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土家必买的特产 土家族土特产大全干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土家必买的特产 土家族土特产大全干货更新时间:2022-03-31 09:49:23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宣恩县 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吃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喝油茶汤便成了土家人的习惯。

土家油茶汤制作方法,是先用食用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食用。油茶汤的制作关键是茶叶质量和炸茶叶的火候,佐料和“泡货”的选用可随客人口味。

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至今在全州,特别是在咸丰、来凤等地盛行。1992年,“来凤县土家族油茶汤茶艺团”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茶文化节,博得“来凤名茶传千里,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赞誉。后来有关部门将土家族油茶汤提炼、整理成“四道茶”(即白鹤茶、泡儿茶、油茶汤、鸡蛋茶)、油茶道表演等形式,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程式茶道。在2005年中国茶叶协会主办的中国富硒茶文化节上,幽雅卓绝的“四道茶”茶道茶艺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得油茶汤这一土家茶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

土家茶俗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一天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土家油茶汤是土家传统四道茶(白鹤茶、泡米茶、油茶汤、鸡蛋茶)中制作最考究,代表礼遇最高的一道。用该汤待客是千百年来土家人沿袭下来的最高待客礼遇。

土家族人好客,每当客人来到寨子,主人就客客气气地迎出来,把客人请进吊脚楼堂屋里坐下。当主人陪来客聊天时,主妇便函走进火炉屋,在青条石嵌边的四方形火炕上架起锅,用茶油或猪油炸出一碗碗核桃仁、炒米、芝麻、花生米、黄豆、苞米花等。食物炸好后,端出来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接着主妇又在锅里倒进适量的茶油,待油冒青烟时,放一小把茶叶及花椒、胡椒、生姜丝、食盐等佐料,爆炒几下,接着倒入锅内一小瓢冷水,再用锅铲挤压、搅动,再加水稍煮几分钟,撒点葱花、大蒜。汤烧开后,冲进盛有油炸食品的碗中,这样滚热喷香的油茶汤就做好了。 喝油茶汤不用筷子或汤匙,而要连渣带汤一起喝下去。喝油茶汤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汤喝完了,而残渣留在碗底,只好以手代筷,就未免尴尬了。会喝油茶汤的人,在喝汤的同时,连同油炸茶叶、苞米花、桃仁等均匀喝进口里。其奥妙是边喝边不停地使汤“浪”动,随着汤的浪动,食物漂浮起来就可趁机喝掉。

土家人过年的时候,油茶汤里少不了备血豆腐。血豆腐是新鲜豆腐和新鲜猪血加上猪肉粒,花椒,辣椒粉拌匀用烟熏干而成,吃时用油炸熟。

土家油茶汤,不仅土家人爱喝,居住在土家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也非常喜爱。油茶汤不仅饱腹,而且是重要的绿色食品和饮料,营养价值高,能防病治病,常喝能壮身延寿。

历史渊源

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对于油茶汤流传下来的说法也众说纷纭。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的。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入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越吃越有味。尝到了这种自制的美味,放牛娃们就常在山中做这种最原始的“油茶汤”;后来,此事传到大人中,大人们试着用铁锅、茶油、茶叶等对这种做法加以改进,久而久之就做成了土家族地区常喝的油茶汤,从此油茶汤便在土家族地区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是,大约在明代,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侵扰,1建统治阶级围攻。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人们家中只剩下了一些粗茶叶、茶油、玉米、蒜苗了,于是只好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油茶汤起源于汉代。因为相传汉将军马援伏波当年驻扎酉阳,因当地多瘴气,使士兵的健康受到威胁,将军便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研成末,再加盐制成汤,供士兵饮用以防瘴气。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早在清嘉庆二十三间(1819)纂修的《龙山县志》上也有清楚的记载:“有所谓油茶者,取黄豆、苞谷、芝麻、米花、腐干、干松茹、腊肉饤,以脂油炮炒之,撩起;下水,油锅内加茶叶,煎数沸,酌碗中,泡诸物饷客以示敬。”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油茶汤”味道鲜美,既能作为食品充饥,又能作为饮料提神。土家族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土家儿女爱唱歌,只因烧了油茶汤喝……”

二.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困龙山铁叫鸡

困龙山铁1是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困龙山一带的。困龙山铁1是优良家禽品种,肉质细腻,毛色黑亮,抗逆性强,产蛋率高。

铁1主产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部后坪、客田、塘坝等乡镇的困龙山区。本鸡种全身毛色乌黑油亮,红冠,啄、爪黑色;生长快,抗逆性强;体型较大,成年母鸡每只2千克左右,成年公鸡每只3千克左右;肉质细嫩,产蛋率高(当地民谚:麻一千,黑一万,白鸡母,不生蛋);外观优美,活泼好动,可作肉鸡、蛋鸡、观赏鸡(当地民谚:金猫银狗铁1)品种。据调查,主要为农家散养,年饲养量10万只以上,主要销往彭水、武隆、务川、沿河等附近几个县城,部分销往遵义和重庆。

三.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土家族麻饼

德江土家族麻饼

香脆酥甜的土家族麻饼是贵州德江县土家庭的传统食品。每当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做麻饼款待客人;姑娘出嫁或儿子娶亲也少不了它。它还可作为农忙时节的加饭餐。

制法:(1)把炒米、麻糖融合在一起搅匀,然后舀进长宽各70厘米、高5厘米左右的木箱里,用木块和擀面杖压实,冷却,再切成薄片就成了。

(2)想保存长久时间,只需在麻饼上覆盖一层炒米,用塑料袋装好即成。

特点:麻饼的品种很多,有元香米麻饼、芝麻麻饼、花生麻饼、核桃麻饼等。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圆形,长方形等等。不管放多长时间,麻饼仍然脆香、酥甜、可口。

四. 重庆市 武隆 土家老腊肉

武隆老腊肉作为武隆当的土!乡亲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土家锦

土家锦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和实用品,又叫"西兰卡普"。土家语,西兰即被子,卡普即花。湘西土家姑娘几乎个个都是织锦能手。它是沿袭古代针织加工法,用多种彩色丝线编织图案,多为菱形结构,产品有床罩、窗帘、坐垫、各种壁挂等120多种2900多个图案产品畅销中外。

六. 湖南省 湘西州 保靖县 土家酸菜

土家族的酸菜,有青菜酸、洋姜酸、罗卜酸、大蔸菜酸、豇豆酸、苞谷渣辣酸等等。也有用野菜做酸菜的,如野伏葱酸、鱼腥草酸等。由于酸菜开胃助消化,深受土家族人喜食。故而在土家山寨,家家户户有做酸菜的习惯。一进农家门,谁家都可看到大大小小的几口酸菜坛子,有的人家,做有十多坛酸菜,作为常用的大宗菜。

七.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贵州白山羊

贵州白山羊原产于黔东北一鸟江中、下游的沿河、思南、务川等县,分布在贵州遵义、铜仁两地区的20余县,目前总数已超过100万只。

该羊,公、母羊均有角,颈部较圆.胸深,背宽平,体躯呈圆桶形,体长,四肢较矮。毛被以白色为主,其次为麻、黑、花色,毛被粗短。少数羊鼻、脸、耳部皮肤上有灰褐色斑点。

成年公羊体重32.8千克,成年母羊为30.8千克,肉质细嫩,肌肉间有脂肪分布,擅味轻。周岁揭羊平均活重 24.11千克,月同体重11.45千克,内脏脂肪重1.40千克,净肉重8.83千克,屠宰率53.30%,月同体净肉率 68.72%:

其性成熟早,公、母羔在5月龄时即可发情配种,但一般在7-8月龄才配种,常年发情,1年产2胎,从1-7胎 (4岁左右)产羔率逐渐上升,为124.27%-180%,品种平均产羔率273.6%,年繁殖存活率为243.19%。

八.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糯米酸辣子

产地:中国贵州印江。

工艺:将糯米拌红辣子,在石碓里舂成粉状,再放入坛子里。要吃时,从坛子里取出,放入锅中用茶油或菜油煎。因糯米粉有粘性,用油一煎就成块状,煎熟后切成三角形或四方形,趁热吃,味道鲜美爽口。

九.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浑浆豆花荞面

浑浆豆花荞面

沿河农村盛产黄豆和花荞,花荞一年二季,世居的土家族人民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风味食品——浑浆豆花荞面。

荞面豆花这种食品,表面看来,不足为奇,营养却非常丰富,有防癌功效,再加豆浆煮,那更是锦上添花。其作法是:先将黄豆浸泡,打浆、滤浆,在滤三道时淡浆装好,浓浆做成豆花,放在锅里用猛火烧开,再非用文火细煮,豆花越煮越嫩、绵长。将烧开豆浆与荞面搅拌,反复揉搓熟,用擀面杖擀成0.1公分厚园形荞面皮,然后划成15公分块状,切成细丝,豆浆用武火浇开,下荞面煮透,碗里捞上一块豆花和豆浆后,将荞面捞上人碗加上瘦肉末、脆臊、甜酱、葱蒜细末、姜末、酸菜根、红油辣椒、味精、花椒粉等佐料,色彩,黑白黄绿,油淋淋、香喷喷,人口软滑,鲜香直冒。豆花细嫩,汁浓味厚,咸鲜微辣酸甜,十分爽口。若加上辣鸡丁,那更是上档次。浑浆豆花荞面除营养丰富之外,还有清热解毒利尿等功能,食后还十分耐饥饿,精神特别好,翻山越岭不在活下。故土家有“荞翻山,麦打座”之谚。提醒朋友们在食时不能因味道好贪吃,只吃七分饱,否则胃胀难受,且宜在早、中午时吃。198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全省风味食品竞赛,沿河民族宾馆派员参加,连那些食尽山珍海味的评委、大厨师们都争抢浑浆豆花荞面,获得二等奖,使这一独特食品登上了大雅之堂。外地旅游乌江食客品尝之后赞道:食尽黔蜀千般味,浑浆荞面最宜夸。

推荐特产