猪里脊肉改刀成7厘米长、5厘米宽、0.2厘米厚的大片,用精盐、料酒拌匀码味;用水淀粉及少许色拉油调成稠糊;另用番茄酱,酱油、白糖、醋、味精、鲜汤、水淀粉等对成滋汁。

2.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六七成热,先将码好味的肉片与稠糊拌匀,再一片片展开,逐一下入锅中,炸至外酥内嫩时捞出沥油。

3.锅留底油,投入姜丝、葱丝炸香,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滋汁,翻拌均匀后起锅装盘,撒上香菜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酸甜可口。

小贴士:

1.辽宁正宗的锅包肉是放番茄酱的,而在其他地方如哈尔滨是不放的,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番茄酱吃起来酸酸的,甜甜的,比较受用.

2.老抽酱油是用来上色比较容易些.

锅包肉来历

说起来,这道菜的口味还与“国际关系”有关。当时作为北方重要官方机构的关道衙门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哈尔滨道外20道街),经常需要宴请国外的客人,尤其是俄罗斯客人。俄罗斯人喜欢甜酸口味,北方菜的咸浓口味让他们很不适应。为了讨好大鼻子外国人,道台下指令,让厨师们改变口味。郑兴文(名厨世家 家是旗人 父辈居住辽宁)冥思苦索,把原来鲜咸口味的“焦烧肉片”,改为甜酸口味的菜肴。这道菜让俄罗斯客人非常喜欢,每次来吃饭都要点这道菜。郑兴文根据菜肴的烹饪程序,给这道菜起名为“锅爆肉”,俄罗斯人点菜总发不准音,时间一长,衍化成今天的“锅包肉”。

七.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貂

到南湖头水产养殖场,不仅能看到壮观的捕鱼场面,还可以看到工人饲养珍贵的毛皮小动物紫貂、水貂的情景。

貂场建在湖畔,一排排坡形的貂棚架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铁笼子似的貂舍。

貂属于哺乳纲,鼬科,是小巧轻盈、矫健机灵的小动物,模样酷似黄鼠狼,三角形的脸,宽阔的短耳朵,体长一尺左右,尾巴约半尺长。野生貂大都分布在针叶密林里,以捕捉松鼠、花鼠为食,也捕食小鸟、蛙类,有时也吃松籽充饥。镜泊湖山区的林海里,有闻名中外的红松母树林,最适合野貂的生息和繁殖。

貂皮,在动物皮毛中为佼佼者,人们把它同人参、鹿茸视为东北的"三宝"。它轻柔绵软、光滑温暖,雪花落上即化,水珠掉上去随即滚落下来,有"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不濡"的盛誉。貂皮有好几种,其中紫貂皮最珍贵,居貂皮之首,人们称之为"裘皮之王",又因其价格昂贵,也把它视为"软黄金"。

目前,野生貂越来越少,国家把它列为二类保护动物,绝对禁猎;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人们采用人工饲养繁殖。镜泊湖水产养殖场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饲养了大量的水貂、彩貂和紫貂。

镜泊湖山区,自古就是貂皮的重要产地,史书《后汉书》言:挹娄出好貂。把《宁安县志》曰:"所谓挹娄貂,今宁安诸山林多有之,色紫黑皮,甚轻暖......"古时,每年都选出上好的紫貂皮,做为贡品,送往京都。

现在,人们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人工养貂,成活率高,数量多,皮毛质量也好于过去。

八.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依安 中心镇血肠

中心镇血肠

“血肠”是彝族先民们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一道美味佳肴。动物的血液被彝族先民奉为是上天赐与我们最盛洁的礼物和最鲜美的营养食物。由于山路难行,阻碍了彝族群众生产生活用品之间的流通,因此居住在彝族村寨的彝族同胞每年都会宰杀一头或两头肥猪,俗称“杀年猪”。每到这一时间段就能吃上一碟喷香的血肠。中心的血肠吃起来口感圆润,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如果你到依安中心来,可别忘了偿一口中心的特色饮食———“血肠”。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北大仓酒

北大仓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大仓酒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大仓酒厂采用贵州省茅台酒厂生产工艺,于1958年制成的优质大曲酒。

该酒于1958年试制,1960年以其独特的风格上市,这种白酒既具有酱香型大曲白酒的典型风格,又具有北方白酒的特点,颇受欢迎。

此酒在1962年东北地区酿酒协作会议上,名列东北12种酒的第一名,1978年在全省优质酒评酒会上被评为地方名酒,1980年在全省优质酒评比会上再次评为地方名酒,1984年获轻工业部系统铜杯奖。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古代名卜奎城,每到春天,风很大,有时风卷黄沙,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树木顷折,故素有“风刮卜奎”之说。过去地处肥沃的嫩江平原的齐齐哈尔,“天苍苍,野茫茫,人烟稀少,一片荒凉”,被称为“北大荒”。而今的北大荒,已成为有名的“北大仓”。故该酒取名为北大仓酒。

北大仓酒以当地的“大蛇眼”高粱为原料,用大麦、小麦、大豆、玉米等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在借鉴茅台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工艺上采取一次投料,池上堆积,连续加曲,分批取酒,长期贮存,精心勾兑酿成。

北大仓酒的酒质特点;清亮透明,呈微黄色,酱香突出,幽香纯正,入口醇正,柔和绵甜,余香不息,属酱香型白酒。评酒者认为:闻之香扑鼻,近似茅台香味;饮之入口柔软,回味绵长。该酒除内销外,还出口国外。

北大仓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龙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十.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拜泉 酱鸡脖

菜系:东北菜 家常菜谱 私家菜 卤酱菜

工艺:酱

制作材料:

主料:净鸡脖2000克

调料:红色老卤2000克,葱段25克,姜片15克,香油适量。香料包1个(内装花椒,八角,桂皮,山奈,肉蔻,自芷,陈皮,丁香,草果,辛夷各适量)。

制作方法:

1、鸡脖用温水浸泡,刮洗干净,再放入沸水锅内烫透,捞出沥干。

2、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加入红色老卤、香料包、葱、姜,烧开后放入焯好的鸡脖,旺火烧沸,转入小火酱至鸡脖酥烂即可。取出后刷上香油,食用时剁成小块装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